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频道首页
西部节目时间表
特别关注
美丽西部
西部之旅
西部人物
西部大开发
大话西部
网文精华
视听西部
西部概况
>> 特别关注

群雕无语--写在甘孜通县油路工地上

央视国际 2003年08月08日 17:10

  在通县油路上,你见过美丽的雕像吗?你可能说没有。然而我们见到了。

  为采访通县油路工程,我们来到海子山。从车上下来,踏着山顶的积雪。尽管是在初夏阳光的照射下,海拔4700多米的海子山还是异常寒冷。缺氧造成的丝丝喘息,使我们失去浪漫和豪情,我们并没有像电影、电视中那些见到雪山的少男少女那样挥臂高呼:“啊,我来啦!”我们喊不出。因为我们发现了10多个正在挥镐抡锄的民工,是他们正在用无声的劳动向天宇和雪山欢呼。他们在山顶挖掘公路边的排水沟。他们个个头戴蓝条状的风雪帽,有的穿着蓝色中山装,有的穿着青色休闲装,有的穿着黄色军用服和花色迷彩服,像一支杂牌队伍。我们走上前去,蹲下身子与他们拉家常,才知他们都是从重庆潼南来的民工。问及一天能挣多少钱?答曰40元。他们说在重庆做工有时一天也能挣到三四十元,他们来到雪山既为挣钱也为旅游。民工们与我们交谈,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路,他们把锄头和铁镐举得高高的,然后“狠”地一声扎下去……

  我们在全州通县油路建设工地采访,多次看到类似上述生动的画面:一个个民工抬石砌坎、操钎撬石、抡锤打眼、挥锄挖土……在海子山见到的情景令我们感动。为砌好一坨石头,几个民工正用手抬石,不期手滑石落,恰好公路驶来一辆汽车,一个民工惊呼起来,另一个民工来不及呼叫,连忙用双手使劲支撑那坨滚动的石头。本来是在公路边,想来那石头不会滚多远。但那位民工一直护着那石,直到汽车驶过后才松手,民工早已累得口吐粗气……此刻在我们脑子里飞快地旋转出一幅幅灿烂的图画:意大利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罗丹的《思想者》和一些城镇街头、公园、展览馆出现过的雕塑。虽然那幅民工护石的“雕塑”没有上述雕塑那样有名气,也不被人注目并珍藏在人们的头脑里,但它对于我们来说依然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中国酒之所以醇香被世人称道,奥秘在于长久的窖藏。走近他们的生活,亦如打开窖藏,发现其造型也是美丽无比的。

  康巴高原,由于缺氧而患高山肺水肿和心脏病突然去世的事是经常发生的。这里海拔高,气压低,空气中的氧含量比内地少一半,让人头晕胸闷,呼吸困难。专家们说,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躺着休息,相当于内地负荷20公斤的重量。

  石渠县城海拔410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县城,而与它相连的很多公路大大超过县城海拔的高度。参加石渠通县油路建设的人们都面临生存的考验。据统计,到石渠参加油路建设的民工共有3000多人,其中有700多民工因身体不适而离开石渠,因海拔高引发心肌梗塞等疾病死亡的民工有6人。

  通县油路工程是中央的一项重大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甘孜州在修建占全国九分之一、全长2500多公里的通县油路中,参战人员多时达十万人,共死亡26人。“死”是个不吉祥的词,但康巴人并不回避,因为人在改造自然中难免会有牺牲。只是那些死亡的人或死亡的过程大都太突然,不可思议。死亡者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尤其是那些民工,他们是默默无闻地离别这个世界的,而至今大多已经不知其姓甚名谁?何方人士?音容笑貌?在我们的采访中,问了许多人都已经叫不出来死亡民工的名字,只说“他是个民工”。

  理塘城东门左边的一处山坡上,很不起眼,匆匆而过的车辆上的司机、乘客往往不会把目光向那山坡扫去。那里飘着几片经幡,雄风苍劲,还有些许遗弃的牛骨。在经幡的飘摇中,那片坟茔显得格外凄凉,与坟茔相连的还有一处没有坟头、没有墓碑、没有任何标记的土堆,这个土堆里安放的是一扌不骨灰,它的周围没有一棵树,一束花,没有任何祭品,只有刚刚长出的草尖在风中呜咽。土堆里的安息者是位民工,他本来不该把命丢在高原上的。他原是绵阳市三台县的农民,家有妻儿老小,有良田好地,他本该在家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在理塘某施工队工作的亲戚因为太忙脱不了身,要他把汽车配件送到理塘,于是他来到这座世界高城。本来送到了配件,他也完成了使命,然而火热的通县油路建设的场面感染了他,当然他也想挣点劳务费,于是他就留下来当了民工。第一天他就出现了头晕脑胀的高原反应,他想这只是恶劣的气候给初来者的下马威,只要挺过去了就会万事大吉。他仍然扛着锄头走到工地掏土沟、挖泥巴……收工后,他连晚饭也没吃就昏昏沉沉地睡去。见他病情严重,大家天不亮就把他往县城的医院送。路上就咽了气。他的妻子和孩子赶到理塘。妻子亲人们说,他是为理塘修路而死的,还是把他留在理塘。山坡上点燃的一堆柴火,把他的身躯化为灰烬,而他的灵魂永远在理塘飘游。

  “倪文芳”,他是我们采访中唯一能被人叫得出名字来的死亡民工中的一员。他死时年仅48岁。按照知情人的话说,他是个勤劳纯朴听话的民工。2002年的一个夜晚,他和另外一个民工值夜班,守候在公路旁熬沥青的工棚里。夜半三更,另一个民工起身向灶里加柴禾,突然听到山上传来“轰隆隆”的声音,于是大声呼叫倪文芳快跑。不知是倪文芳没有听见,还是他根本来不及跑,在睡梦中他就被滚滚而下的石头夺去生命。那位加柴的民工侥幸逃生后,先是惊恐万状,而后嚎啕大哭……2003年初夏的一个日子,我们来到这位民工的罹难处———九龙县九江公路边,一方坚硬的崖壁依然存在,崖下的一株株核桃树枝叶繁茂,树前的几坨石头还压着早已被砸坏了的黑色的铁锅,微微暖风仿佛向我们诉说那个悲惨之夜发生的故事。在这个浓云低垂的天空下,是沉落的沟谷和绵延的山峦。长风浩荡,满目青山……我们相信,站在这里的每个它乡异客,都会触景生情,会唤起对故乡亲人的怀想,尤其对于那些告别妻儿父母从内地走进这大山深处的民工们来说,似乎能听到穿越千山万水传递而来的乡音,能看到慈母的白发,峨眉粉黛遥盼思归的眼神,稚儿面庞的泪痕。

  这是九江公路上一个叫文家坪的一段公路,向左行,便通向凉山州冕宁县,向右驶向甘孜州的著名企业里伍铜业公司。路下是滚滚东去的雅砻江水。文家坪路段是九江公路上最艰险的路段,公路紧贴崖壁,有的甚至是在岩石凿槽穿岩而成。有座山崖上,仿佛是一坨天外来石,贴在了山腰,风一吹,数千方的坚硬石头便轰轰向下翻滚。2002年8月13日上午8点半左右,公路上有一些民工铺洒沥青,一位民工是新手,不习惯使用喷油枪,一位身穿蓝色休闲服、内穿白衬衣的中年人接过喷油枪给那个民工讲解示范,还没有讲明白,山崖传来轰轰的声响,人们如惊恐之兔撒腿就跑。那些石头仿佛长了眼睛,专朝人撵,于是七八个人倒在了乱石中,其中两个人再也没有醒来,一位是民工,另一位就是那穿休闲服的中年人。

  这位中年人叫钟仕成,南充市营山县道桥公路副总经理,援州干部。甘孜州交通大会战打响时,他任九江公路工程监理部副主任。人们说他是一个沉默寡言、少说多做、任劳任怨的人。一次他从几十公里外的工地赶到县城向九龙县支项目办的领导汇报工作,恰巧项目办的领导正要到工地去。时间已过中午,没有喝一口水,没有吃一口饭,他转身返回工地,陪项目办的同志一个工段、一个工段地检查施工情况。检查完后,已是下午太阳落山之时,他这才说他还没有吃午饭。人们还说他是个认真负责、一丝不苟、铁面无私的人。一次某施工队的“石方”有出入,钟仕成发现后坚持要重新“收方”。施工队私下找他“勾兑”,约他“到外面去耍”。钟仕成拉下脸来,义正辞严:别来这一套。结果是重新“收方、算方”,扣除了多算的方量……

  钟仕成不幸倒在公路上的噩耗传到九江县城,全城百姓为之哀痛。在县城一间临时搭成的灵堂里,自发走来了几百名干部职工和城镇居民。他的妻子有病不能前来,只有读高中的儿子前来探望老爸。他静静地躺在木板上,睡在白布、黑纱和花圈里,来不及给妻子和儿子留下一句话就走了。追悼会上,泪雨纷飞,黑纱伴着哀乐,撕心裂肺的抽泣撞击着每个人的心,震撼着城外的一座座大山和在大山上盘旋弯曲的公路。

  除了上述者外,在通县油路建设中献身的亡灵中,因气候原因而死居多。还有一些人莫名其妙地走向天国,如有的人下河被恶浪卷走,有的人因开挖掘机路基垮塌而被冲进河中溺水而亡……

  人终有一死。悲壮的是明知道从事修路事业有死亡,仍旧义无反顾地向前走过去。他们谈笑风声,挥汗如雨,时而还哼着几支小曲,可转眼间,他们就倒下了,倒在苍茫荒凉的土地上,倒在自己的岗位上。这些生命很平凡,不可能与那些伟人一样刻碑永志。然而他们与无数中华儿女的生命一道,汇成了我们民族精神史上最有生命力的激流。这种精神就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前仆后继,勇往直前,这也是中国发展史上最有力的篇章。

  “为人类未来的美好而牺牲的人都是一尊石质的雕像”。站在钟仕成罹难处的石头上,我想起了伏契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中说出的这句经典之言,更想看看那尊“雕像”,然而身边什么都没有,只有山脊、河流、杂草。没有人前来驻足听听他们的心音,没有眼光会在这里停留,没有问候,没有致意。我们只好默默地向那山脊和那些看不见的雕像鞠躬,向一个个路魂祈祷。(来源:四川在线消息)

(编辑:西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