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宁志奇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6月01日 09:27 来源:CCTV.com

  四川省绵竹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

  宁志奇同志自1983年3月起从事绵竹市文物保护工作,并且在这一岗位上从管理员到副所长再到所长,不间断的从事文物基层工作长达二十三年,先后抢救保护国家文物达1600余件,与不法分子做斗争,勤奋工作,无私奉献,是远近闻名的文物战线老黄牛。其主要事迹如下:

  1、省内率先普查文物,保护地方文化遗产

  早在1984年,为摸清家底,制定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宁志奇同志便在省内率先自发组织了一次全县范围历时半年的文物普查。大部分都步行,边远山区晚住农家.深入25个镇乡的每个村组,切实掌握了全县城乡地面、地下文物以及社会流散文物的分布情况及现状。在此基础上,于1985年11月公布了1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使第一批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的文物古迹得到保护,是全省行动最快的县。为此,宁志奇出席了1985年四川省文博系统先代会并受到表彰和奖励。(见省文化厅、公安厅颁发的荣誉证书)

  2、为绵竹年画的传承和保护呕心竭力

  绵竹年画属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是西南民间艺术的瑰宝。然而历经文革摧残以后已经惨不忍睹。1981年起宁志奇被调到绵竹文化馆后,为绵竹年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奔走呼号。并和当时年画社的社长侯世武同志一起着手整理传统资料,历经一年的时间编写了《绵竹年画》一书于1989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宁志奇担任全部文字编写,资料考订工作。此书为绵竹年画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在市委、市府的支持下建成了绵竹年画博物馆,使这一濒临灭绝的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3、为剑南春酒文化的发掘和研究不遗余力

  绵竹为中国名酒剑南春的故乡,自80年代开始,宁志奇同志便利用绵竹境内出土的酒文化遗物结合当地酿酒历史进行研究,撰写酒史研究论文,荣获1991年国际酒文化优秀论文奖。同时受到剑南春酒厂的表彰。被剑南春集团公司特聘为文物保护顾问。

  2001年宁志奇同志全力协助剑南春集团公司新建了剑南春酒史博物馆,为酒史馆陈列设计、方案撰写做出较大贡献。获得省市各方面人士的好评。2002年宁志奇全程参加了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在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考古遗址进行的发掘工作。此项目已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04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见国际酒文化学术讨论会获奖证书)。为保护近代工业食品文化遗址作出贡献。

  4、为国家抢救保护珍贵文物1600余件

  宁志奇同志自1983年以来,坚守岗位,勤奋工作,无私奉献。23年来在全市城乡基本建设中贯彻、宣传《文物法》。与哄抢、藏匿、私分出土文物的不法行为作不懈斗争,作为文物保护第一线的责任人,能坚持原则,身先士卒,无论寒暑,不管远近只要接到出土文物信息,当即赶赴现场。先后处理、回收、抢救文物达1675件(其中有国家一级文物8件),极大地丰富了本地文物馆藏。

  5、落实四有保护措施保护地面文物

  宁志奇同志自1983年以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先后保护修复了市内各类古建筑、纪念建筑、古墓葬、古遗址等地面文物。如绵竹诸葛双忠祠、南轩祠、紫岩书院遗址、祥符寺、三溪寺、广化院、北宋张咸墓地、杨锐墓、革命烈士王干青墓等十余处。

  完成了全市十七处文物保护单位的 “四有”保护措施,并和有关镇乡、部门签订了文物保护责任书,坚持每年进行一次巡回安全检查,并督促整改。二十余年来确保了我市地面文物的安全无事故。

  与此同时,还积极利用文物为我市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例如1991年11月,由宁志奇同志邀请省社科院哲学所、川大等科研部门在绵竹举办了全国首届张南轩学术讨论会。宁志奇为会议征集文献资料150余件.接待了日本、香港及省市学者60余人。提高了绵竹的知名度。

  1995年宁志奇同志承担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具体工作,维修景点6处,撰写详实的文字资料和电视专题片,经专家学者评审通过。因此,宁志奇同志于1996年被市委市府授予绵竹县先进工作者称号,并于1998年又被市委市府评为绵竹市第五批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受到表彰。目前已经58岁的宁志奇同志更肩负全面恢复三国蜀汉遗迹綿竹诸葛双忠祠及新建市博物馆的艰巨使命,他决心不辞辛劳,为文物保护事业贡献毕生力量。

责编:红立

1/1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