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久负盛名的威信历史文化资源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9日 19:25 来源:

   威信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高原北缘和四川盆地南缘过渡地带,地理座标东经104°40'—105°20',北纬27°45'——28°。全县东西最大横距57km,南北最大纵距36.5km,面积1400k平方米。南接镇雄县,西连彝良县,北毗四川省筠连县、珙县、兴文县,东邻四川省叙永县并与贵州省毕节县隔赤水河相望。县境东南角的水田乡素有“鸡鸣三省”之称。

  威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早在远古时代,威信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考古工作者在境内先后发现新石器遗迹5处。出土石斧、石凿、骨针等物。勤劳勇敢的古代先民,在威信境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无论是西汉铜洗还是魏晋铜鼓,都闪烁着历史文化的光辉。石坎邱家沟出土的恐龙化石、扎西光明小区出土的犀牛、剑齿象化石让我们透过神秘的轻纱,看到了名城扎西浑厚的历史。

  1935年2月,党中央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抉择的重要时刻召开了闻名于世的扎西会议,彻底摆脱了“左”倾“冒险主义”和“教条主义”对我党我军的严重束缚,中国革命从此一步步走向胜利。扎西因之而成为红色的土地、光荣的土地。红军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到发扬和继承。

  迄今为止,全县共发现历史文化资源景点108处,其中扎西会议会址,水田寨中央红军总部驻地旧址、观斗山石雕群、铁炉红军标语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扎西红军烈士陵园被民政部公布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扎西会议会址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受省级以上保护的历史文化资源占昭通市的36%,上规模、上档次、有影响,是威信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特色。

  
一、古遗迹

  全县计有古遗迹11处,其中化石遗迹6处,新石器遗迹5处。

  石坎邱家沟 19世纪70年代,贵州地质队在对石坎邱家沟的地质勘测中发现恐龙化石,发掘出完整恐龙骨架,分装20余箱。由于威信收藏、陈列条件不够成熟,被地质队运走。

  扎西两合岩 我县考占工作者在两合岩溶洞内发现熊猫、马鹿牙齿化石及新石器时代的骨针并将骨针送云南省博物馆珍藏。

  扎西穿山洞 1981年,在山洞左侧石壁下出土犀牛、熊猫、剑齿象、乳齿象等动物化石。

  扎西光明小区 1999年6月,在光明小区施工现场出土大量剑齿象化石,县文管所及时征集下颌1件、头骨1件、上臼齿牙床3件、脊椎12件、腿骨2件、象牙2件入库。

  扎西工商小区 1977年建鱼池时,出土鹿角化石;1980年,修建冷冻仓库施工现场出土剑齿象大骨3根、牙齿40枚。

  扎西营盘山 1982年当地居民修房炸石,在石缝中发现犀牛、剑齿象化石10余件。

  罗布郭家坟 1984年出土石凿I件,重85g,长15cm,宽1.7cm,厚1.2cm,鉴定为三级文物。凿石质,为灰绿色灰岩,坚硬,通体磨光,刃部极为锋利。

  上述遗迹除光明小区、工商小区因施工被毁外,其余未受破坏。

  此外,在旧城沙坝、马鞍和扎西两合岩、龙洞坡分别出土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各1件,入藏编号为威D1一威D4。

  
二、革命纪念建筑

  扎西会议会址位于县城扎西东北隅,原为江西会馆。清咸丰六年建。1935年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会址内召开了扩大会议,决定精简整编,避强击弱、挥戈东指、二渡赤水、重占遵义。扎西会议使毛泽东同志战略思想得到了采纳和实施,使党和红军在生死悠关的危险时刻实现了转折。因此,在中共党史和军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会址依山而建,木结构建筑,占地4686平方米。主房通面阔16米,通进深9.2米,高约9米,与右侧总司令部驻地旧址呈直角。址前坝内竖一旗杆,距旗杆40米处为红军第四局路居旧址。

  水田寨中央红军总部驻地旧址在县城东南40公里处,水田乡水田村境内。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穿架式木结构建筑。门窗上雕饰花草,故名花房子。旧址坐南向北,面阔三间,通面阔13.8米,进深8米,高约6.6米,占地面积2660平方米。1935年2月5日,党中央及军委纵队进驻水田寨,司令部驻花房子。中央政治局在花房子召开常委会议,由张闻天代替了博古党内负总责,完成了遵义会议上未能解决的组织领导问题。

  庄子上中央红军总部驻地旧址在威信县城东南20公里处,石坎乡石坎村境内,坐南向北,背靠丘陵,面临厂丈河。1935年2月6日至8日,中央红军集结石坎子,司令部驻庄子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庄子上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遵义会议决议》,并制定了新的战略方针。旧址始建于清道光十五年,穿架式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540平方米。主房面阔三间,通面阔14.4米,进深10米,高6.6米,与左右两厢组成三合院落。

  铁炉红军标语在威信县三桃乡鱼洞村,距县城约50公里。标语保存于一民居建筑上,尚存52条。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成立后转战于川、滇、黔边广大地区,履行掩护主力红军北上的职责。4月,游击队进驻铁炉,广泛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在铁炉书写了大量标语。铁炉红军标语历经几十年风雨,至今仍然清晰可见。此外,尚有扎西红军烈士陵园、殷禄才故居等革命纪念建筑十余处。

  
三、古墓葬

  威信古墓葬分布极广,清至明代见多。除旧城镇境内现存大量西汉墓群外,长安瓦石、旧城旧洞的悬棺葬引起了省内外考古工作者的极大关注。

  大茶树汉墓群 1982年,威信文物部门对古墓群进行实地调查,发现较明显的墓葬20余座。墓均建于土坎上,排列密集,分布范围南北长46cm,东西宽31m,总面积约1400平方米。当地农民在耕作过程中先后挖出铜釜、铜洗、铜鼓等物。汉墓群被公布为县级保护单位,得到了合理保护。

  莲花山“仙人”墓 墓八座,六座被流土覆盖,幸存二座,空墓。建于明代。墓壁上雕刻花草、云龙纹、麒麟、蝙蝠等精美图案。传说是能“日行千里、肩挑千斤”的名叫赵八斤的“仙人”为自己所建。

  瓦石悬棺分布于长安乡瓦石村白虎崖和棺木岩岩壁上。白虎崖悬棺已全部坠落,仅存置棺木的木桩27根。棺木岩原存棺木7具,1946年坠落2具,1957年人为破坏2具。1988年,县文物管理所复制4具。2000年9月,由奥地利ARCH文化保护基金会出资,香港中国探险学会、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云南省考古所、昆明民族文化与自然保护中心组成考察队进行实地考察、保护、抢救性清理。经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碳14测定,瓦石悬棺年代属唐代中期,为五溪蛮葬。

  旧洞悬棺分布于旧城镇旧洞一笔直陡峭山崖上,尚存2具。崖上存多处天然洞穴,棺木放置于洞穴内。经初步考证,时代为明代,为英人所葬。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于2003年3月对悬棺进行调查清理。

  郭将军墓在罗布乡郭家坟境内。保存完好。建于明代。墓碑顶上部横书“御葬”二字,中下部书:“万历己未年季冬月吉旦(一行)皇明敕封明德郎始祖郭公字明耀号昆山讳朝阳八十翁祖之墓(二行)咸丰八年戊午十月中浣日复建(三行)”。明神宗朱翊钧派大将郭明耀征剿少数民族叛乱,在今镇雄县将军坡兵败被俘,被五牛分尸。有“脚葬水栏杆(宜宾)、头葬将军坡(镇雄),身葬郭家坟(威信)”之说。

  除上述古墓葬外,威信境内还存许多烈士墓,如曹德钦(红军三军团六师师长)烈士墓、徐策(红军三军团五师政委)烈士墓等。

  
四、古建筑及宗教活动场所

  威信现存古建筑为数不多,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水平桥 在麟凤乡麟凤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现保存完好。桥为石拱桥,桥身用青砂石,桥面呈弧形。桥拱额前后贯穿雕刻一巨型飞龙,顺河流方向奔腾而出。桥拱正中悬挂一把铁制“斩龙刀”。桥面宽4.4m,拱高9.6m,总长29.1m。

  羊梯岩古道 地处罗布乡簸火与花椒坝间,地势险绝。古道为光绪二十七年用人工在崖间开凿而成。现存遗迹80余米。古道沿崖壁笔直向上延伸,顶端如入天庭。

  天宝寨城门 天宝寨,即旧城镇古名。城门建于明代,高3.2m,宽2.6m,为石拱门,用打制精细的青砂石堆砌,保存完好。城门右上侧有一棵黄桷树,树龄约600--700年,古树枝繁叶茂,根部尽露,盘绕于城门顶上,有如怀中揽月,为旧城古镇一大奇观。

  旧城观音寺 始建于明代,历经多次维修。寺由观音殿、大雄宝殿及左右两厢组成四合院落。占地750平方米.观音殿为单檐庑殿顶,穿架式木结构建筑、大雄宝殿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建筑。寺内现存清代石雕造像39尊,雕刻技艺精湛,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扎西文阁 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6年)。1984年,威信县人民政府拨款维修。阁为宝顶式三重檐歇山顶,穿架式木结构建筑,通面阔16.5m,通进深14.3m,高约17m,占地面积近400平方米。

  同登山庙 位于罗布乡新庄村与三桃乡新芬村交界处。清道光二十四年,建三皇殿。同治年间,进行大规模扩建,新建九重宝殿。民国年间,数次维修。1987年后扩建为十二个殿堂,并在山门前建写字亭。殿堂自下而上,依山势而造,上下绵延相连,气势磅礴。现保存完整。高田白水庙 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三十八年进行大规模维修。庙由主殿和两配殿组成。主殿为三重檐歇山顶宝顶,穿架式木结构建筑,在明间正中屋面上起重檐歇山式宝顶。白水庙是红军川南游击队曾经驻宿的地方,尚存游击队标语18条。庙已被公布为县级保护单位,得到妥善的保护和管理。

  旧城观音寺、扎西文阁、同登山庙、高田白水庙等古建筑是威信重要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合法宗教活动场所。据不完全统计,上述四座寺庙每年接待游人香客、善男信女达万余人次,既发展了旅游业,促进地方经济腾飞,又加强了统一战线,落实了民族宗教政策。

  
五、碑刻及石雕

  威信现存碑刻多属清代至民国时期的产物,数量达数百块,具有一定史料价值,但为数不多。会衔告示碑 在旧城小学大门外左侧一古榕树下。中部自上而下开裂。此碑为清代镇雄州、寻甸州联合刻立的告示碑,高1.41m,宽0.72m,青砂石质,碑文从上至下书写,16行,行9--43字不等,537字,记述了当地民众对官府衙门腐败强烈不满,联名向上禀呈诸多问题,引起州府重视,决定整顿吏治,特别是司法腐败,并要求在各处要道刻石公告于众,便于民众监督检举。

  通晓喻事碑 在旧城镇旧城办事处园田一土坎上。保存尚好。碑高1.7m,宽O.67m。碑文自上而下书写,13行,行14--39字不等,共436字。碑文指出清代光绪年间,“滇省夫马最为民害”,于是云南总督告示各地将夫马局一律撤除,禁止各级衙门强行苛派,违者定严办治罪。

  此碑反映了光绪时期部分历史背景,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观斗山石雕群在威信县高田乡新华村,距县城44公里。时代为明末清初。曾建有九个殿堂庙寺,数次被焚。

  民国13年,川滇民众筹资复建庙寺,恢复殿堂。文革期间,庙被拆毁。1988年,威信县文物管理所对幸存石雕进行清理,计有石雕造像63尊,碑刻12块,井口石柱8根,柱础40个,香炉5个,石兽24个。县文物部门对石雕群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六、传统节日

  威信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花山节、端午节和吃新节。春节是威信人的重要节日。春节来临,老区人民张灯结彩,杀猪宰羊,呈现出热闹、兴旺、幸福、富足景象。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县文体局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到了正月十五,龙灯、狮灯、花灯相继出场,走街串巷,辞旧迎新;大型文艺晚会现场,人头攒动,掌声如潮。

  处处莺歌燕舞,家家欢声笑语。

  花山节是威信苗族一年中最为盛大隆重的节日,又称“耍花山”和“踩花山”。花山节的时间与春节同步,从正月初一开始,要耍到正月初三。苗族群众在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选择一个景色秀丽、视野开阔的小山包或山间坪地,在上面立两根花杆。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开展唱歌、跳舞、游戏活动。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每年五月初五,威信人民都是包粽子,称肉打酒,备办丰盛的筵席。席间要饮雄磺酒,据说可消毒和防止蚊虫叮咬。一旦到了端午节,年轻妇女一般都要回娘家看望父母,送些糖、酒之类的礼物,俗称“送节”。

  吃新节又称“七月半”,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三。据说吃新节为“阴节”。“七月半、鬼乱串”,所以家家户户等到七月十三日,都得备办酒席,供祭祀之用,同时烧钱纳纸,表达对已逝之人的哀思。

  威信农村传统民居除少数草房外,大多数为瓦房。民居多为单檐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两山面及后檐墙用竹夹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传统民居建筑逐步被钢混建筑所代替。

  威信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历史文化名城扎西的重要标志。历届县委、政府把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纳入了议事日程,保护经费得到了落实,资源所处的外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目前,一支20余人的文博干部队伍战斗在资源保护第一线,在对县境内资源进行补查的基础上,深入实地调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对资源进行抢救性维护,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李禅枝)

责编:杨育权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