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9•3胜利日直播 视觉盛宴 用心雕琢每一帧

来源:央视网 | 2015年09月25日 21:02
央视网 | 2015年09月25日 21:02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孙玉胜陪同中央电视台台长聂辰席现场检查“9.3”纪念大会演练准备工作

孙玉胜陪同中央电视台台长聂辰席现场检查“9.3”纪念大会演练准备工作

  央视网讯(记者 唐诗颖 冯思谣 王甲铸)央视“9•3”胜利日直播,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项必须圆满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和一场全球观众期待的视觉盛宴,央视直播团队不负众望,用镜头传递情怀,让历史自主发声。那么,在4个半小时的实况转播里,他们是如何做到镜头准确流畅又画面干净唯美的呢?

  用镜头留存记忆 用汗水成就精彩

  “9•3”胜利日直播它承载的历史内涵和时代意义远远超过纪念活动本身。中央电视台分党组成员、副台长孙玉胜用“这是央视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直播,它将载入我们的史册,也将留存在所有参与者的集体记忆中。”这样一句话,概括了此次直播重大意义。

  孙玉胜表示,这次直播挑战性极高,能顺利完成离不开几方面的因素,首先是上层领导的高度重视、严格要求和督战指挥;其次是一支高度政治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及专业态度、能打硬仗的优秀队伍。

  此次直播团队前后期共一千多人,投入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用直播活动导演团队负责人的话说:“在这期间,历经了太多艰辛,很多人难得掉了泪,很多人累得掉了肉,很多人晒得掉了皮,但从来没有一个掉链子。”

“9•3”胜利日央视直播导演团队

“9•3”胜利日央视直播导演团队

  这次直播,在地面阅兵装备上,直播团队最终架了8个直播机位,但节目和技术人员尝试过的机位,超过60多个,从画面构图和拍摄角度进行了反复琢磨。据导演团队负责人介绍:“人民大会堂国徽映衬着行进的队伍、紫禁城光影斑驳的院落与习近平主席迎宾、各国政要登城楼等活动一起组接入画等等,这些镜头设计都是为了强调活动的历史底蕴,展现抗战精神的传承。”  

  主题是抽象的,需要用具体、形象的方式来呈现。如何通过直播镜头展现纪念活动缅怀、告慰先烈的情怀,又展示70年后的今天,我国的繁荣富强呢?

  “为此,我们设计了多种拍摄纪念碑的镜头,有正面特写的,有带环境的,有以城楼为后景的并且强调国旗和国徽同处一个画面的,有以纪念碑为前景拍摄空中70字样的,还有装备方队在天安门城楼和纪念碑之间通过的。当这个中国人熟悉的符号,也是全世界都看得懂的符号,与当天的活动和环境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中国的故事和中国的声音,阅读起来就没有障碍。”导演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

  另外,在此次直播过程中,央视直播团队在镜头上还采用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在解放军合唱团演唱段落,我们穿插了一些历史英雄的资料,这种设计在全球性的公共信号直播中是很罕见的事,因为它改变了活动原有的设计,是一种很大胆的用法,但我们觉得很有必要、很有意义”,导演团队负责人说。

  七八月份,天有多热,太阳有多晒,雨水有多突然,“9.3”央视直播团队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度过了一百多个日夜,有人中过暑、掉过皮,有人发过烧,但没有一个人离开过岗位,直到“9.3”直播结束。

  用预案和演练确保万无一失

  除了前方导演组的精心策划和辛勤付出,后方技术团队更是为直播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中央电视台分党组成员姜文波介绍,此次直播规模空前、任务艰巨。技术系统出台了两套应急预案,严谨操作,不断完善,确保了此次直播准确无误。

为迎“9•3”安全播出,央视技术系统整理出了一本厚厚的《安全播出事故事件情况汇编和典型案例》。

为迎“9•3”安全播出,央视技术系统整理出了一本厚厚的《安全播出事故事件情况汇编和典型案例》。

  此次直播,央视技术团队面临北京田径世锦赛和胜利日纪念大会双线作战的考验,同时还得提前三天对纪念大会直播提供保障,这种情况下做到安全播出零秒无事故、安全运行零秒无差错实非易事。姜文波告诉记者:“每一个系统,每一个环节出了错都是一个安全事故,为此,技术部门做了两套应急备案。第一,各个机位做了多个备案,一个机位出了问题,多个机位进行补救。第二,每个系统承担多系统任务,一个系统出问题,其他系统都能成为后补,还有卫星备份、光缆备份,充分的演练,确保了转播万无一失。”

  据介绍,从7月初到8月底,央视技术系统各部门专门进行了“迎‘9•3’安全播出”工作系列岗位培训练兵活动,技术系统全体人员通过岗位练兵、达标考核等活动,进行查找问题、技术培训、岗位演练和回头看四个阶段的工作,并整理出了一本厚厚的《安全播出事故事件情况汇编和典型案例》。

  姜文波说,这次练兵活动系统地排查和弥补了技术设备、系统和流程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完善和优化了技术系统,确保了直播的零事故、零差错。

  用精美的画面展示大国形象

  作为一项必须圆满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央视纪念大会直播必须保证镜头准确流畅,同时还要确保直播画面的艺术性。为此,央视5月份专门派人观摩俄罗斯红场阅兵,并研究借鉴国庆50、60周年的成功经验,经过前后8次演练,精心打磨,确保了直播的政治效果和艺术效果。

  直播中,国家领导人的画面大气庄严,不仅准确展示出了我国领导人的领袖风采,更展现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国形象。

  央视直播团队总摄像栗严介绍,给国家领导人的镜头要保证准确无误,做到这一点,直播中也曾遇到很多难题。“以习近平主席检阅部队的直播为例,因为习主席的检阅车是移动的,直播摄像车也是移动的,这时候要保证焦点清晰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栗严介绍,为此在阅兵式直播车上,央视专门安排了曾经在建国50周年和60周年时都负责随车跟拍首长的“老摄像”。

  纪念大会直播中,老兵乘车方队万众瞩目,驶过天安门时,习近平主席起身向致意。“这个镜头就一定要准确完整的切出,然后镜头再回到老兵乘车方队,这体现的是领导人和老兵的互动。再比如分列式行进中,习近平主席也多次起身致意,这个时候的直播画面就既要给出首长致意的镜头,又要保证分列式的完整。”

  阅兵过程中,央视直播镜头在受阅官兵中还捕捉到了一位“酒窝哥”,并且在9月3日之后不断被网友转发刷屏。网友评价“酒窝哥”的形象,展现了我国军人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一面。

  然而,这个镜头的捕捉也并非偶然。“我们启用了比国庆60周年时更多的镜头来抓拍受阅官兵的特写,包括敬礼、目光随首长移动、回应首长问候等,提前做了精心设计,演练很多次,”栗严介绍。

  用创新小设备拍出唯美大画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央视直播中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大胆创新启用,通过“技术+艺术”的手段,让直播画面艺术感大大增强。此外,为更好实现艺术效果,央视团体还自主研发出许多拍摄“利器”,并在直播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起初,导演组希望在长安街中心线设置一个起重机位,利用长焦镜头特有的压缩效果,表现受阅部队的雄壮之势。为此,央视多个系统组成联合攻关小组,在建筑工地上找来一台水泥泵车,拆掉上面乱七八糟的管线后,将自己研发的专用设备装了上去,最终自己动手“制造”出了一个30多米高的大摇臂。直播组的同事给这个“大家伙”起了个绰号——阿牛。“大家说它‘牛’,是想表达一种内心的自豪。我们的团队不仅能吃苦,更是有情怀、有想法、有办法。”直播活动导演团队负责人说。

  再以微型摄像机(GoPro)为例,这个安装在机舱、坦克身上的小小的民用设备,为直播提供了大量视角独特又艺术、唯美的画面。安装在炮筒上的摄像机甚至被网友誉为“最牛自拍杆”。

  “最开始,我们在阅兵村演练时发现,预装好的GoPro传送不出画面,经过检测最终发现是因为温度过高,GoPro无法进行工作。如何给它降温呢?我们用了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临时为GoPro定制了一个小电风扇降温,就是普通电脑上的那种,甚至采用破坏性的安装方法,将设备稳固的预装在了阅兵装备上。”姜文波说,就是这个小小的创新,成为了央视花钱最少,画面效果最好的设备。

 

编辑:安梦莹 责任编辑:王敬东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正在阅读:央视9•3胜利日直播 视觉盛宴 用心雕琢每一帧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