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国家地理首页
专 题 首 页
影 片 简 介
影 片 预 览
英 雄 时 代
青铜的光辉
礼乐与争霸
始 皇 帝 国
大 汉 雄 风
漫漫荆棘路
盛 唐 气 象
智者的天堂
一代天骄和他的子孙
最后的远航
跨 越 长 城
沉重的大门
相 关 报 道
编 创 人 员
公 映 预 告
观 众 来 信
 

  这是一场残酷的大屠杀,它发生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王朝时期。顷刻之间,数百人的生命连同那些牛、羊一起淹没在血的海洋中。被杀的人中,有男有女,有青壮年,也有老人和儿童,然而,对于商王来说,这场屠杀却是一种为了王朝能够延续下来的神圣的行为。
  商王在进行占卜,占卜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神的指示,那些鲜活的人间生灵是被商王作为贡品,献给神的,而在商王的心中他的祖先也是神。
  所有的占卜内容都被记录在龟甲或牛的肩胛骨上,成为商王朝的国家档案。那些刻有商王疑问和神灵指示的甲骨最终都被深深地埋进了地下,连同这个王国一起在人世间消失了三千多年。

第二部:青铜的光辉

  公元十九世纪末,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好光景,不是因为粮食丰收,而是他们在地里挖到了更为值钱的东西,它被称为龙骨。把它卖到药店里,一堆龙骨的价值远远超过他们在一年里种的粮食。短短的几十年里,不知有多少龙骨被人们磨成了粉,当做中药吃进了肚子里,直到1899年的秋天,有人才认识到这些龙骨的真正价值。他叫王懿荣,是当时著名的古董收藏家和金石学家,在一次熬药的时候,他突然发现龙骨上的一些刻划符号与商、周青铜器上的金文非常相似,他马上跑到出售龙骨的中药铺,把所有带字的龙骨统统买了回来。他断定这些符号是比金文更古老的文字,所谓龙骨,其实就是殷商时期的甲骨,就这样,王懿荣成为发现和收藏商代甲骨的第一人。
  但是,这些甲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甲骨贩子们一直秘而不宣。
  经过数年的明察暗访,当时的另一位金石学家罗振玉认为这些甲骨的确切出土地点应该是安阳小屯。1915年春天,罗振玉亲自来到小屯考察,他认为小屯不仅仅是出土甲骨的地方,而且还是商代的都城,是2000多年前史书中所说的殷墟!
  紧随罗振玉之后,著名学者王国维发现,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商王的名称和世系排列绝大多数都出现在甲骨卜辞中,从而证明了《史记》中有关殷商王朝的历史记述是基本准确的。
  从1928年秋天开始到1937年的10年时间里,当时的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共在殷墟进行了15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包括甲骨文2万多片。这之后,殷墟的考古发掘因为战乱被迫中断了13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殷墟的发掘工作才又重新开始。
  殷墟的发现,意味着一扇紧闭了三千多年的商王朝的大门即将被打开,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对于中原地区的殷商王朝来说,祭祀就意味着流血,这种杀人祭祀的行为一直延续到商朝的最后一代纣王。从商王武丁开始,"神"和"上帝"这两个字就出现在甲骨卜辞中,商王也自称受命于天,是代替天神行使人间的统治权。他们通神的方式是占卜。从刮风下雨、农业收成,到出游狩猎、战争胜负。他们几乎天天卜,事事卜。但是,这一次神的意志似乎发生了动摇,当人们不再相信商王所拥有的神权时,他的统治也就要结束了。
  公元前1046年的冬天,一支强大的军队从商王朝的西边进发,他们很快就逼近了王都……

回到页首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