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长沙岁月(一)

央视国际 (2003年01月24日 10:01)

  2002年8月,长沙最热的日子,人们从湘江第六次洪峰终于平安退去的消息中刚刚松过一口气来,我戴着草帽、墨镜,烈日当头,开始奔跑在城东的建材市场和城南的家具市场之间,为好不容易兑调到手的一套房子安排装修,打算在两个月内搬迁过去。很多年没朝东边这么跑了。建材超市的发展规模让我着实吃了一惊。七年前我为现在的居所搞装修时,出土过惊动世界的西汉古尸的马王堆还只是一片城乡结合部的线条芜杂的风景。现在这里却成了长沙最大的装饰建材市场。

  我从长沙晚报上看到过,新建的马王堆陶瓷建材市场成了不少市民投资兴业的兴奋点。我还知道,最多的一天,2002年4月12日,这里就卖出过170套住房和门面,共计20000平方米。人气之旺,令人咋舌。从生活的需求产生市场的规模这种供求量比关系来考察,古老的长沙城看来是发生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的变化了。

  这变化是起于什么时候呢?从1998年到2000年,我基本上生活在上海和北京。也许变化就产生在我不在长沙的这段时间里。也许并非如此。也许变化永远是产生在不知不觉之中。一觉醒来,永远有新的事物伴随着时代的晨光映入人们的眼帘。

  我在生活上是一个怠惰之人。像装修这样的事情我之所以愿意付出劳动,是因为我知道,劳动一旦完成,剩下的漫长日子里,我就是享受这劳动换来的恬适和舒畅了。我可以坐在书斋里读书写作,思接千载、鸟瞰今古。我第一回给新居的书斋取了个斋名叫“丈楚斋”。三个篆书字是请湘人齐白石的弟子,七十八岁的金石书画家李立先生写的。文化革命时期我经常同了一位姓文的小学同学到李先生家里玩。文同学跟李先生是亲戚,十二三岁的孩子,居然比四十多岁的画家还要长出一辈,让我觉得滑稽而快活。

  李先生住的那条小街街名很好听,叫“西园北里”。长沙有很多的街名都是相当好听的,“一步两搭桥”、“平地一声雷”、“水月林”、“落星田”、“赐闲湖”、“定王台”、“倒脱靴”……这些街名让人对流逝的岁月遐思无限。“丈楚”这个词几乎是突然蹦到我脑海里来的,我也说不甚明白,也许我是觉得湘楚之地,先贤毕集,文化深广,无论如何都是值得我以学为尺,要好好来丈量一把的吧。

  我现在快要搬迁过去的居所,近在咫尺的地方有一口著名的白沙古井。三湘之地,久远的流传着一副有关地名的趣联: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下半联指的就是这口白沙古井。

  明崇祯《长沙府志》载:“白沙井,县东南二里,井仅尺许,清香甘美,通城官民汲之不竭,长沙第一泉。多少年来,附近的甚至很远的市民都来此汲水,把清香甘美的井水带回家去,成了白沙古井的一大风情。2001年,我的朋友,旅美华人音乐家谭盾回到故乡长沙,首次演奏他的新作《永恒的水》。这部首创以水为乐器的协奏曲,所取之水便是来自白沙古井。谭盾小时候生活在长沙城东北的浏阳河畔,郊区菜农农妇杵衣的棒槌声敲击在他的记忆里,也敲击在他的水乐里,同时,藉着他的非凡的音乐,故乡的生命之水更是响彻在全球听众的耳朵里了。我没有弄明白的一个事实是:谭盾为什么取白沙井的井水而不是取浏阳河的河水呢?也许,在他那深藏着少年记忆的作品里,白沙古井的水的文化意象与他的个体生命状态有着更加多的血缘上的联系吧。

责编:何贝莉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