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第二集:云帆高张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3日 09:51 来源:CCTV.com

  序

  【解说】

  公元1405年7月11日,在我们这个星球的海洋上,第一次出现了一支如此大规模的船队。这支由大明王朝永乐皇帝派遣,由郑和统帅的船队,在此后的二十八年间,七下西洋。出访了东南亚、南亚、西亚,远至阿拉伯地区和东非;历经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史称 “郑和下西洋”。

  从这一天起,中国伟大的航海家引领人类的航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这一天起,中国人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后,又大规模经由海洋向世界伸出了友好的臂膀;从这一天起,万里海路见证了中国人的意志,智慧和领先于世的航海科技。

  六百年过去了。追述壮举,我们依稀可以想见那时的帆影和波涛。我们在自豪与敬佩中思考:是怎样的船舶和航海科技使得郑和完成了这不可思议的航行?上千艘的船舶是如何制造的?漫长的海上航行又该怎样渡过?这历经艰辛的旅程又将给我们怎样的启迪呢?

  【解说】 (画面:船队遭遇台风)

  1405年的初冬,郑和率领着船队从南京出发,经过600多公里的航程,到达福建长乐的太平港。1406年初,大明船队从太平港出发向着南方的台湾海峡进发。台湾海峡是中国东海及其北部邻海与南海、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这里是多风暴地带,世界上对台湾这个词的最初了解,是因为每年这个岛附近海域形成的台风。风浪将使郑和船队经受第一次考验。

  【采访】陈子荣 福建惠安蜂尾镇渔民

  (同期声)这个海,如果没有大涛的浪,就是很大,慢慢地浮上来,有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就是证明这个海不是很紧,很松驰的样子,它也同样浮上来,浮下去,行船的人都知道,海面肯定有台风。

  【解说】 (画面:船队遭遇台风)

  郑和的远航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远航,对于船队的总指挥郑和来说,应付瞬息万变的海上天气是他远航重要责任之一。时至今日,中外人士对于在世界科技尚未昌明的古代,中国能够派出这样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长期驰骋于风浪骤变的大洋,仍然表示钦佩和赞叹。二百多艘木帆船的结构设计、航海性能,水手们的驾船技术和航海经验,面临着严酷的考验。如果,船队还没有进入南海就被暴风雨所终止,那么,以后的奇迹都不可能发生。郑和率领他的船队成功地闯过了第一个险关。海洋,造就了伟大的航海家郑和,郑和也由此书写了世界远洋航海史的千古绝唱。

  【解说】 (画面:宋代沉船考古挖掘)

  在这条航路上,的确发现过不少沉船。1974年,福建泉州的后渚港便发掘出了一条完整的宋代海船。

  【采访】罗宗真 南京博物院研究员

  (同期声)在泉州所出土的、发现的在海港的那个大的木船,那是宋代的。你说这些船是小船,是内河航行的,还有理由。但是泉州的那个船是海船,海上航行的。它的舱也是那种设备。这样看起来,我们的造船技术确实是领先于世界的。

  【解说】 (画面:宋代沉船考古挖掘)

  这艘宋代海船出土时残长二十四米二,宽九米一五,深一米九八。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他的《游记》中有这样的描述“中国船只用极大木料衔接,木料用巨钉钉牢,钉长为三腕尺。”中国从汉代开始造大船,至宋代发展成熟, 元、明两代的造船基地大多是在宋代的基地上发展而来。

  【采访】罗宗真 南京博物院研究员

  (同期声)就到明代初年为止,我们中国的造船技术在世界上是属于领先地位的,我们有这样好的造船技术,而且我们已经很早就同国外有来往。 

  【解说】 (画面:出土宋代沉船)

  最神奇之处在于,这艘出土的宋船居然已经拥有了水密隔舱。中国的造船工匠在一千年前就已经把水密隔舱的技术运用到海船上,他们的创造灵感是从哪里来的呢?

  【采访】辛元欧 中国船史研究会会长

  (同期声)在古代(已经)出海的渔民经常把竹子绑起来,做成一个竹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大家发现竹子的浮性比较好,所以如果我们把这个竹子一劈为二的话,(就可以出来一个,一劈为二一半,)这个一半就相当于一个船,这个船这个水密舱壁的来历就在于此,但是由于以前工业技术的落后,这个水密舱壁不能连到船上。(所以这样的话,)一直到唐代以后,唐代的时候,我们才由出土文物里头发现,这个时候我们国家就已经有了水密舱壁了。这个水密舱壁在我们这个泉州出土的古船上面有很好的展示。大家通过这个可以生动地看到我们这个水密舱壁,中国的水密舱壁是有一个创造性的发现。

  【解说】 (画面:船队海上生活)

  欧洲直到几百年后才学会了使用水密隔舱。李约瑟博士曾说:“在十八世纪末叶的几十年中,在西方,构筑自由浸水式的水密隔舱壁尚属空想。

  肆虐的暴风雨终于平息了。它没有能够改变船队的命运。暴风雨过后,天空蔚蓝如洗,一平如镜的海面上,那支不屈的船队仍然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

  风暴考验了郑和的指挥系统,也考验了宝船。郑和七次下西洋,每一次的往返时间都近乎两年甚至更长。漫长的海上航行,把上百甚至几百名的船员限制在了一艘船上,他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们要一起工作,战胜困难;也要一起生活,互相照应。郑和宝船,既要完成一个大明王朝睦邻友好的使命,自身也是团结和谐的整体。他们的团结和意志,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对于所有可能的危险,宝船在设计上已经有所准备。宝船仿佛一座巨大的城堡,保护着所有人员货物安然无恙。

  中国的造船技术在当时的世界上首屈一指,尽管朱元璋执政时期,大规模的造船事业已经停止,但是,中国的造船传统并没有因此而中断,民间仍然有许多身怀绝技的造船者。现在,在郑和的召集下,他们汇聚到宝船厂,投入郑和下西洋的伟大事业中。

  1403年,皇帝下令福建建造137艘远洋航行的帆船。三个月后,又命江苏、江西、浙江、湖南、广东诸省,建造另外两百艘船舶。同年十月,朝廷又下令沿海各省迅速将188艘平底运粮船进行改造。造船的浪潮,从公元1403年一直持续到1406年,从《明实录》上查到的数字证明,这几年中,全国共建造或修复了1681艘以上的船只。几乎整个国家都投入到这项浩大的工程中。

  【历史人物再现】清 张廷玉 《明史》总纂修

  (同期声)宝船尺度难考,《明史》所记“修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盖录于前人所记也。

  【解说】 (画面:宝船尺度)

  若是按照这个尺寸换算成公制,这艘船的长度是一百四十八米,宽度为六十米。这个面积比今天的一个国际标准的足球场还要大。

  在尚无螺焊工艺的明朝,造出如此巨大的宝船,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采访】杨槱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期声)我是这样想的,就是讲郑和征用一般的船出海完成任务了,也是很大成就。并不是一定要这个船多大,才算是成就,是不是?

  【解说】 (画面:宝船结构)

  整个宝船甲板下面分四层,上面有三层。接近船底的两层,一层是压舱石,一层用来储备粮食和淡水;靠近甲板的两层供船员和战士的居住。甲板上的第二层是官员卧舱,这也是整个宝船最舒适的一层,晃动最小,空气最好、视线也最好;甲板上第三层是工作间、高级客舱和导航瞭望的地方。

  【解说】

  关于当时南京造船的情况,在一本《龙江船厂志》中记得非常详尽。

  【历史人物再现】明 李昭祥 《龙江船厂志》作者 1551年成书

  (同期声)吾于嘉靖三十年初抵龙江船厂,时距郑和下西洋已百年余。洪武初,于都城西北隅空地,开造船厂。东西宽一百三十八丈,南北深三百五十四丈。有作坊七个,房六十余间,船户四百有余。

  【解说】 (画面:船厂造船场面)

  这座宝船厂兴建于朱元璋时代,永乐皇帝决定下西洋以后,宝船厂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从宋代开始,一千年的远洋航海史早已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航海国家。在郑和出航之前,这个古老的国度已经为他准备了精湛的造船和航行技术。只要具备足够的勇气,中国制造的宝船就有能力把人们送到天涯海角。

  在郑和下西洋的伟大事业中,凝聚着千万人的共同努力。那么,他们造出的,又是什么样的船呢?在南京长江边上的中保村,这里就是当年郑和建造宝船的原址。几十年来,考古工作者不断地在此进行着考古发掘工作。

  【采访】华国荣 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同期声)这个工作从2003年的8月份,一直到2004年的7月份,将近一年的时间,我们做的首先就是抽水、抽淤(泥),把整个塘底清出来。我们把水和淤泥抽完以后,在塘的底部,发现了三十四处当时木结构的建筑基础,很密集,一般是长方形的,方形的,也有椭圆形的。本身做的结构不一样,从东往西排过去一直有三十四处。现在我们知道,当时因为发现这个东西呢,原来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是什么样的遗迹。现在看来这都是当时在塘里造船的时候,搭的建筑平台的基础部分。

  【解说】 (画面:宝船厂)

  宝船厂共有七个作塘,平行排列,朝着出海口的方向。

  【采访】祁海宁 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部副主任

  (同期声)这个堤岸呢大概有四层土构成。第一层土,就是表面一层土,它是耕土层,因为宝船厂被废弃以后,可能从清代开始就变成一片农田了。

  【解说】 (画面:船厂地下土层构成)

  耕土层下面,依次是黄土层、黑土层和河沙土层。挖塘的时候,先挖塘口的原生土,把挖出来的土向两侧堆积,形成黑土层;黑土层上面,就是从远处运来的黄土。

  根据专家推算,将七个作塘堤岸垒成1米5高的黄土层,就需要50万以上的人工。

  【采访】华国荣 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同期声)这是我们发掘的三十四处遗迹,从东边一直往西边,基本呈一条线排列的,每个遗迹之间间隔距离不等,有的挨得比较密集,有的相对来说还比较远一点,这样能看出一点这个遗迹基础底部排列的规律来。这有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哪儿呢?这些造船使用平台的基础,可以告诉我们,当时,船是怎么造的,现在通过我们从东往西这个遗迹的排列,我们可以初步认为,当时的船应该是东西向排列造的,不是像有些专家认为这个船可能是南北方向造的。这样东西向造的,有一个最大理论就是说,这个塘本身四百多米长,完全是有可能造大船的地方,我们出土的遗迹里面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解说】 (画面:船厂出土文物)

  宽达四十米的作塘,为制造巨型船舶提供了可能。宝船厂下设许多分厂,根据不同的工种,编为四箱:分别为木作、铁作、舟念作、篷作。

  宝船厂遗址出土的文物数量超过1500件,其中包括木器、铁器,棕绳,油泥,种类也很丰富,数量也很大,与一般考古发掘相比,实属罕见。非常重要的是一只木锤上刻着的一个大大的“官”字,表明这个大型船厂的皇家背景。

  宝船厂出土的每一根木材都刻有编号,这表明船厂已经使用了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线作业。一支庞大的船队即将展现在郑和的眼前。这使他对即将开始的航行充满渴望。只有在波澜壮阔的海上,那些精心制造的船舶,才能接受考验;一个王朝的抱负,才能得以施展。

  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仅仅见到了宝船厂的遗迹。我们是否有可能与一艘古代船舶直接相遇呢?

  【解说】 (画面:船厂出土舵杆)

  随着挖掘的深入,两根巨大的圆木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显然,它是宝船上的一个构件,那么,它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它能够为我们了解宝船提供线索吗?

  【采访】华国荣 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同期声)最主要的是两根比较巨大的舵杆,这两根舵杆就出在我们这个塘的东部位置,当时在冲淤冲到底下,快到底部的时候就冲出来了。这两根舵杆,一根10米,一根是11米,这两根舵杆非常大,我们当时请了一些专家来看完了这舵杆后,他们觉得这舵杆肯定不是一般的船用的舵杆,肯定是出海用的,是外面大船上用的舵杆,这也是给遗址当时生产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证据。

  【解说】 (画面:船厂出土舵杆)

  如果这两根舵杆是龙江船厂为郑和下西洋专门打造的,那么,它为什么又留在船厂的作塘中,而没有随宝船一同出洋呢?

  【采访】祁海宁 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部副主任

  (同期声)可能它是从那些宝船上面,因为使用过了以后,卸下来之后要进行修整,或者是另作他用的。

  【解说】 (画面:出土舵杆 / 三维造船场面)

  也许,这两根舵杆是属于郑和船队的,但不一定是郑和所乘坐的宝船上的。但舵杆的出土显然为我们了解那支船队,以及古代中国的船舶制造业,提供了一条捷径。

  有学者根据古船的比例进行推算,假设这根11米的舵杆属于一条平底海船,拥有这根舵杆的船只长度应该是十七至十八丈,大约55公尺。而1492年哥伦布的“圣玛丽亚号”,只有35公尺。

  【解说】(画面:三维造船场面)

  永乐年间,宝船厂的规模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了几倍,成为整个国家的造船业中心。

  郑和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宝船厂度过,造船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船队未来的命运。所有的计划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当中。当年的船只设计者们,应当有着一套完整的图纸。那些优质的木材在穿越了迷宫般的图纸之后,才寻找到彼此的卯榫穿插在一起,相互之间的力量,想必是经过严格的运算,才能确保船只安全往返于大洋之间。

  宝船终于造好了。工人们开闸引水,让木船漂浮起来,并驶出船厂。这是一种天衣无缝的方法,它为制造巨型船舶提供了可能。中国至少在公元10世纪就已经广泛使用干船坞造船,而欧洲直到15世纪末才首次使用干船坞。

  船队驶进漫无边际的大海。由于路途遥远,这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如何解决海上生存问题? 曾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巩珍,对此有过详细的记载。

  【历史人物再现】明 巩珍 《西洋番国志》作者

  (同期声)海水咸涩,不可入口,乃于附近川泽汲取淡水,水船载运,以备用度,斯乃至急之务,不可暂驰。

  【解说】(画面:水船)

  每艘船自带淡水,水船是作为紧急情况下使用的。

  【采访】陈德鸿 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总指挥

  (同期声)郑和下西洋那个时候的补给,它主要还是靠港口补给。另外,我就认为,他补给的淡水,主要是靠沿海航行,靠雨水来补给。他就是靠甲港到乙港,到某一个港口,在港口里面补给是主要的。

  【解说】 (画面:马船/ 船员喂牲畜)

  除了保证淡水供应以外,郑和船队又是如何给船员提供必需的营养的呢?船队中专门配备了饲养牲畜的船只,使船员在航海的时候能享用新鲜美味的肉食。由于很好地解决了船员的营养问题,避免了不正常减员。这也是郑和顺利完成下西洋使命的重要原因。

  【采访】陈德鸿 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总指挥

  (同期声)现在舰艇远航出去,我到南极去,蔬菜很难解决,那怎么办呢?我们就采取带黄豆,带绿豆,黄豆我可以做成豆芽,可以做成豆腐,可以磨成豆浆,一个礼拜吃个两三次,这个也就解决了。

  【解说】 (画面:粮船/ 船上厨房烧饭)

  郑和船队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船只共同编队组成的,以保障航行途中的各种需要。粮船,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计算,两万七八千人的饮食每天至少需要20吨以上。欧洲中世纪,英国、西班牙等国的许多航海者在海上死于坏血病;直到十八世纪初,英国海军军医林德医生才发现病因是维生素C缺乏。

  【解说】 (画面:中国农业大学的实验室)

  然而,由两万七八千人组成的郑和船队中,几乎没有人得坏血病,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又一个历史之谜。坏血病的病因是维生素C缺乏,仅有充足的粮食是不够的。为此,我们走进了中国农业大学的实验室。

  【采访】何计国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办公室主任

  (同期声)一般来说,粮食、干粮,比如说小麦或者是黄豆,它是不含维生素C的,但是呢,一旦它发芽的时候,那么维C就大量的扩增。像黄豆芽,它的维C的含量一百克可以到十几到三十毫克之间,它相当于白菜的量,白菜也就二十多个毫克。

  【解说】 (画面:船员吃饭)

  据说,郑和船队携带上船的食物除了米面谷类、腌制品、干果、茶叶以外,存储了大量的黄豆、绿豆,用中国传统方法发成豆芽做菜吃,以弥补新鲜蔬菜的匮乏。另外,郑和船队的主要航程是在热带地区,常年草木青青,蔬果丰盛,而且又多是沿岸航行,靠岸时有维生素C延续的补充,这也许是防治坏血病的主要因素。

  郑和船队已经绕过岛屿众多的南海,一路顺风,驶向马六甲海峡。

  【采访】葛剑雄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

  (同期声)因为如果你从中国要到西洋去的航线,如果经过马六甲海峡,那么是一条近路,否则的话呢,就要绕很远的路。马六甲海峡本身并不是很宽,如果控制这一点的话呢,无论从哪个方面都非常有利的。在郑和的时代,在郑和以前的时代,大家都已经注意到它的重要性。

  【解说】(画面:《瀛涯胜览》)

  随郑和下西洋三次的翻译马欢,将数年航行之见闻写成了一本名为《瀛涯胜览》的书,此书成为研究郑和的重要文献。

  【历史人物再现】马欢 《瀛涯胜览》作者 1451年成书

  (同期声)凡中国宝船到彼,则立排栅,如城垣,设四门、更鼓楼,夜则提铃巡警,内又设重栅,如小城。盖造库藏仓廒,一应钱粮顿在其内,去各国船只回到此处取齐,打整番货,装载船内,候南风正顺,于五月中旬开洋回还。

  【解说】(画面:马六甲基地)

  在满剌加建立的官厂,为郑和船队的远行储备了足够的食粮,蔬菜和淡水。在那支庞大的船队销声匿迹之后,基地也渐渐消失。只有马六甲的那座三宝山,坚守着最后的记忆。这座草木青翠的小山,方圆三公里,今称“三宝山”或“中国之丘”。

  【采访】林源瑞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副主席

  (同期声)这座山叫做三宝山。是我们中国以外最大的一座坟山,这座山上有一万两千五百座的坟墓。据说呢,这座三宝山是明朝郑和下西洋曾经到过,曾经驻扎在的这个山麓的一个山。这么多的一个队伍到这么一个热带的地方,这样的炎热的天气啊,我们最主要是什么呢,喝水。三宝山呢,你在三宝山下一挖就有水了。所以为了方便这些士兵的驻扎,当时就在这附近的山麓挖了七口井。大井呢,不是小井。其实这个挖井的功夫,也可以说是后来传给当地的主人。怎么样挖井?可以说,郑和下西洋给我们本地的人,带来了莫大的好处。

  【解说】(画面:马六甲三宝井)

  这口井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水井之一,它像血脉一样永不干涸。有人说,海外的华人只要喝了井里的水,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会想起自己的祖先。

  郑和下西洋,不但与东南亚各国进行贸易,也交流了技术与知识。

  【解说】 (画面:歼灭海盗陈祖义)

  一阵比一阵更加急促的鼓声预示着危险即将来临。这一次,船队将与一支极为凶悍的海盗船队狭路相逢。变幻的旗语传达着郑和的命令,在没有现代化通讯设备的古代,旗语、狼烟、甚至鞭炮,都是船队传递信息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元明之际,许多贫困农民浮海到南洋谋生。

  但有少数人铤而走险,入海为盗,在很短的时间内,已经发展成一支非常危险的海盗集团。

  【历史人物再现】马欢 《瀛涯胜览》作者 1451年成书

  (同期声)洪武年间,广东人陈祖义等全家逃于此处,充为头目,甚是豪横,凡有经过客人船只,辄便劫夺财物。

  【解说】 (画面:歼灭海盗陈祖义)

  陈祖义采取诈降的策略,表示接受大明天子招降的手谕。然而,这是一个圈套。当两船接近时,陈祖义企图利用郑和船队的麻痹发动突然袭击。一场海上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解说】 (画面:明代武器)

  郑和船队是否有能力进行自卫呢?明代中国海军可以得到确认的火器,就有二三百种。明代战船上的许多士兵,都是操纵这种火器的专家。郑和的船队,同样配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解说】 (画面:《明实录》)

  《明实录》记录了这场战斗的结局:“壬子,太监郑和使西洋诸国还,械至海贼陈祖义等”。1407年,郑和押陈祖义回京,明成祖断然将陈祖义斩首示众。

  【解说】 (画面:船队航行在海上)

  消灭陈祖义,保障了东西方航道的安定。船队继续向前行驶。

  【历史人物再现】马欢 《瀛涯胜览》作者 1451年成书

  (同期声)自苏门答腊往正西,好风行三昼夜,可到南渤里国。国之西北海内有一大平顶峻山,半日可到,名帽山。其山之西亦皆大海,正是西洋也。帽山乃西洋之界标也。

  【解说】 (画面:郑和航海图)

  船队经过苏门答腊岛西北的这座名为帽山的小岛之后,才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西洋。此时的郑和在想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相信,这样的时刻,他将永远刻骨铭心。无论对于大多数船员,还是郑和本人,西洋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它以它的广阔无边诱惑航海者的深入,同时为他们准备了足够的风险。进入西洋以后,船员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迎来了真正困难的时期,他们为此做出了足够的准备,他们不准备屈服。

  【采访】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明史研究室主任

  (同期声)东西洋的分界实际上是有变化的,从元代到明代,从明代的前期到明代的后期,一直是有变化的。那么,我们要讲到郑和这个时期的西洋,那么这个时候的西洋,从一开始,从洪武年间的时候,这西洋也还是指的印度那一带,印度琐里。那么印度琐里还是印度东海岸科罗曼德尔那一带,可是从郑和下西洋以后,一下子西洋就凸显了。

  【解说】 (画面:《明实录》相关记载)

  “西洋”,几乎是险恶的代名词。《明实录》有这样的记录:“始西洋发碇时,舟中三百人,至卜国仅百人。”

  【历史人物再现】巩珍 《西洋番国志》作者 1434年成书

  (同期声)自苏门答腊开舡,过小帽山,向西南行进,好风十日,可到溜山国。有八大处,皆有地主 而通商贾,其余小溜尚有三千处,水皆缓散无力,舟至彼处必沉,故行船谨避,不敢近此经过。古传弱水三千,即此处也。

  【解说】 (画面:一个生病水手)

  巩珍在他的文字中描述了西洋行船的艰难。其中最主要的困难,就是随着船队离赤道越来越近,各种意想不到的热带疾病开始向船队发起攻击,来势比海盗还要凶猛。

  根据古代航海惯例,身患传染病的船员将被安置在附近的岛屿上,以免使整艘的船员丧生。在离岛屿很远的情况下,甚至干脆抛向大海。在他们离开船队时,会给他们带上一份地图,希望能够可以找到归乡的路。

  漫长的航行过程,给各种瘟疫提供了可乘之机。北宋朱彧的《萍州可谈》中记载道:“舟人死者忌死于舟中,往往气未绝便卷以重席投水中”。在陆采的《冶城客论》一书中,我读到了一位生病的士兵的记载。在无人所知的荒岛上,他开始了鲁滨逊式的生活,并最终回到祖国。他的故事因为真实而显得愈发离奇。

  【解说】(画面:文莱空镜)

  郑和的船队也曾经访问当时被称为浡泥国的文莱。遥远的浡泥国以它宁静的港湾迎候着这支疲惫的船队。在那里,船队将明朝皇帝的赏赐带给国王,船员们也将获得期盼已久的食盐、烧酒、蜡烛、菜油,特别是淡水。

  【历史人物再现】张廷玉 清《明史》 总纂修 1739年成书

  (同期声)是年冬,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遣使入贡,乃遣官封为国王,赐印诰敕、符、勘合、锦绮、彩币,浡泥国王大悦,率妃及弟妹子女陪臣,乘舟渡海,来朝大明。

  【解说】(画面:文莱外景)

  早在南宋时代,文莱就与中国有贸易往来。公元1408年,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携王妃、弟弟、妹妹等150多人出访明朝。永乐皇帝就专门派了人到泉州去迎接。明代渤泥国,在今汶莱达鲁萨兰苏丹国,位于加里曼丹岛西北岸,在地理上,汶莱与新加坡、马来半岛、泰国、越南,隔南中国海相望。在马来语中,达鲁萨兰意为“和平之邦”。

  【采访】穆罕默德·苏佛里 文莱历史中心主任

  (同期声)麻那惹加那陛下还出席了隆重的庆祝晚宴。就在那次晚宴之后,麻那惹加那陛下突染重病没过多久就去世了,也就是驾崩了。文莱苏丹去世以后,中国的皇帝三天没有理朝,是为了表示对已故文莱苏丹的哀悼,在为他举行葬礼的时候有许多友邦的使节出席了葬礼。

  【解说】(画面:渤泥国王墓)

  1958年,南京市在文物普查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位渤泥国王的墓地。当时永乐皇帝为这位1408年11月去世的麻那惹加那修建了陵墓。墓前立有墓碑,神道旁有石雕群。

  【采访】杨新华 江苏省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

  (同期声)要说这个瓮仲它的最大的特点应该说就是它的面部,它的鼻梁,它的面部整个,还有嘴唇整个向外凸出,凸出呢就,完全一个外国人的形象,还有这个领结,都能够表现出这个特点,它应该说是非常忠于职守,你看它前面两只手扶着这把长剑,这个非常忠于职守,守在墓前。应该说已经快要600年了。石虎,石虎它主要是一种对死者身份的一种象征,王它有王气,它非常尊严,所以就把它放在墓前。

  【解说】(画面:渤泥国王墓)

  麻那惹加那临终前希望把自己留在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当时的永乐皇帝以隆重的礼仪为这位浡泥国王下葬。

  片尾:

  在福建长乐《天妃灵应之记》碑中,郑和描述了下西洋的壮观景象。“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域。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

  (CCTV专稿 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责编:陈玥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