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冯骥才:“中秋申遗”大可不必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9月16日 18:16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天津9月14日专电(记者周润健)针对眼下如火如荼的“中秋申遗”,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认为,“中秋申遗”大可不必。

  冯骥才指出,中国有56个民族,如果把各个民族的主要节日加在一起大约有150个左右,对于每一个民族来说,这些节日都是不可替代和取消的,只要是自己民族的节日都是重要的,如果把这些节日都变成世界文化遗产是不可能的。

  “我认为没必要去争这个世界文化遗产,中秋节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不能因为它只有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才是宝贵的。”冯骥才说。

  冯骥才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诗词折射出中国人追求美好和幸福的朴素感情。“中秋”,除了代表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外,还承载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成就。过节,过的就是这种文化和精神内涵,而不只是外在形式。中秋节如果只剩下吃月饼了,这个节日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中秋申遗”,如果只在乎一个外在的名,而不去对它精神内核去挖掘和提倡,即使申请下来,也是不完整的。

  说到节日,冯骥才认为应该跳出两个怪圈。一个是“申遗”。冯骥才说,好像只有“申遗”了,才能被世界认可。我认为首先是我们自己的认可,这是最重要的,并不是人家说好了,它才是好的。世界上有几千个节日,如果都变成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也就不重要了。过去,我们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不是很明白,刚开始接触会有些好奇和新鲜,好像“申遗”了就会怎么着了。传统节日是我们自己的遗产,我们要自尊、自爱。因此,不必什么都“申遗”。

  此外,不必要求每个节日都要放假。冯骥才说,有些人曾提出端午节、中秋节要放假,只要是比较重要的节日,总有人要站出来说要放假。我觉得放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过不过这个节日。其实,有些节日老百姓不放假也要过的,比如,清明节我们从来没有放过假,但那时几乎每个人都要去扫墓。

  冯骥才说,人们有这种强烈的节日情感的时候,政府应该考虑给予假期,以放假的方式,让人们表达自己的心愿,反之,如果人们还没有这种强烈的节日愿望时,用行政的命令把其变为一个假日,这个假日可能最后又会沦为商家赚钱的商机,而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完)

责编:郭翠潇

相关视频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