央视网 > cctv调研区频道 > 传播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华语电影:把“电影”制造成“电影事件”

 

CCTV.com  2010年06月28日 17:10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羊城晚报  

蔡联 画

陈晓云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副主编

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助理、影视系主任

陈犀禾上海大学亚洲影视研究中心主任、影视学院教授

张英进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6月14日-17日,2010“世界华语电影:诗学·文化·产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暨南大学举行。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及电影业者就华语电影诗学与文化、华语电影产业及发展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此次研讨会由暨南大学、《文艺研究》杂志社、北京大学、深圳大学等单位主办,《羊城晚报》社协办,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承办。

  本报就相关问题采访了部分专家学者。

  “华语电影”是全球化的产物

  张尉心:什么是“华语电影”?

  张英进:“华语电影”指的是以中港台为主、在世界各地用华语以及华语语系内的方言创作的电影,当然也包括主要用华语但兼用其他外语所创作的电影。

  陈犀禾:“华语电影”这个说法最早应该是来自台湾学者。过去台湾地区将本地生产的电影称为“国片”,认为自己是正宗的;大陆电影称为内地片,香港电影称为港片。“国片”、内地片、港片,这三个词本身就有中心与边缘的意味在里面,这种叫法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大陆学者不能接受的。但后来两岸电影学界交流愿望迫切,有台湾学者就提出一个比较中性的概念:华语电影。这样一来两岸学者就可以坐下来平心气和谈电影,而不用再争论到底你是中心还是我是中心。因此我认为“华语电影”这个概念本身就非常有利于两岸学者的交流。

  陈旭光:我认为没必要用电影里面人物是否讲汉语来界定“华语电影”。“华语电影”最初提出强调“中华语言电影”,而我觉得界定华语电影应该以文化为基础和标准,华语电影可以是“中国文化电影”、“中华文化象征或符号的电影”或者“中国形象电影”。我觉得华语电影里的语言应该重新定义,要尊重电影自身的语言特性,电影不只有对话,其实对白、独白、旁白在电影语言当中占的分量是非常轻的。电影中的文化是通过电影语言来表达的。对于接受者,尤其是海外华人和外国人来说,讲不讲华语关系不大,重要的是电影的影像、画面、元素是不是中华的。

  可以肯定的是,“华语电影”是一个后来造出的术语,同时也是全球化的产物,因为当时有一批资金来源复杂、两岸三地互相合作的电影涌现出来。一些海外的华人学者,出于特殊的学术背景,他们选择从华语、大中华文化的角度来界定电影,这代表了一种开放的视野,因为“华语电影”这个概念超越了意识形态、国家、体制、地区的差别。

  有N个问题需要解决

  张尉心:华语电影存在什么问题?

  贾磊磊:华语电影恐怕有N个问题需要解决,这N个问题在不同时期的分量都不一样。我觉得目前中国电影在人员的专业化方面是比较欠缺的,职业化的制片人、职业化的策划人、包括发行商,这种人才都特别缺。现在中国电影的生产能力非常强,从拿到文学剧本到拍成一部电影,拥有这样能力的人很多,但我们的策划能力和销售能力相对薄弱。

  我们过去可能太专注于对民族风格的强调,对于具有普遍可接受度的作品的创作可能有忽略,我们需要把自己的生活和文化价值观变成大家都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东西,一个题材不仅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才好。

  我们熟悉的功夫,在西方人的眼里,就是中国武术的一个代名词。但是实际上,武术的精神比武术能力更重要,这里面包含了很多的文化内涵。可是今天不用说在西方人眼里,即使是中国人自己,对武术的内涵理解都不够,我们更多的是看到表面上动作的炫目好看,而没有看到它深厚的文化内涵。

  陈晓云:大陆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最多的是1990年前后,从《红高粱》到《霸王别姬》,可以说完成了国际电影节的大满贯,之后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的影响力渐渐被其他亚洲国家取代,比如韩国电影、伊朗电影,这一次戛纳获奖的是泰国电影。我个人觉得,近年来国内真正的艺术片处于一种相对的缺失状态。我觉得真正的艺术片,应该是有艺术品质的电影。有一个疑问,在贾樟柯之后,中国还有没有真正的艺术片?还有多少艺术片?事实上,艺术片中存在的问题,可能一点也不比大片的问题少。

  类型片加上主旋律的元素,这类融合现在更多的还是简单拼贴,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模式。比如《风声》主体上是一个谍战片的模式,但拼贴了一个与主旋律有关的主题。《十月围城》也有类似的特点。我想很可能这是中国电影发展中必经的一个阶段。

  陈旭光:近些年来两岸三地合作的华语古装电影大片中的文化问题自然不少,我们在古装华语电影大片中看到了不少文化错位,让观众恍兮惚兮,不知置身于何时何地。

  作为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电影对文化的承载、转换、传播,必然会有文化的变异,适度的娱乐化、大众化,一定的文化交融杂糅也是难免的。当然要有度,有底线———中华文化要占主导地位,或者说,总体风格情调氛围境界上,是中华性的,东方化的。

  不忘呈现中华文化元素

  张尉心:华语电影未来趋势如何?

  张英进:“主旋律电影”作为国家投资的宣扬主流意识形态的制作,其实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特色,而不仅仅是中国的特色。我认为在1990年代中期以后,主旋律电影、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这三大类制作之外应该加上独立制作,列为四大分类,它们相互之间各有互动关系,时而共谋共赢,时而相互遏制。虽然这四类制作经常相互渗透,但还是保持各自的鲜明特色为好,这样才能让观众有更多的选择,避免创作的同质化、单一化。

  尽管短期间内不会得到政治和商业主流的认可,独立电影在中国仍然会持续发展,因为年轻的电影人有表达个人观察、想象世界的欲望,而DV又为独立制作提供了可行的技术。纪录片只是独立制作的一种方式,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尝试纪录片拍摄,但是独立剧情片同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独立电影最大的挑战不仅仅是制作,而且还包括放映,即如何让更多的人看到非体制内生产的作品,这样才能产生电影应有的艺术和社会效应。

  陈旭光:近年来学界对华语古装大片诟病良多,我倒是觉得比较狭义的、最符合“华语电影”这个内涵的正是古装华语电影大片。这一类电影投资多元,两岸三地乃至外资,市场诉求除了两岸三地,也面向亚太地区和欧美全球院线,主创以两岸三地华人为主,有时会有韩日人员加盟,拍摄主要在大陆完成,注重场面打造的同时,不忘中华文化元素的呈现,实为中华文化精神和美学品格的影像化表现。

  陈晓云:大陆电影越来越常见类型片加上主旋律的元素,或者主旋律加上类型片的元素,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走向。体现在《建国大业》中,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大量启用明星,而明星制正是类型片或者我们平时所说的“商业片”的一个必备的元素;另一方面,影片在营销上,采用了以往商业大片惯用的宣传模式,归结起来一点就是把“电影”制造成“电影事件”,来形成一个巨大的“场”,其中每个人都会得到一种心理暗示,如果你不去看这个电影,那么你就落伍了。

  贾磊磊:现在大陆电影与海外合作越来越多,这是很好的互动,我们也在汲取西方电影中很多有利的元素,电影就是这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能完全的割裂。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是一个长远的事情,我不赞成把电影简单地当成一种宣传的工具,我们要把它作为一种文化产业,一种文化交流。当然即使是中西方正常的文化交流也存在文化理解的误差,只有时间和交流才能弥补。

  张尉心

责编:郭筱紫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