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0日 13:54 来源:
| |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应志琪、杨昭信创作编导的抗战题材舞蹈作品《那一片芦荡》,最近在第三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上引人注目并获优秀奖,这也是所有参赛节目中惟一一部反映抗战题材的作品。
新四军与沙家浜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尽人皆知。要在人们熟知的历史往事和人物形象中另辟蹊径,重新诠释那一段早被诗歌、小说、戏剧、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表现过的烽火史实绝非易事,非但需要挑战的勇气,更需要创新的智慧。
编者在创作这部作品前,专程深入新四军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体验、采风、搜集素材,当他们来到当年的抗日根据地沙家浜,顿时被眼前雄奇壮观的景象震惊了:只见那一望无际的芦苇林,被风一浪一浪推动,大片大片起伏。青青的芦苇、高大的芦苇峻拔于湖面之上,耸立于狂风之中,宁折不弯、坚忍不拔,充满顽强的生命力。编者的心弦被拨动了――这不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写照?不正是我们军魂国风的缩影吗?一种创作的激情在胸中澎湃,艺术的灵感呼之欲出!
当一声声“啊啊啊”的无字歌谣穿越风云沧桑,在“哗哗哗”的水声中汹涌而来,我们看到有一片芦荡在天边起伏。芦苇们迎风挺立、浴雨抗争,一棵、三棵、五棵,乃至成行、成排,列阵成为坚强不屈的铁壁铜墙。受伤的新四军战士艰难地在芦荡穿行,时而被苇林的身躯所掩护,时而被苇叶的手掌所搀扶,时而又被苇杆的臂膀所托举……不难看出,编者非常智慧,选用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把芦荡幻化为人,幻化为大地、母亲,用拟人化的创作手法,在具有鲜明江南地域文化特色和充满浓郁民俗风情音乐韵味的广阔背景中,展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情感结合与艺术再造。
在编者手下,芦荡是土地、是摇篮、是人民的化身,革命在这里养精蓄锐。芦苇组成了一个温柔强大的母性土地,士兵则组成了一个坚强不屈的雄性军团……就这样,人民养育军队、军队离不开人民、军民血肉相连、唇齿相依、同仇敌忾、团结抗战的主题被编者紧紧地抓住了,并将之形象传神地树立在舞台上。
当然,这只是编者对创作主题的一次准确捕捉与成功运用,在历史人物的塑造、生活内涵的揭示、视觉形象的构建、舞台空间的拓展上,还要求编者必须给予透彻的把握与深度开掘。
| |
《那一片芦苇》绕开全景式的描述,选取几个特定场景,以洗炼的笔触、诗化的语言,运用虚拟的手法、块状的舞段,对那段生活和历史实现远距离的跨越与零距离的亲近。编者诗意地挥洒想象之力,把具有浓郁江南地域文化特色的评弹音乐糅进舞蹈艺术之中,以芦荡为载体,物人化合,虚实互动,在雨行芦林、水声拍岸、乌云压顶、千苇怒耸的大气势大氛围衬托下,着力展示人民和战士面对恶劣的环境、险恶的敌人,相互支撑的血肉亲情、不屈不挠的生命意志和前仆后继的战斗精神。
整个舞蹈,是对历史的浓缩而非简写,其中不乏宏大的想象和精致浪漫的片断构思――
看,在苇林如臂的环抱中,两段诗性的双人舞缠绵悱恻――受伤的士兵步履踉跄、摇摇欲坠,最后昏倒在柔软的芦苇上,此刻的芦苇作为少女也作为母亲、作为姐妹也作为嫂子,正以柔弱的身躯给予坚实的支撑,并把士兵高高托举。这一托,托出了呵护、关爱,托出了人民对战士的深情;这一托,把军队托向了胜利,把革命托成了丰碑。
又看,在琵琶弹拨出的密弦如珠急弦似鼓的紧张气氛中,暴风骤雨实然降临,一场激烈群舞随之展开――芦苇们如戟似剑、纵横腾挪,散开,是一棵棵遮雨的树;聚拢,是一排排挡风的墙。爱,使人无私;爱,也使人坚强;芦苇代表的柔情与母性,在这场掩护伤员、抗击风雨的战斗中,变得剑拔弩张、惊心动魄,温柔中的坚韧、柔弱中的刚强尽展无余。
再看,在芦花如云、苇叶似荫的遮掩下,伤愈的战士穿行而出,手臂似军刀挥舞,目光如弹弧远扬,蓬勃的生机、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在母性的芦荡蔓延、扩张。这一充满英雄主义激情的舞段,明显地凝结、浓缩了思想的力量,喻示着人民哺育的军队无坚不摧,战无不胜。
纵观全舞,可以看出编者对芦苇充满钟爱。当然,这是美学意义上的钟爱,以荡为景,以情为线,以苇喻人,以人化物;女儿柔情、男儿刚强,柔与刚互济,力与美交融,在短短5分钟的演出长度中,充满荡气回肠的大气魄。作品虽小,却展现出那么宽阔的精神境界、那么深邃的思想内涵、那么大气磅礴的民族不屈精神之能量!(李峰)
责编:周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