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西庆
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14日 11:26
1981年9月赴美留学。学习法律,之后在华尔街担任律师;1992年中国证监会成立起,担任中国证监会发行部主任兼首席律师;1995年底调离中国证监会,先任大学教师,后担任香港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1999年7月,回到中国证监会任副主席;2003年1月被免去证监会副主席职务; 2003年2月,担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
有所不同的是,高在中国证监会担任常务副主席,排名仅列在原证监会主席周小川之后;而在社保理事会,高为排名第四的副理事长,其工作为分管投资。
高出任这一职务在很多人的预料之外。此前,坊间流传着各种版本,诸如司法部副部长、某自治区副主席、某省副省长等等,当然也有从此高西庆就不可能在政府部门就职的传言。其实,一个官员的去留,在今日中国已经开始淡出人们的关注之列,因此社会各方对高西庆走向过多的关心还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味。
低调上任
2月10日高西庆正式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上任。“高在我们这儿出任副理事长,主管的是他最熟悉的投资。”社保基金理事会的一名干部告诉记者。 与以往有很大不同的是,高似乎已经被媒体彻底“遗忘”了。1月初,高被免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时,许多媒体都进行了大量报道。“高西庆离职是新闻,而高西庆上任倒没人关心。真是怪了!”也就1个多月时间,媒体态度的迥异,甚至让一位证监会人士为高的这种待遇感到不平。“是不是媒体觉得证监会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离开证监会的人就可以不关心了?”社保理事会的一位官员颇有些抱怨地说。他甚至由此联想到是不是因为社保理事会地位不重要的缘故,“事实上,高西庆来我们社保基金会才是更值得媒体关注的事情。要知道,他现在管理的可是咱老百姓的活命钱啊。”
媒体表现出来的是冷漠。尽管其间多少有些“人走茶凉”的味道,但或许这正是高所愿意看到的。高西庆幼年生活颇为清苦,后来在80年代初负笈远游,在美国学习工作了近10年之后,回国参与创办了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其后两次出入证监会。在经历了人生的许多浮沉之后,在一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之后,高可能最需要的是淡静。
因此,高西庆此次履新也一改常态,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刻意的低调。“他非常低调,来理事会后什么也没说,只是一个一个听各个部门的头儿们汇报工作。做派和在证监会时不太一样。”社保基金会一位不愿透露姓的官员这样评价。之前,在中国证监会,内部人评价他“书生意气未改”,依据是他“还是不分场合地讲话,喜欢与人较真,有时显得傲气”。一个小小的细节——作为副部级干部,依旧坐着一辆旧的本田雅阁——也显示出高具有的浓厚自我色彩。
熟悉高的人士透露,高的这种低调与其率直的个性并不符合,在他看来,主要是在经历了这些年的浮沉之后,高西庆在官员的身份认知上肯定比以前上了一个台阶。“高西庆耿直,市场化、国际化的理想情结也很重,但他是个聪明的人,知道如何来选择合适的方式。”外经贸大学一位姓张的教授分析说。
除此之外,熟悉高西庆的人士分析,高在此时保持低调还有另外两个原因:一是初来乍到,需要先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才好发言;二是在两会之后,政府机构肯定会进行调整,目前的社保理事会领导班子也有相应的改变,因此高也不便发言,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三是在证监会,高西庆担任的是常务副主席,而此次担任的却是主管投资的第四副理事长,从常理看,这种任命难免会让高西庆本人对自己的为官生涯有个新的认识。因此,他保持低调也在所难免。
“无论低调还是高调,高西庆的到来还是让社保基金会多了一份新鲜空气,”社保基金理事会的那位干部告诉记者,“以前我们这儿的人多数都是财政部和体改委等部门的,没有证监会的,这次高西庆来了,或许会使理事会的人员构成显得更合理些。社保基金理事会是个需要人才的地方,高西庆绝对是个人才。而且高西庆的书生气之于社保基金会绝对吻合。”
“合适人选”
“让高去社保基金会绝对是高招。这招把高西庆用活了,凭他的资历,高西庆是管理社保基金最合适的人选。”一家券商老总私下评价说。其实,高西庆就任此职迥异于以往流传的各种版本,还有另一种解读。2001年7月,高西庆曾在一个小范围的研讨会上发过这样的言论:“照我个人的看法,国内的基金公司,没有一家有资格来管理运作社保基金,如果可能,全部引进外国公司,但目前国家法规不允许呀……”因此,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是高层对目前的基金公司不太信任,所以才挑选了熟悉基金运作全程而且对基金公司同样不信任的高西庆来管理社保基金。但高自己看来,更多的是他与社保基金理事会有不少的“缘分”。
2002年4月8日,中国石化(600028)向战略投资者配售的锁定期为8个月的5.7亿股开始上市流通。与其他上市公司不同的是,这5.7亿股向战略投资者配售的股份中,有3亿股是作为战略投资者的一种特殊类别——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参与申购和配售的股份,这也是社保基金首次进入证券市场。然而,按照社保基金理事会当初认购价格4.22元和中国石化当时的3.41元市价计算,社保基金进入股市的第一仗就以账面亏损高达2.4亿元而落败。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正是当时股市极度低迷的市况,其主要诱因是在证券市场上推行的国有股减持。在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制定中,当时作为证监会副主席的高西庆是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这可以算是高西庆头一次和社保基金联系起来。显然,这并不是一次愉快的接触。
这件事,高西庆在其履新的第一天就提起过。当天的见面会上,高西庆发言说,他在美国学习时就深入研究过社保基金的运作模式,所以对社保基金他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回国后在证监会工作时参与了国有股减持方案的推出这件事,直接导致了股市及中石化的下跌,使当时的社保基金一入市就被套,所以从那时起,他“就和社保基金结了缘,多少还受了点牵连”。
但如何让社保基金实现保值增值成为高西庆履新的最大考验。
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刘仲藜2月早些时候透露,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为1241.86亿元,累计实现收益30.84亿元,其中2002年实现收益21亿元,收益率为2.75%。这不仅说明社保基金去年总体是盈利的,而且1241.86亿元的投资权如今已交到了高西庆手中。
与社保基金的第一次接触
对于高西庆的上任,市场人士分析,主要是高层对目前的基金公司不太信任,所以才挑选了熟悉基金运作全程而且对基金公司同样不信任的高西庆来管理社保基金。而在高西庆本人看来,自己此次就任则说明了他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的“缘分”。
其实,高西庆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的第一次接触是在2002年4月,不过,接触的结果只能用“糟糕”来形容。当时,他还是意气风发的证监会副主席,作为主要力量积极地推动和参与着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制定。正是当时在证券市场推行的国有股减持,诱发了一段时间内的股市极度低迷。
2002年4月8日,中石化(600028)向战略投资者配售的锁定期为8个月的5.7亿股开始上市流通。在这5.7亿股份中,有3亿股是作为战略投资者的一种特殊类别参与申购和配售的股份。当初的认购价格是4.22元,而中国石化当时市价为3.41元,这个特殊类别的战略投资者进入股市的第一仗就在账面上实现了2.4亿元的亏损。而这个特殊类别就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这也是社保基金首次进入证券市场。
高西庆在其履新的第一天就提起了这件事。他说,回国后在证监会工作时推出国有股减持方案,直接导致了股市及中石化的下跌,使当时的社保基金一入市就被套。他和社保基金的“缘分”就是这样结下的。而现在有一个最大的考验摆在他面前,那就是如何让社保基金实现保值增值。
社保基金屡战屡败,高西庆称给我两年时间吧
“老说社保基金套牢套牢,要对社保基金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还需要时间。”高西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基金评级体系研讨会上如是说。安全至上。
到任社保理事会副理事长、埋头半年的调研之后,第一次公开讲话,高西庆即是为理 事会喊冤。高西庆说:“我到理事会后,谁见了我都说:‘嘿,你拿的可是我的养命钱啊!’我最怕的就是这个。我们理事会目前管理的社保基金不超过1300亿,养命钱可是好几万亿呐!”
说话语速快于常人两倍的高西庆被评价为“睿智而不失书生意气”。从中国证监会到全国社保理事会,两个办公地点也就不过两个街口的距离。但从“裁判”过渡到“球员”的一百八十度大拐弯之后,高西庆仍旧语速过人,仍旧书生意气:“两年时间之内,我都不会对社保基金进行任何评价!”丰富的从业经验和专业能力,高西庆被认为是管理社保基金的最佳人选。今年2月份就职理事会副理事长分管投资以来,高西庆一直埋头调研,了解情况。与其在证监会时的频频出镜相比,高的低调甚至被传言为社保基金屡屡被套后的沉默郁闷。是高西庆的能力有问题,还是社保基金本身的投资策略有问题?
“两届政府总理都要求社保基金‘一分都不赚可以,但绝对不能亏钱’。所以,对我们来说,社保基金是‘安全至上’,不是安全第一,是安全至上!”
就在这样的准则指导下,6月初入市,到目前为止,全国社保基金已染指18只股票,股票市值12.59亿元。同时,社保基金还参与了桂冠转债、国电转债等可转债品种的申购。
出于资金安全的需要,社保基金入市2个月来,对增发情有独钟。但只要是社保基金参与的增发,市场表现到后来,甚至发展到了“闻增即跌”的尴尬局面。面对社保基金的屡战屡败,媒体有“群起围攻”之势。在此时刻,高西庆开口了。他认为基金评价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是把成长性作为基准来评价,还是以风险性为基准来评价,得出的结果不同。从社保基金的角度,高西庆则认为更应该看重的是对风险的评价。高透露,理事会曾经对中石化投资组合组织过竞标,要求每一家竞标的基金公司都写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风险控制报告。他说:“有意思的是,选出来过后,不到一个月,看基金公司成绩的时候,结果刚好和各家的说法相反!这说明什么?还是时间太短。”“前段时间,理事会召集所有基金经理开会,基金经理强烈要求公布2个月来各个组合的市场排名,我不同意。社保基金进入二级市场也就2个月。要看社保基金的投资表现,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他说:“我们希望社保基金有一个长期的客观的评价基准。两年时间之内,我都不会对社保基金进行任何评价!”“矮子里面拔大个”
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几经沉浮后,高西庆的一言一行仍旧我行我素。
两年前,还是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的高西庆,曾在一个小范围的研讨会上发表过这样的言论:“照我个人的看法,国内的基金公司,没有一家有资格来管理运作社保基金,如果可能,全部引进外国公司,但目前国家法规不允许呀……”而时至今日今位,高西庆还是初衷不改。“自从社保理事会选取6家基金管理公司做投资管理以来,引起了市场和媒体不大公正、不应该有的过高的关注。当时,要在10家基金公司里面选6家,选择面这么小,就只能是‘矮子里面拔将军’。” 即使没有参加社保基金管理人的挑选工作,南方、博时、华夏、鹏华、长盛、嘉实6家基金公司被确定为首批社保基金管理人后,高西庆还是听到了来自市场的非议。为什么有些表现不错的基金公司落选了?6家入选的标准是什么?高西庆细解个中原由。他说:“选人的标准太多了,你凭什么选?看历史数据?但风险控制能力又怎么评?因为每一种评价基准得出的结果都不同。所以选起来很难,这是可以理解的。美国的MorningStar公司对36个月以下的基金都不进行评价,我们的基金公司最长的也就36个月。你怎么评?”高西庆透露,由于评价的基准不同,在选秀的过程中,理事会也有自己的评价基准。他说:“我们有管投资的,有管风险评价的,他们的评价基准就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怎么选最后还是听专家委员会的意见。”同样,高西庆也不否认,理事会对各家基金公司的排名一直在进行。他说:“我们的工作人员非常努力,一直在学习。从6月初委托基金公司正式进行投资管理以来,理事会内部已经做了多次的评价。当然,我们也发现,这些评价结果会不可避免地被带进以后的工作决策中去,影响我们的判断。”
这样的排名对现有的6家基金公司的影响是深远的。据记者了解,为了应付社保理事会一年一次的投资管理资格审查,6家基金公司都派出了公司最优秀的人才担当社保基金基金经理,以求资格连任。毕竟社保基金委托投资管理的前景,是任何一家基金公司都不可忽视的。
目前,关于全国社保基金进入证券市场的资金规模在150亿元左右,分别由六家投资管理人分别管理。出现在二级市场公开信息上的社保基金投资组合有专门的代码。每个代码由三位数组成,第一位代表投资方向,其中“1”指股票投资、“2”指债券投资、“3”指债券回购;第三位数字则代表基金公司名称,其中“1”为南方、“2”为博时、“3”为华夏、“4”为鹏华、“5”为长盛、“6”为嘉实;另有107、108组合主要指社保基金一直持有的中石化股票,由博时与华夏基金公司管理。
从最新的公开信息上看,社保基金投资于二级市场的持仓成本略高于一级市场。在目前的市况中,社保基金更多的是热衷于申购增发股票。而最糟糕的是,凡是社保基金参与的增发,股票上市就逃不了被套的结局。市场人士据此分析认为,社保基金过分相信新股不败、增发不败的神话,以期赚取在一、二级市场的价差的做法明显过时了。
更有人认为,中国的股市就是美国拉斯维加斯的翻版。本来就是投机的市场,偏偏想投资,社保基金不败才是真正的神话。
媒体是否太急功近利了?社保基金未来表现到底会是什么样子?还是如同高西庆所要求的那样:“给我们两年的时间吧!”
“再给基金公司一年时间吧,”面对台下热切的目光,高西庆终于开口。他承认,从6月初委托基金公司正式进行投资管理以来,对社保基金的运作就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目前的运作结果不是很理想,有些基金公司的运作风格也与当初向社保基金理事会介绍的有差异,但这都很正常。“时间尚短,再加上我国股市是单边市,(目前的状况)可以理解”。
在充分表达了对基金公司的理解后,高西庆向记者暗示,一年后,如果基金公司不能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那就“该撤的撤,该换的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