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首页

第八部 《烈火天车》 中

央视国际 2003年12月15日 10:45


安装逃逸塔装置

  1992年国家正式立项载人航天工程时,第一艘实验飞船争取98年、确保99年的起飞期限就已经确定。眼看着承诺的日期将近,此时的航天人却还陷在千头万绪的难题之中。尽管人们在拼命地工作,但实验周期的延误似乎已经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人们不得不准备承受由此带来的可能是相当严重的后果。

  然而,时间已经到了1997年,这时飞船飞行中必备的发动机系统却还没有着落。

  飞船到底能不能在99年底发射上天,推进系统是此时的关键。确保飞船推进系统的可靠性历来是航天器安全指标里的重中之重。据统计,世界载人航天史上出现的大故障中,推进系统占的比例超过四分之一。

  从那时开始,飞船推进系统的研制进入了实验与生产同步进行的程序。航天人的肩膀上开始同时挑起了两副担子。

  推进系统的承诺,让人们对99年进行第一次无人飞行试验有了一线希望。然而,当年在“争八保九”发射第一艘飞船的目标下,牵动的并不只是推进系统一家。在组成飞船的三大系统中,任何一个出现问题,对上天的航天员都会带来致命的后果。

  在宇航专家的心里,航天器从天外归来时重返大气层的过程,是他们最担心的航行阶段之一。在下落的过程中,如同“风火轮”一样的飞船上要连续完成一系列的动作,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在预定高度、分秒不差地展开这顶巨伞,拉住正在像流星一样砸向地面的、重达三吨的返回舱。如果它要是出了问题,经过多少人努力的整个飞行过程将会在最后一秒钟前功尽弃。

  这是一顶面积达一千二百平方米的巨伞,仅把它折叠起来装在伞舱里就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


逃逸塔的正式点火实验也被叫做“零高度”实验

  实际使用中,要让这顶巨伞从刚刚经历了“烈火焚身”的返回舱中顺利按时开启,研制人员碰到的首要问题是要解决抛射伞舱盖的难题。

  虽然经过了大量的实验,但由于装在船上的伞是无法检测的,所以每次发射对伞系统的人来说,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发射现场总是最后一个站起来鼓掌的原因。

  在设计方案上,坐在火箭头部的飞船系统外部有一个保护用的外壳,正式名称叫整流罩。它必须能在火箭起飞穿越稠密大气层时的剧烈摩擦和震动中严密地保护住乘坐航天员的飞船。这个环绕巨大整流罩一圈的锁,本身的研制就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因为它是一个必须在瞬间同时开闭自如的32把锁。

  倪海龙:“这个锁的加工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因为它技术性特高,很多尺寸我们测量都测量不了,必须要经过我们计量部门,……但是加工完以后,一测量就不符合图纸要求,三个月过去之后,这个车间主任找我,实在对不起,还是没完,因为有些技术还没吃透。”

  锁的问题不过是人们遭遇到的众多难题中的一个。在此时对99年这一最后的底线能否保住的担心中,火箭人正在极力与爆炸的速度赛跑,试图研制出运载飞船的火箭上必须安装的、被称为逃逸塔装置。而这一装置对即将上天的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来说,是一段真正的“生死时速”。

  世界各国的航天专家们在研制载人的火箭时,都会首先考虑逃逸装置,因为在人类航天史中,火箭在起飞段发生重大事故的并不少见。

  因此,中国的航天人在计划迈出载人登天的第一步时,也把研制逃逸设备列入了必须攻克的重要目标。

  1995年的4月,满怀希望的人们迎来了他们的第一次发动机试车。但转眼之间4台都高达80吨推力的喷射发动机却变成了一堆残骸。


神州一号火箭

  3年后的1998年,装上火箭发动机的逃逸塔运到了发射实验场,一场真刀真枪的检验将决定火箭专家们这三年的努力是被画上句号还是问号,甚至是省略号。

  航天人把逃逸塔的正式点火实验称为“零高度实验”。意为即将模拟的逃逸行动是在地面而不是在空中。

  “零高度试验”检验的是火箭逃逸系统与飞船在逃逸时的配合。这是一场与爆炸中死神的赛跑,而难为航天人的是他们只能在爆炸开始后起跑,但又必须让自己的“救生艇”跑在最前面。

  第一次飞行试验,只准成功。

  人们费尽心血创造出来的这一成果,其实却是航天人在实际发射时最不希望它发挥出作用的设备。换句话说,只要火箭发射正常,它就永远是被抛弃的废品。这对每一个渴望展示自己作品的科研人员来说,总有点遗憾的感觉。

  就在上海的研制部门为如何能提前攻下推进系统的难关而绞尽脑汁的时候。坐镇北京的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也正在冥思苦想。这时坐在北京正在边建设边试验厂房中的飞船,还只是仅供研究人员们探取未知数据和设备电气性能的测试船。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堆放在飞船外壳里的实验桌,它里面安装试用的多达数百台设备及大多数元器件是仅供实验使用的非上天的产品。这让人们离制造出真正能上天的飞船还有一段遥远的路。

  对于这时手中并没有真正可以上天飞船的研制者来说,似乎只能是空手攥着拳头。然而在紧迫的形势下总师戚发轫和同事们在此之前就已经想出了一个大胆而又冒险的主意--将按惯例只是趴在地面实验台上供测试的模拟电性船改造成为可以上天的实验船。按照航天人的术语,就是将初样变为正样。


重新打开已经密封好的飞船大底,具有极大的风险性

  这是航天人在当时有可能赶在最后期限前发射第一艘飞船的惟一可想的办法。

  1999年的一天,空间技术研究实验中心的KM6空间环境模拟器巨大的密封门缓缓开启,如同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修炼了49天的实验飞船,以非常圆满的成功,通过了全部电气系统的严格测试。航天人手中终于有了一艘基本达到了上天要求的实验飞船。

  然而,这时的船充其量还只是一艘“死船”。因为船内大量的控制设备还没有来得及编辑输入让它具有生命力的复杂程序。而这些程序是需要专家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的调试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但这时航天人眼前的日历离1999年结束仅还有5个多月的时间。以往这点时间别说是完成联试,就是仅仅完成程序编写时间也远远不够。

  一个大胆而又冒险的决定,让远在大西北的一场本该是正常程序中发射现场的常规合练,最终演变成为航天人首次向宇宙真枪实弹地发射无人试验飞船的重大行动。中国人点燃的天车之火,即将在那片广阔的土地上撼动天地。

(编辑:陈玥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