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耍孩儿戏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5月08日 19:16 来源:

   耍孩儿戏又名“咳咳腔”,是雁北的一个地方古老剧种。它的剧目取材广泛,富有传奇性。唱腔婉转流畅,为当地人民所喜闻乐见。

  耍孩儿戏是由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受其他戏曲音乐和民歌的影响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六百年以上的悠久历史。

  它源于雁北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早期,演员皆系农民,农闲季节组织临时班社进行演出。据传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796-1812年),这种班社曾遍布于桑干河两岸。咸丰五年(1855),雁北严重荒旱,大批农民“出口”谋生,耍孩儿戏亦随之传到内蒙直至黄河后套。到1930年间,班社兴盛,活动范围向四外扩展。日寇侵入晋北后,耍孩儿戏虽被禁演,但偏僻山村,在元宵节前后,仍有短期活动。

  建国后,业余耍孩儿剧团蓬勃兴起,1953年,山西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时,由名老艺人辛致极(艺名“飞箩面”)赵真和田禾等演出《扇坟》和《送妹》,引起文艺界重视。1954年,便由怀仁县组织起一个耍孩儿戏剧团,团内集中了辛致极等十几名艺人和二十多名男女青年演员;三、五年后便培养出小旦薛国志(艺名“小飞萝”),小生孙友、刀马旦张俊兰等一批优秀青年演员。之后又成立了应县耍孩儿剧团,由于应县耍孩儿剧团成立时间长,不断整理改革,长年流动演出,在群众中影响大,所以,以后把雁北的耍孩儿戏称为应县耍孩儿戏。

  耍孩儿戏传统剧目原有四十余出,现保留下来的有三十多出。其中《对联珠》、《金木鱼》、《三孝牌》、《狮子洞》和《千里送京粮》等戏,在群众中影响颇深。

  耍孩儿戏的唱腔很有特色,发声使用“后嗓子”(声音从喉咙后部发出);“咳”在词前(山西其他剧种的“咳腔”一般都在词后,唯耍孩的“咳”多在词。第一句唱词的咳腔有唤起听众兴味之感,第二句唱词前的咳腔,有承上启下作用前。唱词“叠褶”也是耍孩儿戏的一个特点。如“叫一声婆母娘靠前听,咱的家墙外边杀死了人”这两名唱词用[苦拨子]唱,便成了“叫一声婆母娘呀!婆母娘靠前听呀,咱的家墙,家墙外边杀死了人呀,杀死了人呀婆母娘呀!”

  耍孩儿戏的表演,首先是舞蹈性很强。《扇坟》中的小娘子自穿缟素孝衣,左手端纸灯,右手持折扇,绕灯扇动;走“挖步”(两腿并拢、脚脯点地、向后踢)前挪后腿,左右旋转,有快有慢,变化多样。实为其他剧种所罕见。花脸行的表演,比起其它剧种较为夸张。《扇坟》中猪八戒,面部的上半部画脸谱,下半部戴面具(立体猪嘴,两只大耳),身穿黑色宽袖架裟;走路时或高抬腿,慢落脚,两只宽袖左右摆动;或曲肘歪头碎步快走,其夸张程序与民间“地秧歌”相近。

  耍孩儿曲调属套曲体系。主要唱腔[平曲子],其词式与元、明词曲[耍孩儿]十分相似。此外,又吸收了梆子戏的[介板]和[滚白]等板式。使板腔体中的东西,和耍孩儿的唱曲混为一体,转换自如,不露痕迹。

  耍孩儿戏伴奏曲,选用了大量的民间器乐曲,如:柳青娘、黄莺亮翅等;唢呐曲出队和拜场等。锣鼓经也丰富,在唱腔间奏时,一般男角配大锣大钗、女角配小锣小钗。

  文场的传统弦乐器只有两个板胡和一支“苏梅”(大笛)。板胡壳子大,弓子和马尾粗,演奏起来声音宏亮。两个板分反弦和正弦,正弦定5-2,反弦定2-6。“苏梅”筒长孔大,音孔相距均匀,半音靠技巧掌握。虽然只有三件弦乐器,演奏起来却婉转嘹亮,正好和嗓子发声演唱融合一体,形成自己的音乐特色。

  应县耍孩儿剧团对耍孩儿戏的“推陈出新”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女演员声带限制,加之大量上演移植剧目,他们对唱法,伴奏乐器做了改革,如女演员不再用后嗓子发音,文场取消了反弦板胡,以二胡代之;正弦板胡不再定“吵弦”;逐渐增添了小三弦、笙、低胡和扬琴等。

  应县耍孩儿戏这个古老而又别具一格的小剧种,在当地仍为群众喜闻乐见。每当春节期间,在应县、怀仁都有农村的搭班耍孩儿戏巡回演出。(来源:黄河新闻网)

责编:陈玥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