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柳风桂雨下(中)

央视国际 (2003年01月23日 11:09)

  我的名字本来应该叫“杭生”。名叫“杭生”的杭州男孩,怕是有成千上万,想来是我的父母,比别人的父母多动了一会儿脑筋,给我取名叫“杭育”。意思和“杭生”们一样,却不和他们重名。 既然给我取名“杭育”,照理我父母,应该是对杭州有好感的,其实不然。其实,我父母只是和杭州人合不来罢了。

  他们本是山东乡下的农民,没念过几天书,来杭州前也没过上几天真正像样的,像杭州人过着的这般精致、优雅的生活。他们真的不太看得懂杭州人。杭州人比他们细腻多了,能把一棵青菜做出两道菜来——炒菜心是一盘,香菇菜梗又是另一盘。而我母亲一向是把四样菜、五样菜斩斩剁剁一锅里煮了。杭州人的家庭在我父母看来一定是很古怪的:街坊邻居都是男人做家务,女人们扎堆聊天。即使是在60年代那种全民贫困的年月,杭州人家的饭桌上,通常总少不了四五样菜。每样菜都很少,盘子很小,浅浅地盛着,每个人都吃不上几筷子,但看上去很丰富很像样,青菜碧绿,炒鸡蛋嫩黄,红烧肉红得透亮……反正,小时候我就非常羡慕邻居家的饭桌。

  这女孩年纪比我们大些,已经工作了,在那时的湖滨路口,一家“红波无线电商店”里当营业员。我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她如今怎样了。只记得,那时的我们,给她取了个迷人的外号,叫“黑牡丹”。和我同龄的杭州男孩应该都知道她,许多人都曾去一睹她的芳容。我们成群结伙溜进那商店,装做是去看半导体器材,其实是为看她,偷偷瞟上几眼。 “黑牡丹”必定知道这一伙伙的男孩是来干什么的。她不动声色,很蔑视我们。的确,我们不过是一帮小毛孩子,杭州街头的小混混。那时候没有什么媒体会传播这种事。没有电视,更没有报纸的时尚炒作做法。但男孩们的社会,依然能够很有效地传播这类信息。

  这大约是70年代初,我十三四岁的时候,刚开始念初中。由于爱美,我这样年纪的男孩女孩已经开始尽可能地讲究起穿戴打扮来,尽管所有的中国人那时候都很贫穷。那时候有那时候的时尚,穷有穷的讲究。我印象中,那时侯有一辆自行车就是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尤其是有一个自行车的型号叫凤凰28寸的、锰钢的、还是漆成墨绿色的。那个车把上头它装了一个铃双铃,一按镗啷啷转的转铃。我们就觉得杭州的男孩谁要是有那么一个自行车,一路上就按着那个转铃,不停的按哈。那用杭州话来说很海威,就相当北方人说的很牛气。所以那时候像我这样的男孩,由于这种爱美、爱慕美女就带来了很多变化。

  早在70多年前,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杭州就是个非常时尚、时髦,在相当程度上可谓和国际接轨的城市。那时候杭州就有个“大世界”娱乐城,一点也不比现在各地城市的各种娱乐城逊色,从大人看戏、看电影到小孩玩游戏机,一应俱全。一本好莱坞新片在美国刚上映,10天之内就出现在杭州了。

  1929年,中国的许多地方还在军阀混战,而那一年的杭州却举办了一个规模宏大的“西湖博览会”。和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各种博览会有很大不同,那个西湖博览会的宗旨,重在文明风尚的全民教育而非商业企图。譬如,它有个展馆是讲卫生的,居然早在1929年它就在向杭州市民推荐抽水马桶了!

  杭州人很赶时髦,历来如此。

  杭州人自己有个带点自嘲的说法,刮“杭儿风”,说的就是他们自己一窝风地赶时髦。但说归说,时髦照赶不误。杭州人就这样,面对时髦、时尚的诱惑,头脑清醒,但意志薄弱。

  很早的时候,我印象当中杭州人就一拨一拨的赶时髦赶到现在。比如说70年代的时候,那个时候一户人家非常向往有一个收音机,可以及时听到党中央毛主席的声音,可那时你买不起,买不起怎么办呢?就自己装,装半导体收音机。我印象当中,那时候的中学生好象有一多半成天在摆弄什么二级管、电容、电阻这些的。这个就是我印象当中最早的时髦。

  到了80年初代,杭州人家家户户抢购杭州自己生产的锦缎被面,还把全国的游客也吸引到这股抢购风里来。没过几年,新的时尚又把杭州人激动起来,把杭州人的钱袋再次掏空——有过一份统计说,杭州人户均拥有三大件,即冰箱、彩电和洗衣机的数量,全国第一!

  再往后,90年代,又有统计说,杭州人人均拥有的私人电话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一,私人手机排名第二。

  杭州人在自己一波波赶着时髦的同时,一边又在为别人制造着衣食住行的各种时髦。譬如时装业,那绝对是个最赶时髦的行业。在杭州城里,你简直数不清有多少个服装市场!而在杭州的周边地区,更是数不清有多少个服装生产厂家。从前中国的时装业的中心无疑是在上海,而今,这中心正在大张旗鼓地从上海转移到杭州。

  从前杭州,就是那么几条主要街道,延龄路、解放路、湖滨路、南山路等等很小。即使是现在的杭州,经过了最近20多年的持续扩张,真正的市区也不算大。在这样的小城市里,它发生的几乎每一件事,都可能被纳入你的见闻,一个故事很快就传开了。那时的杭州孩子不仅有很多人知道“黑牡丹”,还几乎都见到过拉大板车的阿德。阿德脑子有点木,饭量却很大。

  城市不大,于是所有的杭州人都仿佛是邻居。杭州人知道这个城市的事情很多,竟管有些事情我们的报纸也从来不纰漏。前些时候,我有一天和朋友坐出租车,从城西穿过市区往城东去,我这个朋友就一路上给我指点说,这家是谁谁谁开的餐馆,那家的老板是谁叫什么名字,以前是干什么的,后来是怎么发的。

责编:何贝莉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