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感觉奥地利 |
|
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奥地利是个既遥远又亲近的国家。说它遥远,是因为它远在中欧大地,雄伟的阿尔卑斯山和数百个秀美的湖泊,装点着她迷人的风姿;说它亲近,是因为几乎所有的中国乐迷每逢新年都会聆听来自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妙的旋律,几乎有一些年纪的中国影迷都记得希茜公主的倩影和音乐之声的动听。而对古典乐迷来说,奥地利简直就是个值得朝圣的地方,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马勒、布鲁克纳、勃拉姆斯等都曾经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带着这样的渊源,我在7月的阳光下,踏上了这片向往已久的土地。
奥地利的文化
在奥地利的日子里,我最深的感受就是这个国家的人对自身文化的推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豪感。他们对文化的他保护和推销,让我这个来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人深受感动。无论是在施特劳斯圆舞曲飘扬的维也纳,还是在交响乐之父海顿的故乡埃森斯塔特,或是音乐神童莫扎特的出生地萨尔斯堡,甚至是莫扎特母亲的故乡圣吉尔根,我们的陪同都会充满自豪地向我们介绍音乐家的故居、墓地、生平和他的作品。
施特劳斯的后人把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变成了一个家族博物馆,除了珍贵文物的展出,你在那儿还可以搞清施特劳斯三父子以及他们作品的关系,并亲耳聆听那些美妙的音乐。当你在他们曾经居住过的环境里漫步时,那些熟悉的旋律就回响在你的耳边。时空在那一刻恍然交错;海顿的家乡父老没有忘记他的遗愿,让他在死后魂归故里,并且修建了一座小教堂让后人凭吊。在埃森斯塔特,听一场海顿作品音乐会竟然成为了一个广受欢迎的旅游项目,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音乐家曾经演出过的地方,全身心地感受那些打动了无数人的音乐,并由衷地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莫扎特在萨尔斯堡成为了一种象征,城市中心的广场上,他的塑像静静地守望着自己出生的这片土地。而他出生地所在的一条不足百米的步行小街――粮食胡同,更是每天人头攒动。人们在他的故居里,在他六岁展露音乐天赋的小提琴前,在他创作了《魔笛》的小屋前,流连忘返。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奥地利人对这些文物的精心保护和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不懈传承,我们是否还有机会发思古之幽情呢?我们是否还知道那些音乐大师和他们的作品呢?
漫步在维也纳的街头,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百年历史的文化建筑和文化名人的雕像。一样的树荫斑驳地投影在这些历史的见证上,无言而优雅地讲述着曾经有过的辉煌。
后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