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记者通过微博直播 与网友分享不寻常的井下采访

 

CCTV.com  2010年09月17日 12:01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资料图片:2009年7月4日至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山西考察。这是7月5日,温家宝深入同煤集团塔山矿井慰问煤矿工人。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新华网太原9月16日电 (记者叶健、周劼人、刘晓莉)在网络微博(http://t.sina.com.cn)上,5万多粉丝,正焦急等待着矿井深处传来的消息;在深暗矿道里,一名“80后”矿工,正带着记者缓缓前行。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近日出台规定,要求“每班必须有矿领导带班下井,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并将从10月7日起正式施行。其可行性迅速引发网友讨论。

  带着网友的疑问,9月11日下午,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来到山西同煤集团王坪煤电公司的矿井,通过微博直播,和网友分享了一次不寻常的井下采访。

  (一)

  14时46分,阳光刺目的午后,记者被要求“全副武装”——秋衣秋裤一套、棉衣棉裤一套、工服一套,外加棉袜子、长筒雨靴、白毛巾、头盔、自救器和矿灯。

  矿井口两排铁轨伸向看似没有尽头的黑洞。汽笛一声长鸣,单节“小火车”缓缓启动,记者很快被黑暗淹没。铁轨和车轮发出“轰轰”巨响,震耳欲聋,即便大声喊叫,同车的人也听不见,只得任由巨响撞击耳膜。

  “好恐怖啊,我怕黑。”从微博上看到记者拍摄的巷道口,网友“莫大子”留言说。

  黑暗、岩石和狭窄的巷道,让记者回忆起王家岭获救矿工所说的“绝望感”:一旦透水了、瓦斯爆炸了,根本不知道往哪里跑,就是再能跑你也跑不掉。

  这个巷道实在是太长了,“小火车”要坐半个小时。

  “今天矿长下井了没”一名网友急切地问。记者用微博回复说:“矿长在上一班中已经下井,这次不随记者继续下井。”

  王坪煤矿是个中型煤矿,年设计生产能力约180万吨。主管安全的副矿长于永家对记者说,“矿长下井”政策,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煤矿安全,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

  不过于永家说:“矿长下井执行起来也有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矿上其他事情就耽搁了,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建议,下井的煤矿领导应该是懂技术、懂业务的技术干部,这样才能避免走形式。

  “小火车”驶向更深的黑暗,微博的互动一直没停。

  (二)

  4450米,1860秒。经历漫长的黑暗与轰鸣,“80后”矿工王刚带着记者在预定的车站下车。

  一团漆黑,寸步难行,记者只得打开矿灯。这里的巷道变得有六七米高,五六米宽,是做交通运输用的大巷。现在起只能步行,目标是王刚所在二机队的采掘工作面。

  “这都涂着特殊涂料。”王刚指着巷道灰白色的墙面和顶板,“每天都要用水浇湿墙壁和地面。因为干了的话,煤尘飞扬会损害健康。”

  巷道四通八达,上、下、左、右都有分岔。如果无人带领,肯定迷路。王刚说,自己第一次下井时,要不是师傅带着就走丢了。前后摸了五六天,才搞清这里的基本结构。

  1986年出生的王刚毕业于山西戏曲学校,懂电脑软硬件、会编程、精通网络技术,懂音乐、会唱歌、会弹吉他,还当过酒吧DJ、组建过青年乐团。

  “想过无数可能,唯独漏掉了矿工”。两年前,王刚还是当地培训学校一名吉他教师,月薪2000元。煤矿招工,每月4000元。两倍的薪水让王刚动了心。尽管妻子反对,但一辈子在矿上工作的父母觉得“靠谱”。

  井下的他是“新人”,网上的他早已“成名”。今年5月,他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鄂尔多斯煤矿工人的报道时,只发了一篇评论,就引来3万多条回复,广受网友关注。

  “我为什么会出名可能因为我是个挖煤的。”习惯传统矿工形象的网友,像发现新大陆,围观着王刚在网上的阳光和激情。形容他的标签“史上最朋工”“80后矿工”一时风靡网络。

  记者跟着王刚走在巷道里,风从背后掠来,脖根发凉。这是矿井的通风系统在工作,以确保煤矿瓦斯不会聚集。

  “如果瓦斯浓度高,容易发生爆炸,要格外警惕。”王刚一边走,一边说着安全常识,“煤矿有五大杀手——水、火、瓦斯,顶板、煤尘……”

  又前行700多米,顶板上出现了锚杆、锚索,中间有一截还吊满了水袋,专门用来防爆灭火。巷道墙壁是原始的煤层切面,固定有防坍塌的支护工具。由于邻近工作面,瓦斯渐浓,记者的摄影、摄像器材都被卸下。

  没有图片、视频,文字也停止了更新。“井下情况不明,编辑部正在等待记者传回最新消息。”微博上这句话让粉丝们有些着急。

  网上,从17时01分到18时14分,70多分钟过去了,粉丝们一直在焦急等待井下的消息。网友“杨团结”问:“矿工的安全、隐患的排除和预防措施是否到位记者能报道真实的一面吗”

  井下,王刚和几个技术人员一直在给稍显紧张的记者“宽心”:“我们煤矿重视安全,投入充分,工人训练有素、纪律严格,矿难的可能性很小。”王刚还告诉记者,“不是每个煤矿都会出事,但也不敢说哪个煤矿绝对没事。排除人为原因,正规的大煤矿、国有煤矿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为不影响煤矿的生产秩序,记者在继续前行300多米后,决定和王刚返回。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刚平安升井。”微博一发布,网友“曹健cj”就抢占了“沙发”:“提心吊胆的心终于放下了。没那个胆量就别下呀,矿工天天都是这样的!”

  记者的井下采访,最多也只是浮光掠影。相比矿工们一下井就是12个小时,还常年如此,实在是很难体会他们的艰辛。

  (三)

  “最痛苦的是整天不见阳光。上夜班,白天补觉见不到;上白班,下井时天还没亮,出井时日落西山。”王刚告诉记者,地下长期潮湿阴暗,见不到光,矿工得关节炎的概率很高,各种职业病如影相随。

  这些天王刚上白班,早5时下井,晚5时升井。12个小时,陪伴他的只有轰鸣的掘进机。然而,黑暗、寂寞,只是最初级的考验。

  他曾被单杠粗的钢筋压趴下,边爬边哭,“那东西在啃我的骨头!”那是他下井的第一天。

  他曾眼睁睁看着和自己一样年轻的同事,被机器切掉了几根手指。王刚从地上捡起还在跳动的指头,包在手套里,愣在原地。那是他下井的第二周。

  他还曾逃离哗啦啦倒塌的顶子,追着一溜烟跑开的老工人,死里逃生。那是他下井的第三个月。

  “20万元,如果死在井下,这就是我一条命的价钱!”王刚告诉记者,好在这个煤矿是集团直属公司,三天两头就有各种检查,安全矿长、生产矿长和矿工几乎每天都同下同上。

  不是所有煤矿都能做到“矿长下井”。有网友在微博上反映,很多矿的领导就很少和矿工一起下井。

  王刚现在每下一次井,就有100多元的收入,每个月满勤21次。除了偶尔有事,他一定会按时上班。“我要让老婆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我是个男人”。

  离开矿井时,夕阳的余晖照在脸上,记者感到格外温暖。“重见天日的感觉太好了!”记者不禁感慨地说。

  身旁的王刚重重地点了点头:“我每一次上井的感觉都和你一样!”这句话,给微博直播画上了一个不寻常的句号。

责编:郭筱紫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