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电影频道首页
电影节目时间表
中国电影报道
央视银幕纵览
世界电影之旅
一周国际影讯
瞬间视觉
线上聚焦
影人对话
在线调查
央视网站电影频道全新推出,你最喜欢电影频道里的哪些内容:
《世界电影之旅》
《中国电影报道》
《电影论坛》
《线上聚焦》
《央视银幕纵览》
《国际影讯》
《瞬间视觉》
编辑信箱
zhaolei_1@mail.cctv.com
首页 >> 世界电影之旅 >> 世界电影之旅 >> 正文
追忆似水年华:零距离接触大师

  在波兰本土有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人,他们一直在为了波兰的民族电影进行着不懈的奋斗,瓦伊达和扎努西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瓦伊达是波兰电影学派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钻石与灰烬》、《大理石人》、《铁人》、《福地》等一系列佳作奠定了他在波兰以及世界影坛中的地位。瓦伊达被认为是“波兰电影的骑士”,和“波兰电影之王”。

  1926年3月6日,瓦伊达出生于波兰的苏瓦尔基。在他父亲的影响下,瓦伊达小时候就对自己的前途抱有很大的希望,总是相信前方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他去奋斗、去争取,总是相信“生活在别处”。1946年,他进入克拉科夫一所绘画学校学习,但他感到电影对他的吸引力更大,他也更喜欢与别人合作的创作方式,于是就转入罗兹电影学院学习导演。

  作为波兰电影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瓦伊达的作品集中体现了这个学派的电影特色。他的电影一直跟波兰社会的现实紧密相关,甚至可以说,瓦伊达的电影生涯某种程度上就是波兰战后的文化生活史。

  《世界电影之旅》栏目组竟然得到了机会与这位大师零距离接触。他虽然满头华发,但是精神矍铄。他说:“过去我做的电影主要是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现在更加重视观众的反映。我一直坚持在电影里反映社会问题,向政府反映人民的心声。”

  摄制组在罗兹电影学院无意中找到了瓦伊达的第一部学生作品:《当你进入梦乡时》。这部充满了宣传味道的短纪录片,已表露出学生时代的他对于社会责任及政治生活的热情性和敏感性。

  瓦伊达离开罗兹电影学院后的第一部影片是1954年他创作的《一代人》。这部具有明显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痕迹的作品,其中使用了一系列镜头来拍摄华沙贫民窟,这场景让人记忆深刻。有趣的是,大导演波兰斯基正是在这部影片中扮演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完成了他的第一次电影启蒙。

  1957年的《下水道》又是一部以华沙起义为背景的电影,与上一部影片紧密相承。这部影片同样是以现实的题材探讨历史的重大问题,在影片中瓦伊达试图寻求华沙起义失败的原因。影片展示了华沙人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奋力争取民族独立的英勇精神,同年获得戛纳电影节大奖。

  随即拍摄的《钻石与灰烬》也是以华沙起义为背景的影片,展示了波兰解放前的国内外各种复杂势力的明争暗斗。这部影片被瓦伊达自认为其首席代表作。

  《一代人》、《下水道》、《钻石与灰烬》被称为瓦伊达的“战争三部曲”,这是他的早期代表作,同时这三部曲奠定了他在当代波兰电影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随后一段时间,瓦伊达成立了创作集体,仍旧坚持反映波兰的现实,向政府传达人民的呼声。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直到1975,历史片《福地》的巨大成功使瓦伊达再一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中。瓦伊达一直注重波兰传统文学的改编,这部影片就是根据192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莱蒙特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可以说,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比小说更高的成就。

  但真正使瓦伊达获得世界关注的是他的两部所谓的“政治影片”,即1976年的《大理石人》和1981年它的续集《铁人》。在西方,瓦依达的这两部影片几乎无人不晓。《大理石人》曾荣获1978年戛纳电影节的“国际影评奖”;《铁人》则获得1981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它们以格旦斯克列宁造船厂为背景,这里也正是当年波兰团结工会的大本营,影片与波兰现实的政治生活密切相关,被称为波兰“道德焦虑影片”的代表作。这两部影片起用了同一套演员及创作班底,达到了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完美结合。

  瓦依达这样回忆自己的代表作:“由于我拍了一些政治性影片,人们认为我可以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我曾有三年担任议员和文化部官员。但其实我觉得我更适合当导演,而观众也能从我的电影中看出来我有话要说。”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瓦伊达几次长时间的离开。原来他正在那间房子里指导年轻导演拍摄一部影片。而这里正是他创办的电影大师班。年轻导演带着各自的项目来到他麾下,完成自己的作品。苹果电影公司主席称赞他“不仅创作电影,也创造公众意识、政治形式和政治神话。”

  在波兰,瓦伊达不仅作品声誉极高,而且为人也堪称大家风范。在他身上体现了波兰传统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

  与瓦伊达相似,扎努西也把自己的目光紧紧盯住波兰的现实,从中挖掘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摄制组在华沙的一个高尚住宅区里找到了扎努西的家。有趣的是,他与瓦伊达竟然是比邻而居,但并不意味这两位大师有着相同的艺术追求和人生道路,他们是截然相反的两种风格。

  扎努西1939年6月17日生于华沙,在1960年进入罗兹电影学院之前,曾经学过四年的物理,并一度对哲学很感兴趣,但当他意识到自己对于人的关注远远超过对客观自然的研究时,他转向了电影的学习。

  现年60岁的扎努西接受本摄制组的采访时说道:“我很有野心。当我知道我不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时候,我在一个电影俱乐部拍了一些我学生时代的短片,它们很成功,还获得了很多奖项,所以我觉得这也许是我的方向。我擅长电影,而不是物理,但我仍然坚持学习哲学。”

  扎努西在罗兹电影学院的毕业作品《主教之死》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分别获得莫斯科电影节艺术家评委会大奖和德国曼海姆电影节的基督教信徒奖,从此,他进一步坚定了在电影方面的追求。《主教之死》是一部关于死亡和希望的电影,在影片中,一切都在沉默中进行,充满了对于生命和精神世界的理性思考。

  一位著名的剧作家说:“他的电影一直在深刻的探讨人类道德,信仰方面的问题,同时,他的电影又非常贴近现实。”

  同样是基于对现实的理解,但是扎努西并不像伊达那样过分热衷于政治电影的拍摄,他更关心的是对人类内在自由的探索。

  扎努西认为自己的作品是人性的,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我一直探索的一个领域,就是人类的自由。我并不强调外在的自由我认为即使在监狱里我们也可以是自由的,我强调的是内在的自由,选择的自由,我们选择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友情,自己的梦想。我最关心的是人内在的选择。”

  在扎努西的电影里有一种静穆的气息,这使他与瓦伊达的激烈昂扬有着巨大区别。他喜欢在平静舒缓中表达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他也是这样来要求演员表演的。扎努西的这种倾向使他与基耶斯洛夫斯基和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趣味相投,惺惺相惜。两位都成为他终生的挚友,但是都英年早逝。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基耶斯洛夫斯基所有影片的制片人。

  最近扎努西拍摄了电影《生活是一场致命的性传播疾病》,该片获得了2000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大奖。在这部命名奇怪的电影中,作者延续了他的一贯探索,表达了对悲观人生的理解:“生命的最终是疾病和死亡,没有人能逃过。”他力图靠这部影片唤起西方社会对于死亡和快乐的哲学思考。

  在扎努西从事电影的几十年中,曾拍摄了大量的纪录片、故事片和电视片,其中有11部影片先后在23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如《季度报告》,获1974年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平静的太阳》1984年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大奖。

  他的电影一般都是自己编剧兼导演,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好的反映自己独特的思考。同时他还从事制片和表演,并著书立说,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还与妻子共同创办了一所私立大学。当被问及他为什么有如此充沛的精力时,他回答:“可能是我内在的动力吧,我是一个战争的孩子,我得以在战争中生存,这是一个奇迹。我觉得生命对于我是一个礼物,我想把我的生命活得更有意义。人们颁给我终身成就奖,而我说我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扎努西靠着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波兰当代电影的一笔宝贵财富,人们认为他是“波兰电影在欧洲和世界的形象大使”。

  临别前,扎努西请我们摄制组的每个人在他的纪念册上签名留言,并配以各自的照片。这个习惯他保持了三十年。这样的本子他保留了十几大本,上面记录了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与他的交往和友谊。这个小小的细节更使摄制组对他油然起敬。

  瓦伊达和扎努西是一直奋斗在波兰本土的伟大导演,他们不仅为提高波兰电影在世界影坛的地位做出了贡献,而且还为扶持更年轻一代的导演做出了应有的努力。我们相信,在这些大师之后,波兰电影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再一次震惊世界。

责编:陈洁 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