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台内一些部门及兄弟单位的节目做后期导演工作,其中也有一些获奖节目。如: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女人不是月亮》获92年度“飞天奖”。天津电视台的《狂赂》获93年度“飞天奖”。
92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译制研究委员会”成立(会长刘习良,副会长赵化勇)。参与了该会成立的筹备工作,并被推选为副秘书长,主持组织联络部工作。同时,在第一届、第二届“广电学会译制片奖”发奖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告。
曾应邀去中央戏剧学院为毕业班的学生讲有关译制片的课;曾去广院配音演员学习班讲课,组织学员进行实习,现今不少学员已成为译制片创作的有生力量;还曾在台总编室为暑期中学生安排的电视节目中介绍“译制片是如何创作的”。
95年,北京配音工作者联谊会推选我为本届主持。当时,译制片创作工作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已有许多不良现象,为使译制事业能够健康发展,我利用这个机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改进意见,会议以纪要的形式印发了我的发言。当时在北京译制配音界引起强烈反响,促成业内人士达成共识,致使北京译制配音事业出现了新气象。
94年美国“特纳”环球影视公司与我台签订合同,要本台为其加工卫星播放的162部卡通片。我领受了此项任务。克服了美方新的工艺流程带来的困扰,为其成功地加工出高质量的节目,得到好评。
对目前译制片工作的认识及今后的追求:
译制片是看世界的窗口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它被人称为“奇葩”。“奇葩”之所以“奇”,就在于它特殊的表现形式之中所具有的那种特殊的内涵。它的创作除去表象的声音之外,还需要对人的心理及生理潜能的挖掘,使各自不同的“神”与“魂”再现,供观众去欣赏、去感受,这就是它的魅力之所在。
我台译制片工作的发展,是在学习和汲取电影厂的制作方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电视的特点,逐渐走向完善的。我作为一开始便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有幸经历这一发展过程,感慨万端。
译制片创作,表面上看来,无外乎将剧本翻译出来,组织配音,男配男、女配女、老配老、少配少,音响一合成,将一部外国故事片交给观众完事。可实际上,要准确地翻译剧本,既能体现原著风格,还要照顾人物口型,并且颇具文采,实非易事。何况从录音方面讲也有许多讲究。
为片中人物配音是译制片的核心和关键。我以为,它经历了由初级到高级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客观道白,缺乏情感。
第二阶段是慷慨激昂,不够真实。
第三阶段才走向“贴近生活”,作到自然传神。
目前,成功地译制片基本上属于第三阶段。作为译制导演除了要求配音演员的语言要生活化、性格化、具有动作性外,最重要的是要与片中的人物形象全方位地相“吻合”,要摆脱自己的语言习惯,不要“演”自己,而是让观众感到确实闭上眼睛,凭借听觉而在脑海中出现与原片基本贴近的那些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呢?
“好好色、恶恶臭”。人们总是喜爱美好的事物。为了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译制是否也能犹如一曲交响乐,犹如一道好吃的菜,给人的心灵和感官带来美的享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