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丝路画语》之九:彩色的市集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8月27日 17:33 来源:CCTV.com

  阳光明媚的早晨,蹄声哒哒,铜铃丁当,小径大路上,家家户户,男女老少,身穿盛装,赶着牛羊,乘坐驴车、马车赶巴扎,一路烟尘滚滚,人欢畜叫,这是一幅活生生的维吾尔风俗画!它象磁石一般,把我的心深深地吸引住了。

  巴扎,汉语就是集市的意思。位于喀什老城东门的大巴扎,据说是南疆最大和最出名的市场。十月七日是星期天,恰逢喀什传统的大巴札(集市)日,就象内地汉族的庙会和节日逢集。早上,我们从香妃墓赶往班超故城途中,匆匆路过大巴扎时,我跳下的士,举着照相机追随一家赶巴扎的马车,跟着跑了老远,也没能摄下一张照片。所以,在参观艾提尕尔清真寺之后,中午在一家维族餐厅吃了羊腿肉汤泡馕,便立即步行去大巴扎逛街。此时,大街上身着民族服饰的人群仍如过江之鲫,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数公里之长、数十米之宽的大巴扎,分地段摆卖不同的商品和土特产品,进口处是水果市场,摆满无花果、石榴、哈密瓜、香瓜等时鲜水果以及核桃等坚果,有的堆放在铺着的布上,有的装满了藤条编织的大筐,琳琅满目。大街两旁的铺面,多是民族手工艺品,摆放着金银首饰、英吉沙小刀、阿拉伯宝石、和田玉器、家用铜器以及热瓦甫、冬不拉等民族乐器,铮铮闪亮。此外,还有骡马市场、五金交电市场、服装市场、粮食市场等。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五颜六色的丝织品市场,临时搭建的遮阳棚下,形成无数条彩巾飘扬、无数块丝绸铺展的一道长街,各色丝绸纺织品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摩肩接踵,拥挤在其中的,大多是头戴丝巾、身着各种各样美丽服饰的维族妇女,她们的肤色有的白里透红,有的黑里透红,一律那么健康结实,她们寻寻觅觅,挑挑拣拣,举止从容,意态幽娴,真是优美极了。

  在这里,我才发现并印证在别人笔下看到的喀什女子的美:她们脸庞轮廓玲珑秀丽,神气的“滴水鼻”,鼻梁微耸,浓密修长的睫毛下,遮盖着一双明亮而深邃的目光。无论是黑眸子还是绿眼珠的喀什女子,她们都喜欢侧脸看人,目光既热情大胆,火辣辣的,又矜持含蓄,沉静如水。中老年女性端庄憨厚,都有些发胖了的福态模样,年轻女子的身材却是那么苗条秀美,走起路来如风吹杨柳,款款依依。当这样一群美丽的姑娘,头巾飘扬,彩裙摆荡,笑语朗朗,袅袅婷婷地从面前走过,你的心难道不会被轻轻撩动?

  拍下很多张彩色的画面,走出丝织品市场,看到一张两张红色、蓝色的布篷下,是摆卖烤馕和羊肉串等小吃的食品摊。这里围坐着就餐的多是男人。我注意到,相比之下,喀什男人的装扮,几乎完全汉化、西化了,但是头上的小花帽,脸颊和下巴的络腮胡,却永远显现着鲜明的维吾尔特征。

  赶巴扎,我没有买一样东西,但是心里却装下了美好的记忆。回来许久,我一直无法忘怀那家家户户牵牛赶羊赶巴扎的欢乐情景,也无法忘怀那男男女女挤巴扎的热闹场面,更无法忘怀窈窕秀美的喀什姑娘。那尘土飞扬中洋溢着甜蜜与欢乐,那人声鼎沸里充满活力和渴望,那七彩缤纷上展现了现实和梦幻。也许,这就是有些喀什杂乱却多姿多彩的生活,这就是维族人民生活本身的乐趣和幸福的源泉,这就是隐身于世俗的美神所在并显现之处。

责编:红立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相关链接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