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国家地理 | 胡杨深处有人家  
"> "> ">
胡杨深处有人家(一)
 16年前,我随水利工作者在塔里木河中下游的胡杨林间勘测水文,持续有1个多月,从中游的沙雅、阿瓦提、库车、轮台县一直到下游的尉犁、若羌县,对塔里木河的水系、水文以及农牧业、林业、人居等有过细致了解,时隔16年,在城市里挣扎、工作、生活,几乎忘却了盐碱地、沼泽滩上的河汊、胡杨以及淳朴的胡杨林间的维吾尔人。10年来,塔里木河的生态环境恶化相当厉害,来水量减少,乱砍滥伐胡杨、过度垦荒、拦截河水导致塔里木河下游近300公里的河段干枯,河两岸绿色走廊中的胡杨枯死,沙化严重,村落废弃,人群散尽,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库木塔格沙漠在英苏至库尔干段几成合拢趋势。
胡杨深处有人家(三)
  英苏,也叫“英吉苏”,维吾尔语,意为“新来的水”,至于是什么时候新来的水,谁也不知道。在我的记忆中,英苏这个地名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据说是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的重点地区。这一带原是若羌县的主要牧区,由于塔河断流,昔日的英苏村已成一片废墟,牧民由老英苏搬到新英苏。新英苏是从尉犁县走218国道进入若羌县的第一个大的自然村落,以前是一个牧业大队,3000多人,还小学、道班、护林站等,曾有草场2.67万公顷,放牧的羊只有4万多只。但后来由于这里的地下水位下降至10米以下,水质变得苦咸,并造成草地干枯,胡杨衰败,土地干裂,牧民们没草放牧,被迫搬迁至大西海子附近,学校解散,惟有枯死的、嶙峋的胡杨倔强地挺立在荒原上。
胡杨深处有人家(二)
  喀尔曲尕的名气在于它遗世独存于大漠深处。但当看见高大的移动通信塔、看见近乡政府的路边新开垦出的田地里弯腰劳作的来打工的汉族人时,我却没了好奇感:为什么这么偏僻的胡杨林深处还有种地的汉族人?为什么所有的田地里都铺着白色的农膜?为什么看不到手持羊鞭的维吾尔(罗布)牧人?   喀尔曲尕乡政府前的空地上有座足球场大的巴扎,四周散落着几间木屋。巴扎四周的低矮房屋有两个商店、一个卖农具的杂货摊和一家正在营业的清真饭馆,几个男人在打扑克,一棵挺大的沙枣树上绑着一个大喇叭,树下坐着一个手持拐杖打瞌睡的老汉。
胡杨深处有人家(完)
 从若羌县城到米兰镇行315国道,80公里,途经阿尔金山下冲积扇地带50公里的砂石路。过了米兰桥,右行去青海,左行27公里的米兰河尾闾就是米兰绿洲,8000多人的36团。米兰对于我来说有份别样的亲切感,五次来过这里都是很不舍地离去,再期待下一次的进入。到达米兰镇边5公里的米兰古城时正是晚霞西映时分。将车停在米兰桥边,见一穿迷彩服的维吾尔族小伙正坐在横在桥上进入米兰古城的栏杆上。小伙子叫乌斯满江,正替他父亲值勤--检查从罗布泊、楼兰过往这里的游人是否有盗猎野骆驼的。乌斯满江今年刚刚从部队复员,现在没工作,就替他父亲--野骆驼保护检查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