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博客 论坛 播客 社区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手机MP4
>> 主持人作品

《另岸的风景》:纪念格里高里·派克(非小说)

------作者:梁艳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22日 19:45

  6月11日,当我播完《新闻30分》的国内新闻时,静静地听着同事郎永淳播国际部分,一个熟悉而又久违了的名字,出现在他念的新闻导语中,好莱坞影星格里高里·派克去逝,享年87岁。

  紧接着播出介绍派克的成长历程和曾演出过的影片。

  我不由自主地对小郎说,格里高里·派克是我的偶像。(这时的话筒是关着的)

  我曾经看过许多部他主演的影片,像《爱德华医生》、《太阳浴血记》、《百万英镑》、《罗马假日》、《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等等。

  记不清是从哪部影片开始,由衷地欣赏他不落痕迹的表演,他的大智若愚,他毫不张扬的洒脱,他谦和的君子形象,并笃定,这就是他——躲在一个个不同身份、姓名之后的真实的自己。

  派克的夺目不仅在于他出色地塑造了许多银幕形象,生活中的他,更被人称道。他拥有许多“头衔”,比如“上流社会的绅士英雄”,

  “银幕上下纯粹的好男人”,“最有教养的公民”等等。

  1987年,派克带着他出演的五部影片访华,我第一次从新闻中看到他的形象,仍然是从容的微笑、握手、致意,仍然穿着有笔挺裤线的西裤,干净、整洁却没有丝毫奢华之气,尽管已是白发苍苍,他的举手投足间依旧充满魅力,

  或许就是格里高里·派克的形象,左右了我日后的择偶标准,我对这一点的领悟却姗姗来迟,好像就是在听到他的噩耗,重温他的银幕形象之际。

  在纪念他的各种文章中,大家提及的最多的一个影片,就是他与奥黛利·赫本主演的《罗马假日》。

  我也不例外,这部影片,超越他很多的银幕形象,仍鲜活地存在于头脑之中。但我与大家的记忆略有不同之外在于,那时却并没有完全领略到赫本的美丽,而是全神贯注于不动声色,甘当绿叶的派克身上。

  据介绍,当时派克在拍摄这部影片时,已经是好莱坞的大牌明星,而赫本却是初出茅庐、寂寂无名的小字辈。所以在赫本与派克初次见面时,赫本也是用崇敬的目光看着派克,派克则在拍摄过程中尽量让赫本放松下来,毫不懈怠、尽职尽责地做好赫本的陪衬。最终,赫本凭借这部影片夺得了第26届奥斯卡女主角奖。

  当《罗马假日》中男女主角悠闲地徜徉于罗马街道,公主在尽享平民的快乐,乐不思蜀时,观众并不知道,那年拍摄时的罗马,骄阳似火,闷热难耐,气温达到罗马那几年的最高;摄制组每到一处,都吸引了众人围观;罗马城内治安状况不佳,恐怖事件频发——《罗马假日》就是在这样不作美的客观环境中完成一个轻松、愉快、感人的故事的拍摄,也是在这样一个条件下,推出了一颗新星,同时也使派克的形象更趋完美。

  有一位澳洲女演员在派克去世后自称,曾与派克产生过真挚的感情,但考虑到自己的事业在澳洲,两人只能友好得分手,但后来她为自己当初的选择而深深懊悔,因为再也没有遇到像派克这样的人了。据说,他们的这段感情也和《罗马假日》一样纯洁。

  派克在1962年由于出演《杀死一只知更鸟》而获得当年的奥斯卡男主角,美国电影协会在派克逝世前一周评选出“100名银幕英雄与恶人”,派克名列“英雄”第一位。

  《杀死一只知更鸟》是个温婉的故事,故事发生在美国小镇梅岗城,人近中年的律师芬奇接手了一个为黑人辩护的案子。影片并没有在案子本身着色太多,而从一开始就以芬奇小女儿的视角,把故事层层剥开。派克饰演的父亲、律师形象,在孩子的眼中高大起来。在这部影片中,时年43岁的派克戴了一幅黑边眼镜,遮掩住《罗马假日》的英俊外貌,脊背也不总挺得笔直,而有些微驼,入木三分得刻画了一个没有振臂高呼,没有发表慷慨激昂、旗帜鲜明的演说来进行抗争,而只是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富有正义感的普通律师的形象。

  派克塑造的芬奇,可能在影片刚开始时会让人误以为其软弱可欺,但当人们看到他涓涓细流般耐心却又是非分明的法庭辩护之后,全体起立,崇敬地目送着他离开。

  虽败犹荣的悲壮,就在这悄无声息中传播。

  看到这里,泪盈满眼眶。

  派克曾说,“《罗马假日》是他最喜欢的片子,但只有《杀死一只知更鸟》才最接近我的内心,是我演艺生活中的高峰。”“我觉得我有很多地方与芬奇相似,他像真实生活中的我。”有评论说,“派克和芬奇是一个完美的混合体”,“一部伟大的影片,刚好与一个伟大的时代同生,那确实是一个演员的大幸!”

  更值得庆幸的是,当演员年老时,他青春年少的时光不会衰老,当演员告别人世时,他生前的形象不会泯灭。所以尽管如今派克已经远离我们,但银幕上的他依然伴随我们左右,就像从未老去、从未离开。

  真希望自己能成为像派克那样的人。

(编辑:李恩泉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