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315社区频道 > 315晚会 > 正文

中国3000职业打假人:倾家荡产“吃害虫”

 

CCTV.com  2008年01月22日 14:19  来源:南国早报  

  

职业打假人在一个社会上是颇为争议的群体。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商家憎恨他们,老百姓误解他们。他们说自己“是在夹缝中寻求生存”。

  前不久,西安的孙安民、广州的徐大江、深圳的陈书伟和李选辉等4位职业打假人来到南宁,记者与他们近距离地接触了几天,试图从他们几个人的身上了解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状况。

  走到哪里“打假”到哪

  8月下旬,孙安民、徐大江、陈书伟和李选辉等4人分别出现在南宁市的通信市场、一些大药店和几个大型超市里。他们本来是到南宁来游玩的,职业习惯使然,他们的脚步仍忍不住走进了这些地方——看看南宁的消费品市场“干不干净”。

  将手机入了南宁本地网,还购买了部分药品和日常用品。很快,他们发现了问题。然后与各个商家交涉、投诉,无果后直接上药监、工部等部门举报,有的甚至起诉到法院。

  在来广西之前,他们在深圳住了两天。由于酒店设施存在明显的不安全因素,徐大江被碰伤了脚,投诉后得到的答复是,设施是在旅游局备了案的。“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说的”,徐大江有些气愤。他希望酒店给出一个说法,但对方拿来一瓶药水后,不再理睬他。于是他们将房间里自费的计生产品全买了下来,起诉到法院。因为这些全是三无产品。

  离开广西后,陈书伟到了郑州,花了340元去少林寺游玩,旅行社只拉他们看了两个景点就收工。毫不客气,陈书伟以“短斤少两”为由将旅行社告上了法庭。

  陈书伟说:“旅行社将为此付出5000元的律师费。”

  走到哪,“打假”到哪,这是职业打假人的一惯做法。按照商家刻薄的说法,职业打假人都是“刁民”。

打假之路是被逼的

  他们不是天生的职业打假人,与所有普通老百姓一样,他们开始都是消费者。让他们走上这条路的,是他们买到了假货或遭遇了消费陷阱,投诉无门,加上“只争一口气”的性格,使他们走上了职业打假之路。按他们自己的说法就是“被逼的”。

  先说孙安民。2000年,他在西安市某花园买了两套房,事后发现他所买的两套房子居然有8个买主,是典型的“一房多卖”。孙安民找到开发商,要求退钱或买房,怎么协商都不成,最后开发商干脆躲了起来。

  无奈之下,孙安民只得不停地奔走:上访、投诉、举报、诉讼,找媒体、找消协、找房产局、找公安局等,3年多过去了,没有任何结果。而开发商的项目却越建越多,房子越卖越火,收的购房款高达1亿元。孙安民在奔走中了解到,开发商建的全是违法项目,一个证都没有。

  孙安民被迫走上了房产打假。目的很简单:讨回自己的房款,阻止开发商继续违法,避免其他购房者上当受骗。

  陈书伟也一样。他原是深圳的一个生意人,开间小公司。手机经常被莫明其妙地扣钱。2004年3月,他选用通信运营商的一款套餐业务,只用了两个月,套餐被莫名其妙停了。他不满对方的答复,于是将通信运营商告上法院,但最后被判败诉。

  从此,陈书伟抛下生意,与通信运营商“死磕”,针对他们的“消费陷阱、霸王条款”,开始了漫长的诉讼征途。

1/3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