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有感余秋雨点评:对“命题对话”的评价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16日 15:37 来源:

   在央视周五的一场青歌赛结束时,主持人请两位专家谈这次单项赛的新亮点——“命题对话”的看法,大师余秋雨出语惊人,认为一些参赛选手的命题对话:“真、大、空”。道出了很多人不敢说的一句真话,并且还补充了一句:这是社会问题….。潜台词是(也含有这样的意思),社会流行这样的套话,模式,这些人也难以免俗。在中央电视台上能这样评价并直点社会及教育的“死穴”,真的需要胆量。连二位专家都说:明天肯定会挨骂的。一直很欣赏余秋雨的博学与儒雅,不曾想到他还如此有胆识。我想说,我们就是想听到这样的声音,有人骂,也肯定会有人为您们叫好呢!

 

    这次青歌赛的单项比赛增加了一个新的亮点,就是给出的几个方面的话题如:“如果我得到金奖”、“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个音乐家”、“功夫在诗外”、“乘着音乐的翅膀”的话题进行1分钟限时表述。这个看似比以前的答题简单,可真要在1分钟内讲出真实的故事并能打动人,还真是不易。如果能得满分,这才真正表明选手的“内功”即:一个较好的构思,较好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较清晰的逻辑等。连续几个选手都在N个感谢中“跑题”,余秋雨不得不提醒选手们,感谢的话不需放在1分钟里说,并反复告诉选手们,要讲一个真实、具体的故事来阐述其选题,然而这些表述都是在事前准备好了的,选手们只有照秀不误了。

 

    余秋雨之所以说命题谈话是“真”、“大”、“空”,是因为青歌赛上的1分钟谈话大都用的一个版本、一个模式,相差无几的内容。尽管他们讲的是真事,其感情也很真挚,可它若是用“粗线条”编织起来的,就难以感受其内涵,而达到共呜。青歌赛上的“真”、“大”、“空”现象其实也是一个社会现象的缩影,无论是媒体,还是现今的语文教育,都在有意无意地教人一个模式,一个版本,一种声音,这种现状已禁锢了人们的思维,好像是约定俗成一样,如有不同就成了另类。这些刚从学校毕业不久,还有的正在学校学习的学生们给评委这样的印象也就不怪了。

 

  在命题谈话过程中还有个有趣的现象是,二十个选手,前面好多个都没人谈第一个话题:“如果我拿到金奖”。也许这是个“敏感”话题。面对这样的内容,我们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总是这样教我们:且不可自大,要时时保持谦虚,就是有这个心,也不能在人前说如此这般。所以大多人在面对这些话题时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或者避而不谈。还好,总算有个女选手开了个头,她道出了每个选手的心里话,来参赛就是想得金奖。余秋雨马上称赞: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种命题谈话,就是需要讲真实、朴实的想法。整个晚上,两位专家都在不断地引导选手们朝这个方面发挥,无奈见效甚微。也是啊,几十年形成的教育模式怎能在一晚上改变呢?

 

    从余秋雨对这次青歌赛上一些选手的“命题对话”评价为:“真”、“大”、“空”,也折射出了我们现今教育的软肋,在统一的教育模式下,导致相当一部分人对问题的观察与思考缺乏个性与灵性,既使有个性的在这种社会现象的同化下,其个性也磨圆了。所以,出现“真”、“大”、“空”的现象也见怪不怪。这给我们的教育界,还有歌手们是不是一个反思呢?没有个性哪来的特色?

来源:博客网 文/朱矩蓉

 

责编:马兰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