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国家地理 >  自然探索 > 探索随笔   


神秘的玛雅文明:水晶头骨千古之谜

带着对生命河的关注-行进在金沙江畔

探秘藏北颅骨墙

接近《垂直极限》

发现深海沉船 印证英雄胆量

百名郊游者云蒙山历险记

古城镇远

阳光中的香格里拉

千里风尘:慕士塔格攀登深圳队前方报道之六

一个罗布泊探险者的野生动物情结

千里风尘:慕士塔格攀登深圳队前方报道之五

风雪念青路--(7.3) 冰淇淋之夜

风雪念青路--(7.2)探路c1

风雪念青路--(7.1)建立大本营

风雪念青路--6.30 当雄

风雪念青路--(序)

纳木湖畔望羌塘

千里风尘:慕士塔格攀登深圳队前方报道之四

千里风尘:深圳队慕士塔格攀登前方报道之三

千里风尘:深圳队慕士塔格攀登前方报道之二

千里风尘:深圳队慕士塔格攀登前方报道之一

魂牵卡瓦博格

贡嘎山札记 (下)

贡嘎山札记(上)

难忘的九天九夜(四)

难忘的九天九夜(三)

难忘的九天九夜(二)

难忘的九天九夜(一)

飞跃罗布泊

卓奥友峰的神秘面纱的背后

闯进雪域险境--雄鹰盘旋在地球最高处女峰

闯进雪域险境--拨开世界屋脊的谜雾

闯进雪域险境--玄境冲刺——踏上希夏邦马峰

珠穆朗玛峰纪行

漂流——自由而浪漫着

难 忘 的 穿 越(二)

难 忘 的 穿 越 (一)

苍茫丛林 感悟生命——海南尖峰岭热带雨林探险记

解开恐龙灭绝之谜

攀越香格里拉雪山

叩问青藏高原

寻甸草原之旅

我和"四姑娘"有个约会

在亚丁的日子

江南小镇寻古探幽

梦寻香格里拉
史念海与中国历史地理学



    作者:辛德勇
    
    史念海先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为这一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今年3月底,忽然接到史先生不幸逝世的噩耗,我不禁为失去引领自己走入学术殿堂的恩师,同时也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失去一代开山泰斗而深深地感到悲痛。
    
    史念海出生于1912年,山西平陆人,字筱苏。1932年,考入北平辅仁大学历史系。1934年初,《禹贡》半月刊创办并随之成立禹贡学会,史念海从一开始就成为《禹贡》的主要作者和禹贡学会会员,并在1936年大学毕业后,留驻学会,协助顾颉刚编辑出版刊物。大学毕业前,他受顾颉刚之命,撰写《中国疆域沿革史》一书,于1937年出版,成为我国现代第一部公开问世的沿革地理专著。
    
    日寇全面侵华后,史念海在重庆任国立编译馆副编审。这时他开始思考怎样才能在禹贡学会同仁研究的基础上,突破传统沿革地理学的桎梏,使这门学科取得新的发展。他把研究视角转向人口迁徙、边疆开发、交通运输、都城选址、军事地理方略、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影响等历史经济和人文地理问题,并在1944年出版了第二部专著《中国的运河》,为创建中国历史地理学做出了重要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史念海任西北大学史地系教授、系主任,并曾出任副校长。80年代该校建立唐史研究所和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后,又担任两所所长。他为创建中国历史地理学所做的最大贡献是在50年代初,运用自己自30年代末以来的探索和积累,在较短的时间内写成了一部20万字上下的《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书中不仅明确划定了新型的历史地理学与传统的沿革地理学在理论上的区别和联系,而且对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口地理和历史经济地理这几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分支领域做了系统论述,为新型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勾勒了基本框架。《中国历史地理纲要》的诞生,可以作为现代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已在中国全面建立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史念海主要研究历史经济地理问题,撰写有《春秋战国时代农工业的发展及其地区分布》、《秦汉时代的农业地区》、《开皇天宝之间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农业的发展》、《隋唐时期长江下游农业的发展》、《黄河流域蚕桑事业盛衰的变迁》等论文,对于开展相关研究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70年代末以后,他重又研究这一领域,其着眼点则是与自然环境变迁密切相关的北部环境敏感地带的农牧业分布问题,相继撰写了《两千三百年来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林牧地区分布及其变迁》、《隋唐时期黄河上游的农牧业》、《唐代河北道北部农牧业地区的分布》、《论两周时期农牧业地区的分界线》等文章,阐释了人类活动与自然两大地理因素相互影响、作用的历史进程。1963年出版的他的第一部论文集《河山集》初集,就是以历史经济地理为主要内容。这也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历史地理学论文集。史念海在50年代即写有《释〈史记·货殖列传〉所说的“陶为天下之中”兼论战国时代的经济都会》、《石器时代人们的居地及其聚落分布》等论文,较早注意到聚落和都邑的历史地理研究。至80年代由他倡导建立中国古都学会并担任会长以后,更重视研究古代都城,有关论文结集为《中国古都和文化》出版,为中国古都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框架。
    
    70年代至80年代初,史念海的研究集中在黄土高原自然环境变迁及其影响和历史军事地理这两个方向上。这不仅是对学科领域的进一步开拓,他还一改过去主要依靠历史文献记载的研究方法,在较大范围和领域内,开始了野外考察与历史文献记载相结合的研究。这也成为70年代以后他治学的一个常用方法和显著特色。这一时期关于陕西历史军事地理的研究,除《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等少数几篇论文之外,大多至80年代中期以后才陆续正式发表,主要有《陕西省在我国历史上的战略地位》等。有关论文均收入《河山集》四集。在此之后,他还写了许多有关历史军事地理的论文,如《我国历史上东西对立局势和南北对立局势》、《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及其历史军事地理》等,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黄河及其支流泥沙含量变化过程为核心的历史自然地理研究,是史念海先生成就最为卓著的研究领域。《河山集》二、三两集都是以这方面的论文为主,其中如《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侵蚀与堆积》、《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等,均已成为经典性著述。此后他还撰有《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沟壑的演变》、《黄土高原主要河流流量的变迁》等论文。这些研究特别注重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环境的经验教训,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是史念海在80年代中期以后开拓的又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有关论文多收入《河山集》六集,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其中代表性的论文有《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渊源和发展》等。在历史地理文献方面,他也做过许多重要研究,特别是《论〈禹贡〉的著作年代》一文,见解尤为精辟。他还对方志学(出版有《方志刍议》一书)、地名学等相邻学科做过深入研究,对这些学科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他还主持创办《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季刊,为历史地理研究开辟了重要园地。
    
    史念海先生对于中国历史地理所做的这些研究大多数具有开拓性意义,他的贡献已经铭刻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上。

责编:东子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