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裘派艺术创始人——裘盛戎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9日 17:16 来源:CCTV.com

  裘盛戎,生于1915年,卒于1971年,北京人,工铜锤花脸,是名净裘桂仙之子,8岁开始练功,从其父学花脸戏。1928年入富连城坐科,得到文戏教师孙盛文、武戏教师王连平和萧长华先生的精心教授。

  他在严父良师的督导下勤奋不懈,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出科后散搭各班,在各地演出,曾与杨小楼、金少山、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周信芳、 盖叫天、言菊朋、萧长华等名家同台合作,广泛吸收艺术营养。他的唱功除继承家学外,也受益于金少山,他的唱法是水磨功,细腻含蓄,刚柔相济,在圆润中而富于刚虎音,有“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之妙”。

  他善于用脑后音,也用“闷音”“鼾音”与“鼻音”相结合,总之裘派的唱是以巧取胜,巧唱始于金秀山,到裘盛戎可谓是集巧唱之大成了。

  他在《将相和》、《群英会》中创造了不少新腔。在《赵氏孤儿》里吸收了汉调,低回婉转、声情并茂,为花脸唱腔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念做更深受老生麒派的影响,因为他在上海多年,对于麒派艺术融会贯通,潜移默化于他的花脸表演艺术当中,他的功架边式身段漂亮,步法讲究,水袖功、髯口功洒脱有致,表情自然富于生活气息,这也获益于侯喜瑞和郝寿臣。

  裘盛戎是铜锤花脸承前启后的代表人物,他所形成的裘派也是一个唱念做打整体和谐的流派。后人不应该只学他的唱而视为一个单一的唱腔流派。

  四十年代后裘盛戎开始挑班演出,五十年代参加北京京剧团任副团长。他所排演的新戏有《将相和》、《除三害》、《赤桑镇》、《赵氏孤儿》、《秦香莲》、《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海瑞罢官》以及近代历史剧《林则徐》,现代戏《杜鹃山》、《雪花飘》等。拍有影片《群英会》、《铡美案》。

  他的传人有钱运鸿、夏运隆、方荣祥、王正平、郝庆海、张运斌、孟净全、吴予章、李长春、李欣、杨伯森等,其弟裘世戎,其子裘少戎亦工花脸。

责编:史冬莲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