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友原创] 环保执法应远离领导意志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6月01日 12:29 来源: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3月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涉嫌违法排污“黑名单”的安徽省蚌埠市18家企业,有的已经得到了处罚。对此,一些地方官员为他们叫屈,甚至有官员直言,要不是国家环保总局抓了个“现行”,平时是没有人敢动的。(5月31日 新华网)

  这位官员可谓一语破的。那就是之所以众多的高污染企业敢于置法律于不顾,置群众意见于脑后,顶风作乱,我行我素,任凭黑水长流不息、白沫昼夜不停,就在于地方政府不吭声“没人敢动”。只要有税收见效益,政府不但不会动,而且视其为“掌上明珠”保护起来,环保执法必须看政府领导的眼色行事。

  应该说,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大力开展招商引商,并采取积极措施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其出发点并没有错。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发展理念往往出现偏差,那就是重发展轻环保,重眼前轻长远,重局部轻全局,明知是高污染企业,却以招商引资的名义入驻开发区实行重点挂牌保护,将环保执法强行拒之于门外。

  尤其是当GDP的增长成为官员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后,在以任命为主要形式的干部选拔制度背景下,其最大的利益驱动就是尽可能地满足各项政绩考核指数,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短期效益和表面繁荣。尽管目前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在兼顾发展与环境方面已有一定的改进,但忽视或轻视环境和生态的特征依然相当明显,地方官员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追求环境改善的动力严重不足。

  而且从环保自身来说,其作为同级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执行政府指令是其应尽职责。那么,当地方环保效益与地方经济利益甚至领导意志出现博弈时,环保执法往往退而次之,执法能力受到明显限制或大为削弱。

  何况,环保部门官员的帽子在政府领导的手里拎着,职务的升迁变动往往取决于领导的“满意”与否。倘若因环保执法而“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抑或是“吓”跑了投资者,环保官员往往会“吃不了兜着走”,陷入“生存”难的困境。

  因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既要理顺环保管理体制,又要将环保纳入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只有消除了环保执法中的领导意志,实现环保效益与经济发展真正并重,环保才能成为政府的一种自觉行为。(作者:宝庆邵阳陆)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浏览原帖全文 发表不群高见

  →→进入"网评天下",发现更多话题!

责编:刘雅虹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