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拍摄散记

飞向着陆点——纪录片《紧急搜救》拍摄散记之五

央视国际 2003年12月02日 16:49

  王 灿 坤

  凌晨五时多,虽然有月高挂,但天仍然很暗,直升机空中搜救分队从着陆场站出发飞往理论落点,开始了“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的紧急搜救。

  不到六点,远方的地平线上已经泛起了鱼肚白,继而是一抹淡淡的橘红,地面已经隐约可见,此时,舱内的搜救队员们已耐不住性子都争着往窗外张望,因为飞船着陆的时间快到了。我们所乘坐的这架直升机由飞船返回轨道的延长线往回搜索,所以在到达待命空域后要慢速度盘旋,等待飞船的到来。约十分钟后,担任机械师的机务大队大队长秦达华拉了我一把,指示我向前方看,透过驾驶舱的挡风玻璃,我看见天空中有一道微弱的火光,我赶紧拍摄,但在寻像器里却是红红绿绿的舱内指示灯的反光,于是我又朝前观望,这才发现一个花白色的降落伞飘然下落,因为天色越来越亮,我终于抓拍到了飞船返回舱着陆前优美的舞姿。回京后,为了配合军事部新闻组的同事发“联播”,我曾把这个镜头贡献了出来,审片时,新闻中心的主任李挺说,这个镜头以前还没有过有多长用多长。于是新闻播出时一下用了近20秒,后来一些有关“神舟”五号的特别节目中也多次使用了这个镜头。

  据陆航团的袁副团长介绍说,他们参加了五次的回收,唯独这一次是看着飞船降落的,当时他所驾驶的第一架直升机几乎和飞船同时着陆。但遗憾的是我们坐在直升机的后舱,由于视角有限,无法拍到飞船落地的那一瞬间。

  直升机一降落,机械员还没来得及放梯子,我就跳下去直奔返回舱,因为我乘坐的是团长后送宇航员的第二架直升机,所以在我赶到返回舱跟前时,那里已经有几个搜救队员在开飞船的舱门。按照回收指挥部的要求,等飞船一着陆,搜救队员就立即在返回舱四周围上三道安全绳,但因为现场的记者太多,再加上许多人都想拍点录像和照片,着陆点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这时,负责维持秩序的官兵们不得不手拉着手把照相和录像的人挡着,给医护人员一个为宇航员检查身体的空间。但因为搜救队员人手比较少,陆航团的袁副团长就命令机组人员也拉起手来帮忙,这一帮我倒有了理想的机位;但紧接着现场又乱了,我不得不把摄像机连同三脚架一起举起来,用最高的机位拍摄了杨利伟出舱并被抬向保健车的镜头。

  从保健车出来,杨利伟要乘坐直升机转场到呼市附近的空军某机场,这时现场又一次忙乱起来,此时,我早已经爬到负责后送宇航员的直升机机头上,不管地面秩序多么混乱,我是“独坐泰山”,稳稳地拍下了杨利伟步入直升机的画面。当时许多记者都特别羡慕我的这个机位,也想偷偷遛入直升机,但都被机组人员给拦住了;就为这次“特殊的优待”我还陪机组人员喝了几杯酒。

  在后送的途中,我有幸近距离地拍到了首飞宇航员杨利伟,按照医监医保的要求,负责后送的这架直升机上已经安装了担架床,可杨利伟登机后就一直坐在专门的椅子上,虽然显得有些劳顿,但精神却一直很好。“近水楼台先得月”,同机的飞行员、机械师以及搜救指挥部的人都纷纷与杨利伟合影留念,我和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一位摄影师也凑起了热闹,除了合影还让杨利伟签了名。

  约半个小时,直升机抵达空军某机场,这时负责运送宇航员去北京的波音客机已经停在了机场上,经过转机,载着首飞宇航员杨利伟的专机隆隆起飞,飞往首都北京……而此时,直升机分队的行动还没有结束,因为他们还要在进行一天紧张的飞行准备后,组织五架直升机编队飞回营地,这对他们来说又是一次新的转场任务。

(编辑:东子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