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中戏《死无葬身之地》纪念萨特百年诞辰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7日 16:02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记者白瀛):十字形的铁网下,十字形的刑台上,底光像血一样打在每一个受刑者的身上,他们面临着此刻同时也是一生的选择。

  在中央戏剧学院黑匣子小剧场,导演刁海明说,十字形的道具象征人生的十字路口,他用这种手法体现存在主义大师萨特(1905-1980)“境遇剧”的哲学思想:人有选择的自由,也用这台萨特的代表剧《死无葬身之地》18日至27日的演出来纪念大师的百年诞辰。

  二战胜利前夕,5名法国“抵抗运动”游击队员被俘,唯一逃脱的队长若望被作为身份不明者被关进同一间牢房。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索比埃不堪酷刑,跳楼自尽;卡诺里镇定自若,在若望建议下主张招假供求得生存;弗朗索瓦精神崩溃准备招供,被同伴掐死;杀死弗朗苏瓦的亨利为是否出于自尊而挣扎;若望的情人、弗朗索瓦的姐姐吕茜在惨遭强奸、弟弟死后视死如归,却最终选择了求生;就连若望也在面对弗朗索瓦和60名队员的选择中痛苦不堪……

  “死无葬身之地无所惜,这是游击队员的选择和答案。”导演刁海明说。他认为在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的今天这台戏仍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终究逃脱不了对自我和价值的盘问,此时人特别需要生命的升华和灵魂的寄托。”

  《死无葬身之地》是萨特战后的第一个剧本。此剧当年在法国首演,拷打的尖叫声曾令观众无法忍受。近年在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舞台也呈现出血迹等的逼真的效果。而刁海明的舞台非常简洁,斜架的铁网、两块活动的木台构成了舞台的主体,视听效果也点到为止;他更追求人物在“选择”过程中丰满的人性。

  刁海明导演对剧本的创新还表现在加进了一段吕茜和若望狱中起舞的场景。“这个舞蹈应该是想像中的,旨在衬托人物的困苦和绝望。”刁海明说。

责编:晓宇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