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首页

第九部 《永远的诱惑》 上

央视国际 2003年12月17日 21:40


神州一号顺利返回地面

  公元1999年11月21日凌晨3时41分,在太空中飞行了21个小时的“神舟一号”飞船终于又缓缓地接触到了地球上的土地。这次近乎完美的“空中表演”,化解了航天人在长达7年的探索历程中承受的所有艰辛与忧虑。

  飞船返回后第4天的11月24日,国家领导人来到了北京航天城。在他们1992年批准“921”工程7年后的今天,终于看到了眼前的场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对参试人员说:“我刚才看了返回舱,用文学的语言来表达,就是激动不已”。

  一周后,经过“神舟一号”搭载的这面中国国旗,在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迎来了新千年的第一缕阳光。

  第一艘飞船发射返回的成功激励着航天人,但这艘被烈焰烧灼得黑漆漆的飞船毕竟还是一艘并没有安装上所有设备的试验船,与真正载人的飞船还有一定的差距。航天人又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改造。


“神州一号”飞船返回舱

  不久,第二艘飞船“神舟二号”被制造出来,它的性能比“神舟一号”更加先进,保证安全与维持生命系统的设备安装的也更加充分。

  2000年12月18日,酒泉发射基地的天空晴朗、艳阳高照,连日来一直“闷”在测试厂房里的“神舟二号”飞船,终于在人们关切的目光中,向发射前的场区转场了。

  12月31日下午测试厂房里发生重大事故。

  张建启:“发射场误操作造成的,没有按照规程办事,临时去搞了一个试验的计划。组织不严密,造成这么一个非常大的,人为的一个失误和差错。”

  人们第一眼的感觉是火箭已经受了重创。箭体上深深的伤口让赶到现场的人们欲哭无泪。


“神州二号”飞船

  第二天半夜一点多钟赶到基地的专家们立即来到现场进行检测。

  连续两天的检测与分析使人们初步得出了一个的结果,这个结果让已经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的基地负责领导多少松了一口气。

  经过全面探伤的火箭处理和更换了部分受损的部件后,最终的测试表明一切正常。1月6日,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次发射任务指挥部的会议上,火箭的评审被一致通过,并决定4天后的10日凌晨1点为发射时间。

  当神舟二号再次被竖在塔架上时,人们看到的是一枚完好无缺的火箭。元月十号,看到随口令发射上天的火箭顺利地将飞船送入预定轨道,这让之前所有为它担忧的人们都长出了一口气。

  2001年10月,正在西北酒泉发射基地的“神舟三号”发射准备现场,在对飞船上安装的一种插座触点进行测试检查时发现,有一个点不通。经更换了新插座后故障消失了。但敏感的航天人起了疑心,他们把飞船上此类插座的至少1000个接触点全部测试一遍,结果又发现有一个点不通。人们回忆起这种插座不是第一次发现问题。


返回舱着陆实验

  围绕着对这一元件最终认定的争论在当天晚上就爆发了。焦点集中在是否需要更换所有已经安装在飞船内部的这类插座上。

  如果被定位为批次性的问题,那就如同该型号的插座已经被判了死刑。飞船上已经装好的几十个插头全部要换掉。而要将船上已经装好的插件拆下来,更是一个冒险的过程。

  拆了,是为了避免失败,但可能引发失败。不拆,同样存在隐患,后果同样不容乐观。此时的决策者们真是左右为难。

  于是有关领导专门到生产这一插件的厂家调查了解它的设计及加工过程。发现在它先天的设计中本身存在缺陷,

  但更换势必牵涉到撤场,“神三”甚至“神五”的计划都已排好,如果全部拆换,撤场事关重大,必须向中央做汇报。


神州四号飞船制造完成

  2001年11月1日,中央领导在报告上批示:“要绝对保障安全……切勿抢时间”。

  最终已经运到发射场的飞船和全体发射人员终止全部程序默默地撤离。

  袁家军:“我们神舟一号,我们的实验飞船它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那么从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计划也就三次无人飞船的发射,如果其中出现致命的故障,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神舟五号也就不能载人了。”

  三个月后的2002年3月25日,再次返回发射场的航天人用他们最后的成功,给了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

  到了2002年底,一艘真正能全部满足人类在太空中旅行生存条件的全配置飞船“神舟四号”被制造出来。运往大西北的发射基地。这是航天人计划表中无人状态下考核的最后一次实验发射。它的成败以否,决定着已经奋斗了10年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命运。


2002年12月30日零点神州四号顺利发射

  2002年冬季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下了一场多年未见的大雪,这时出现的历史上罕见的低温天气,对准备发射的长征火箭和“神舟四号”飞船却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低温会造成火箭发射时的一系列不利影响,这人类航天史上不乏失败的例子。

  大家一致认同零下二十摄氏度为最低发射条件的临界点。此时的关键就是根据气象部门的准确预报,决定最终的发射窗口。

  根据气象部门给出的28、29、30日,三天的气象条件。指挥部将29日定为发射日期,但气象专家认为在30日温度会有一个短暂的回升。

  指挥部最后决定推迟一天发射。

  29号凌晨,气温果真如气象部门预报的低于零下21度,但直到晚上气温还在持续下降。并没有出现先前预报的温度回升的迹象。此时这一预报的发布者有点就要上刑场的感觉。

  距离预定发射窗口只有一个小时了,除非奇迹出现,否则谁也不会期望戈壁滩会出现夜间温度上升的可能。

  此时火箭上的燃料已经加注,看着正在一点点向下移动的温度表,人们的表情越来越凝固了。如果不能按时发射,后果会怎样,大家都很清楚。

  然而,在2002年西北酒泉发射基地的那片土地上也许是真的发生了奇迹。就在距发射时间还有最后30分钟时,戈壁滩上突然刮起了一阵东南风。本来一直向下的温度计开始掉头了。

  刘汉涛:“到了零点过后,就是30号零点气温明显就开始回升,这个在气象当中,我们目前还目前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但是实况显示气温急剧回升,所以这个曲线还很陡,就相当于一个斜坡直线的就上去了。这个一上去一直上到18.6度,上到这个温度上面,等于说在19度以上了。”

  公元2002年12月30日零点30分,“神舟四号”终于启程了。

(编辑:陈玥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