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纳西乐魂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3月27日 14:54 来源:CCTV.com

  回首丽江十年巨变,他们可以和着先人留下的古乐,无愧说道:为什么我的眼中总是噙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这里是“2.3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金山乡开文村。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清晨,人们看到,往日的家园在一夜之间化为了瓦砾,有人哭泣,有人呻吟。忽然间,村子里响起了一阵笛子声,吹的是人们熟悉的曲目《到春来》,这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那是有人在瓦砾中找到了自己心爱的笛子,坐在废墟边把它吹响。那一刻,很多村民都止住哭泣静静地倾听,他们在笛声中寻找着慰藉。

  如果能有一种声音可以让纳西人在瞬间产生共鸣,恐怕就只有这纳西古乐了。在外人眼中,这是一种在中国其他地方早已失传的音乐,在丽江人眼里,这是可以触动他们灵魂的天籁之声。它在历史的远处奏响并奇迹般地流传至今,在震后十年时间里,它用跃动的音符承载着丽江,飘向了更远之处。

  大研纳西古乐会的演出会场是古城极具特色的文化景点,也是这里最具国际化色彩的演出场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是对这个古院最恰当的注脚。这里不仅凝聚着纳西古乐的发展历史,也隐含着一个纳西名人的传奇经历。每晚8点,丝弦铜鼓奏出的乐音就会从这里飘出,“随风潜入夜”却又“润物细无声”。它悠悠然然,似真似幻,力透时空,清雅空灵。


  他就是宣科,每晚8:00,他都会准时出现在舞台上,主持每天一场的演出。这不是一场古乐演奏,也是极具“宣科风格”的“脱口秀”。许多游客慕名而来,除了听古乐,他们还想看一看谁是宣科。从这个意义上说,舞台上的这个老年主持人算是丽江的一张名片,许多人是知道了宣科和纳西古乐,然后才开始了解丽江。当地人称他为“纳西鬼才”,我们关注这位老人,是因为纳西古乐走向世界的行程,也正是丽江走向世界的缩影之一。

  纳西族是一个热爱音乐的民族。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他们创造了本民族的《白沙细乐》,纳西族也是一个兼容并蓄的民族,他们从不排斥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于是纳西先人接受并保存了中原道教音乐和儒家宫廷音乐,几百年来,汉族和纳西族音乐文化相互渗透、交融成为了“纳西古乐”。在这里,几乎每个纳西族村落都有自己的古乐会。

  1984年,一位日本记者给丽江大研古乐会拍了一张照片,在这群年过古稀、白发皓首的老人中间,黝黑瘦小的宣科是最年轻的一个,那一年他54岁。那时,他们在一所敬老院里,沿袭着几百年来纳西族的民间音乐。对于这些老人来说,古乐是怡养天年的娱乐。而对于宣科来说,这是他事业的开端。此时宣科正在潜心研究纳西古乐,他那篇后来引起巨大反响的论文《活的音乐化石》就是在那段时间论证完成的。他认为这个古老的音乐就像埋藏在泥土之下的宝石,需要有人挖掘和关注,在他的心中涌动着压抑已久的激情与能量,他在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80年代中期,在丽江的街头已经经常可以见到一些黄头发、高鼻子的外国游客,他们追随着早期西方探险家的足迹,来到这个历史上神奇的古纳西王国,他们渴望在这里感受到神秘、独特的东方文化。幼时就接受西方教育的宣科此时敏感的意识到,这些外国人可能会对古乐感兴趣,他需要把这些外国游客组织起来,观赏纳西古乐。来听古乐的外国游客一下子就被这遥远国度的美妙音乐打动了,他们每个人临走时都会留下了一些钱,在他们看来这是东方古乐表演,这里的古乐与老人是那么得浑然天成,独具魅力。

  回忆当年,宣科娓娓道来,“第二天我们的老会计去中国银行换钱,八千多块啊,这个音乐从来没有变过钱,那个时候的八千真是不得了啦……”

  这些钱对于这些古稀老人来说是相当震惊的。他们完全没有想到这个他们世代自娱自乐的音乐竟能值这么多钱,而他们自己居然也成了这些外国人眼中的宝贝。有人评价说,宣科发现的不是纳西古乐,而是发现了体现纳西古乐价值的途径,于是他成功地站到了一座高塔的塔顶。在震后十年时间里,丽江人对于这种体验更为深刻,那就是丽江并不缺少独具魅力的资源,缺少的只是利用与发现。

  1988年7月21日,在宣科的四处奔走与努力下,“大研纳西古乐会”开始了正式的商业演出,当时的票价是每场四元钱。

  在中国西南的边陲小镇里,一群古稀老人弹唱着在中原失传已久的唐宋遗音,这本身就是一种神奇,而它的主持者这个黝黑瘦小的纳西人还会用英语演绎各种与古乐相关的故事,就成为了更加不可思议的新闻。很快越来越多的国外媒体报道了纳西古乐和宣科的故事,这里也从此成为了宣科等纳西乐人展示丽江、展示古乐、展示自己的舞台。


  国外媒体的报道开始引起国内音乐学界的关注。半年以后,宣科的演讲轰动了四川音乐学院和广东音乐学界;一年后,宣科收到荷兰驻华大使的特别邀请;而在宣科的心目中纳西古乐第一次真正走出去的标志是1993年古乐会的赴京演出。

  1993年9月11日,中央音乐学院,在这里,大研纳西古乐会开始了在京的首场演出,那天演出前突降大雨,北京音乐界的学者大家们冒着倾盆大雨出席,无一缺席,而古乐会的演奏更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在1993年的首都北京,丽江还是一个陌生的地理称谓。这群超然展示自己民族音乐的老人让人们记住了,他们演奏的是纳西古乐,他们是纳西人,他们来自一个叫丽江的地方。

  两年之后,声名鹊起的大研纳西古乐团应邀到英国访问演出。这是纳西古乐第一次走出国门。演出在英国轰动一时,票几天前就已售空,开演前有数百人在门口等待着退票。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了大幅报道,BBC国际广播电台以八种语言向全世界86个国家报道了这一盛况。在那次访问中,宣科还登上了牛津等三所著名大学的演讲台。他们在英国,让“丽江”和“纳西”两个字眼更加光彩和荣耀。(插图 当时报纸的报道 抓图做旧)

  在随后的十年时间,纳西古乐先后在挪威、美国、法国、葡萄牙、德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在丽江人看来,宣科不仅仅是民间艺术家,他更像是一位民间的亲善大使,他和大研古乐队用音乐架起了一个丽江走向世界和世界了解丽江的桥梁。1998年5月,应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的邀请,大研纳西古乐会赴挪威参加第46届卑尔根国际艺术节,是这个艺术节历史上第一个中国艺术团体,也开创了历史上由外国元首亲自邀请我国民间音乐社团的先例。

  对于宣科和纳西古乐的成功,和自兴有着自己的思考:“为什么能在短短的时间中,有那么多国外元首、国王偏偏邀请他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它体现了纳西文化。那么,通过宣传纳西古乐,也就宣传了丽江。我们采取常规广告的手段,花几百万乃至几千万做不到事情,利用本民族文化的魅力,就做到了。由此可见,文化的传承有多么重要。”

  人们说宣科是个“鬼才”,博大精深的纳西文化,孕育了宣科的精神、宣科的才智,宣科则运动自己的才智和精神,又一次把丽江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打向了世界,送出了国门。从他的身上人们看到了纳西民族特有的智慧与幽默。

  纳西古乐何以成功,宣科到底做了什么呢?他自己认为成功的关键是把传统文化转化出了经济效益。

  宣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从来不忌讳谈钱,在他看来艺术与赚钱并不矛盾。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钱我们拿什么办传习馆呢?拿什么给小娃娃们买乐器呢?”

  1998年宣科在古城开设了纳西古乐传习馆,在暑假期间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由老乐手们传授纳西古乐。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学生学习,其中还有不少的外国留学生。宣科的商业演出在演绎与传播着纳西古乐,也在维系与传承着纳西古乐。

  有人曾如此评价宣科为推广纳西古乐所做的贡献:“没有梅兰芳,没有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就不会有京剧的繁荣,艺术的繁荣恰恰就是和艺术家连在一起。就像纳西古乐,它的创造者是成千上万的人,但是真正要把它的品牌打出去,也必须要有一个,让人们深深记住纳西古乐的人,这个人就是宣科先生。”

  现在纳西古乐会每年的演出收入高达500万以上,作为一个不依靠国家投入、全靠市场生存的民间艺术团体在丽江创造了一个奇迹,它更为深远的意义是它所产生的巨大示范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挖掘丽江的传统文化,并将其推向了市场。 杨振宁博士曾说过:按照物理学的观点,金字塔与长城并不难保护,最难保护的是无形的文化的东西。毫无疑问,宣科为纳西古乐的生存与繁荣找到了一条出路并创造了辉煌。

  我们在这里不是为了讲述宣科一个人的故事,我们是要通过一个人的经历,来展示一群杰出丽江人所共有的智慧和品质,他们之所以杰出,正在于他们对丽江的无悔付出。在回首丽江十年巨变的此时,他们可以和着先人留下的古乐,无愧说道:为什么我的眼中总是噙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责编:王卉

1/1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