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蓝仁义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5月30日 10:26 来源:CCTV.com

  海南省保亭县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博物馆负责人

  蓝仁义,男,黎族,1952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1978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电影放映员、文化干事、文博管理员,是一名在文化战线上工作多年的文博事业工作者,现任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负责人。负责《文物法》的宣传、贯彻、执行工作和保亭境内文物考古、发掘、鉴定、收藏、管理、保护。多年来,该同志凭着对党的深厚感情和对事业无限热爱,坚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孜孜不倦,执着追求,忘我工作,立志做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工作者,合格的共产党员。他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遵守职业准则,爱岗敬业,严于律己,坚持文物的指导方针,积极钻研业务,切实做好民族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不断打开文物工作的新局面。

  一、追求事业,加强学习,为做好文物工作打好基础

  1982年,该同志在三道镇任文化干事期间也兼任县文物管理员,从此,与文物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情有独钟,爱上了这项虽然十分清贫却又无尚光荣的事业。埋头于破铜烂铁、破砖烂瓦中寻找历史,寻觅文明,寻求宝贝,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博物馆成立时,库房只存有几十件文物。有人说,保亭是个偏僻山区,昔日是原始森林地带,人迹稀罕,不可能有很多文物古迹。为了帮助广大群众提高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认识,用事实证明保亭的悠久历史,辉煌灿烂的文化,他不辞辛苦,踏遍了山山水水,村村寨寨,寻找地上地下文物,考证革命历史遗址、遗迹,仅鞋就磨破了几十双。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他常常是几个月回不了家,几天吃不上一顿热饭,累了倒在山坡上歇一歇,渴了在山沟里捧几捧冷水喝一喝,天黑了在农家的地铺上睡一觉。遇上天气突然下雨,淋得像个落汤鸡一样,有人甚至把他当成了要饭的乞丐。但他丝毫没有怨言。文博工作涉及面广,难度较大,人民群众的文物意识淡薄,要做好文物工作,必须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他主动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学习《文物考古手册》《海南省黎族社会调查》《博物馆安全保护工作》等业务知识,特别加强学习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通过学习逐步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掌握业务技能。

  二、明确任务,履行职责,切实做好民族文物的保护工作。

  保亭县民族博物馆于1991年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当时一无场地,二无馆址,无保护经费,文物保护的各项工作没有转入正轨。1995年县文体局成立后,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重视,设立了博物馆办公室、配备一名负责人和从其他部门抽调两名工作人员。文物保护工作也逐步展开。1996年底,经多方筹资,建起了一间面积40㎡的文物展览厅,并陈列布展,使1984年来收集到的各类文物精品得以展出见众。1998年,县文体局再次筹资兴建了总面积为100㎡的新馆(其中展厅80㎡)。在博物馆新馆开馆筹备期间,该同志积极组织策划文物藏品的布展陈列工作,成功展出文物。目前,我县博物馆收藏的文物有新石器时期的石器工具,汉代以来的各种陶瓷器,刀耕火种的竹木农具,具有民族特色的黎锦和装饰品,有苗族宗教的盘皇经书、文武道公法印、绘画艺术、面具、剪纸画、雕刻,以及绚丽多彩的织绣、蜡染等工艺品100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其余为二、三级文物。不可移动文物9处。在开馆以来,免费接待参观者9000多人次,其中外宾107人次, 上级有关领导也多次参观指导,并给予高度评价,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了确保我县库藏文物安全,近10多年来,该同志不论节假日,不分寒暑与风霜雨雪,坚持每天晚上在库房的简易床上值班过夜,守护文物的安全,没有回家住过一宿,10多个团年之夜,没有与家人有一个真正的团聚。在认真做好文物展品的规量、登记、建档工作,完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的同时,他坚持每天观察,给文物查故防腐剂,检查门窗的关闭情况,观测室内空气的干湿度。在设施不完善的条件下,努力做好文物“三防”工作。目前,我县馆藏文物、标本共1000多件,其中有国家一、二、三级文物藏品,仅一件三级文物价值就是几十万元。有人说他是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人。也曾经有些人,以文物收藏爱好者的名义要与他交朋友,想出高价让他转让文物。这其中不乏省城的高干子弟,一碰到这样的事情,他立即避而远之,拒绝交往,从不起贪心邪念。因为文物是国家的,是不可再生的财富,作为文物工作者,他认为只有保护的责任,虽然他很需要钱,妻子常年病重在家,家里仅靠他一点工资维持生活,经济非常困难,但决无变卖文物的权力。在文博工作上,尽管这项工作目前很不起眼,常不被人理解和认同,甚至还被一些人认为是专事“扒坟墓,盘泥巴坨儿,拣废铁”的行当,但他认为他是共产党员,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发展我县的文博事业,弘扬保亭民族历史文化,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和追求,哪怕再苦再累再穷,他都乐意。

  为了更好地宣传保亭,推介保亭,让后人了解保亭,让外人认识保亭,在文物普查工作中,该同志协同县文物考察组走遍了全县六个乡镇四十多个黎村苗寨,了解了文物类型和文物分布概况,发掘新文物点19处。按照文物概况、地图集收编标准,经过拍摄、绘图、拓片、度量、登记、建档,为我县民族博物馆建立一套完整的文物调查资料,对以后开展文物工作,研究我县民族文物领域,加强民族文物保护与管理起了一定作用。他还抓紧利用晚上值班守夜的时间,开展对保亭历史和文物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先后整理资料百多万字,发表学术文章数十篇,46处文物出土点和文化遗址入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海南分册》,使博物馆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为弘扬保亭悠久文化历史,发展七仙岭文化旅游事业尽到了自己的微薄之力。这也是一个文化工作者、一个共产党员的应尽职责。

  除了做好文物普查工作,他还积极主动地配合好主管局领导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形式多样的文物法规宣传活动一至二次,针对文物聚集点,通过广播、宣传车从县城、机关、学校到乡镇农场,边远农村进行广泛深入持久地大力宣传,张贴标语,出版宣传栏等。在“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为了让更多的未成年人走进博物馆身受教育,他特向全县各中小学校发出邀请函,邀请各校师生前来参观学习,免费向全县各中小学校师生开放,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增强了他们的文物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20多年来,他怀着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工作的执着追求,把自己的一颗心倾注在文博事业上,淡泊名利,拒绝诱惑,任劳任怨地工作,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保亭的文博事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党和保亭人民做一个无愧于事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革命先烈、无愧于子孙后代的文化工作者。

责编:红立

1/1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