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走近“拼命三郎”冯小宁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05日 16:46 来源:CCTV.com

  在互连网的google搜索引擎中,假若你输入“拼命三郎”的字样,成百上千的“拼命三郎”会让你应接不暇而叹为观止。从战胜对手勇夺冠军的跳水健将胡佳,到起早贪黑不辞辛劳的京城“的哥”;从英姿飒爽从天而降的“特战尖兵”黄海红,到超越梦想誓将夺冠进行到底的“飞人”刘翔……总之“拼命三郎”的得主是数不胜数不一而足。但在这繁若星辰的“拼命三郎”中,你会发现中国第五代导演冯小宁的大名也赫然在目。

  将“拼命三郎”的桂冠戴在冯小宁的头上,或许是因为他对中国电影的卓越贡献,也或许是因为他在中国电影界中素有眼光独到、契而不舍的美誉。但除此之外,胸怀一种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为这种情怀而不惜奉献一切又不能不说是冯小宁获得“拼命三郎”桂冠的一个重要原因。从1990年推出抗日题材影片《战争子午线》(7月8日CCTV-6播出)开始,先后获得“飞天奖”最佳导演奖、“童牛奖”最佳故事片奖、“金鸡奖”导演特别奖、南斯拉夫国际环保电影节“银松奖”、日本东京国际儿童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华表奖”最佳导演奖的冯小宁,不仅引发了对“战争与和平”这一人类文化永恒主题的深层思索,而且还从此和反抗外敌入侵的战争题材影片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是在这一民族情怀的激励和鞭策下,当残破的古长城上十三名从北平奔赴革命根据地的学生,和护送他们的四十八名八路军战士勇战日寇的硝烟刚刚散尽,延续了冯小宁作品追求画面卓越、兼顾写实与写意并重艺术风格的《红河谷》(7月4日CCTV-6播出)和《黄河绝恋》(7月5日CCTV-6播出)又被相继搬上了荧幕。从滴水成冰的雪域高原,到壮怀激越的黄河两岸,为了将《红河谷》和《黄河绝恋》搬上荧幕,冯小宁凭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契而不舍、坚忍不拔的“拼命三郎”精神做支撑,为观众奉上两部还原历史、警示世人的精品之作。

  十年创作完成六部探索战争与和平影视作品的冯小宁有过这样一句话:“对于人类历史的战争恶魔——法西斯主义,如果不把它永远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并且隔些年就再加几颗钉子,谁能担保它哪天不会复活了呢?以电影来说,从《魂断蓝桥》、《卡萨布兰卡》到《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单》,都是这样的钉子,如果我的电影能成为这样的‘钉子’,我将知足。”为了在法西斯侵略战争的耻辱柱上再补上几颗“钉子”,2001年冯小宁完成了自己“战争与和平交响诗”的最后“乐章”——《紫日》(7月6日CCTV-6播出)。荣获第二十一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的《紫日》以抗日战争最后阶段苏军进入东北对日作战为背景,讲述中、日、苏三名战争幸存者的生死经历。当影片中一轮巨日下的逆光影像中,蜿蜒队伍中的人群纷纷扔下手中冰冷的枪械时,“人类为什么要相互杀戮?”这句振聋发聩的画外音很难说不是“拼命三郎”冯小刚的内心读白。

  “南方飞来的小鸿雁,不到长江不起飞,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当《紫日》在和平的光环下还原了鲜红耀眼的本色,一部可以用耳朵“看”的史诗巨作《噶达梅林》(7月7日CCTV-6播出)将会在冯小宁的“导游”下,带你走进风吹草低、天碧云高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让我们随着电影镜头走进坚苦卓绝的抗战烽火、走近契而不舍、孜孜不倦的“拼命三郎”冯小宁。敬请关注(7月4日—8日每天下午16:45)CCTV-6推出的“冯小宁系列影片展播”

责编:赵蕾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