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特邀嘉宾 | 精华回眸 | 栏目品评 | 网上调查 | 网友风云榜 | 专家言论集锦 | 栏目主创人员妙语录  
">
在线精华
· 开场白
· 《百家讲坛》的栏目定位
【特邀嘉宾:傅光明】我个人觉得这个宗旨特棒。什么是时代常识?照字面拆字解,就是一个时代最要具备的文化,也即体现文化的先进性嘛。这是前提,有了这个前提,才有可能达到享受智慧人生。人生过得智慧已经是太难了,还要能享受,这得是多高的境界啊。就像人要有理想一样,不能因为可能达不到就不去想,想了才有可能实现。这个宗旨,我觉得更像是栏目的目标,也应该是观众要努力达到的一个目标。
· 《百家讲坛》如何吸引受众
【特邀嘉宾:吕志强】栏目定位是各栏目生存之根本,所以《百家讲坛》在立足于自身定位的基础上,选取大众关心的话题,尽量做到“三贴近”,用栏目特有的知识传播的优势满足社会大众对知识的渴求,这是栏目吸引观众的根本途径。
· 《百家讲坛》:呆板与曲高和寡?
【牧言再生】首先我不同意傅先生的观点,作为一个知识性很强的栏目,它的出发点应该是让尽可能多的人去熟悉、乃至深刻理解它所要传播的内容,如果只是说把门槛抬高,只有腿长的人才能进来,那么我们势必会走到一条进退两难的绝径上去。
· 节目形态、主讲人与主题分析
【特邀嘉宾:傅光明】我想,这也算是重拳出击吧。因为从以往的经验看,单打独斗,好节目也显得势单力孤,收视达不到预期所想。当然,其中也许有那集曲高和寡的因素。另外一个原因,我想还是有一个小众中的大众关注点在哪儿的问题。制片人和栏目编导正是想以主题播出的形式,一下子就吸引住受众的眼球。但关键还是看节目的内容是否能真正吸引人。这就好比看了花里胡哨的广告去买东西发现上当了是一个道理。得表里如一。
· 栏目主题的确定及前期策划
【特邀嘉宾:傅光明】我想,肯定是先从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点出发。以我策划和主持《在文学馆听讲座》为例,我本身就是中文系出身,对文学、历史、艺术门类的题目都有兴趣,就想以专题或系列的形式请主讲人深入浅出地讲出来。从文学馆的讲座在《百家讲坛》播出的两年多看,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尤其像《新解红楼梦》、《品读水浒传》、《女人说话》和《走进老舍的文学地图》。
· 网友:主讲人能否增加幽默感
【牧言再生】现在的视象媒介和网络在线都很发达,不像以前那种讲堂式的东东,但是我们如何在视象媒介和网络在线中发挥我们语言的优势?讲师是否要精挑细选一下?没有幽默大师般谈吐风格的人,没有文化底蕴非常丰厚的人,一概刷下,只有这样,百家讲坛才能和更多的人走到一起,而不是一小撮人在那一块地方自娱自足。
· 结束语
观点交锋
赞扬
" class=text>【淮东散人】多媒体教学生动活泼:现在中小学课堂太呆板了,根本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百家讲坛》很精彩,学校和家长应该有选择的让孩子们多看看!
" class=text>【特邀嘉宾:聂丛丛】做过,收视率还不错,最高收视率我们曾达到0.31,这对于一个午间播出的学术性栏目来说,我认为是相当不错的。
" class=text>【特邀嘉宾:周思源】《百家讲坛》的内容非常丰富,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各方面都有。《百家讲坛》反映了在这个领域比较前沿的最新的研究成果。《百家讲坛》的专题常常是对某一个问题有比较深入的、比较高水平的表述。因此,如果年轻人能够比较系统的来观看《百家讲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收获。
" class=text>【特邀嘉宾:傅光明】以我策划和主持《在文学馆听讲座》为例,我本身就是中文系出身,对文学、历史、艺术门类的题目都有兴趣,就想以专题或系列的形式请主讲人深入浅出地讲出来。从文学馆的讲座在《百家讲坛》播出的两年多看,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尤其像《新解红楼梦》、《品读水浒传》、《女人说话》和《走进老舍的文学地图》。
批评
" class=text>【灵魂的瘀痕】“耐得住寂寞的人,才是有深度的人 ”?有深度的人据我了解看过新闻就去研究自己的东西了,不会这么长久地坐在电视机前,你要知道电视媒体的受众阶层集中在哪里?
" class=text>【牧言再生】不止是视觉的问题,我们百讲坛,应该是语言的问题,只有用更生动的语言才能吸引更多的人驻足屏前,聆听教诲。我看过《清十二帝疑案》,感觉不是很好,其他的还真没怎么看。也许你们已经改进了,但是我向来相信窥一斑而见全豹,从几期节目也就能看到另外的同类节目风格,但是主讲者本人的个人修为又是讲坛的关键所在,我们在选择主讲师时是否考虑过这一点?
" class=text>【牧言再生】百家讲坛应该更活泼一些,不要那么古板。别把我们吓跑了。如果一多半的人都跑了,那么讲坛的意义就失色许多。据说林语堂讲课时,座无虚席,这就是讲痤的技巧所在。我们的百家讲坛是否也应改变一下呢?说实话,我看了几期《百家讲坛》,但是是硬着头皮看的,里面的关于历史方面的知识是我必须要学习的,可这样毕竟不是好事,硬着头皮听,远不如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更生动有益。《百家讲坛》如何在以后的节目中改进呢?
理性思考
" class=text>【漫游世界】学术的深刻性和媒体表现手段的趣味性如何得以和谐结合呢?找到了这些结合点,你们的电视节目就有了精彩点,这就给你们这些电视编导们增添了许多麻烦和辛苦了。
" class=text>【灵魂的瘀痕】的确,就像有的专家学问做得好,但未必是善言的老师,这个问题在录制之前怎么解决?如果已经录制才发现,不是为时晚矣?
" class=text>【特邀嘉宾:聂丛丛】我不这么认为,百家讲坛虽然是讲座,但是它是讲座形式的电视节目,关键是它是电视节目,有些专家也许学术做得非常好,但口才不好的话,他就不是可以做节目的专家。他也许可以在小的圈子里进行学术交流,但不能来大众传播媒介上,来推广他的学问。这是电视媒体的特点局限的。
" class=text>【漫游世界】我们对专家的要求也不能太苛刻,有些学术专家潜心研究学术,其学术造诣颇深,缺少点幽默也是难免的,既然我们关注他的学术,也就没有必要在幽默这点上要求太多。但是,我们的电视工作者却可以在节目的形象生动方面多做文章,通过更多的电视媒体表现手段,使节目更即近大众化欣赏水平。
版权声明
“中国电视媒体的方向和社会责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视节目”CCTV优秀电视栏目在线是CCTV.com《电视批判》独家推出的研讨中国优秀电视节目的专题。本专题内所有原创文字、图片属CCTV.com所有,禁止报纸、广播电台、电视、网站(含已经获得常规新闻转载授权的网站)等单位转载、节选、抄袭。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如需转载本次专题的相关作品,必须经CCTV.com的书面特别授权。联系电话:(010)6850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