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河南内乡采风:伏牛山下那些靠科技致富的农民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6日 13:28 来源:

  今年春节期间,记者在伏牛山腹地的河南省内乡县,见到了几位爱科学如自己生命的农民,并从他们身上反复思考农民、科技、财富之间的关系,似乎看到了正在萌动的春天的气息。

  秦英林:“陪”加拿大种猪一起过年

  秦英林是我们此次在内乡县采访的第一个农民。说他

  是农民,可能有些不恰当,他是正规的河南农大毕业生,大学毕业后自愿回乡当农民养猪,一度成为上世纪90年代初轰动全国的新闻人物。他因此成为“全国科技星火带头人”、“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农民”。他还是南阳市千万农民中第一个拥有宝马轿车的人。他经营的河南省内乡县牧原养殖有限公司,拥有上亿元资产,年产20万头猪,其现代化养殖规模居“河南省第一”、“全国第二”。他研究开发的早期隔离断奶技术、液体饲喂技术、猪舍自动控温技术等,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

  “马上要过年了,该放松放松了吧!”春节前夕,记者致电问候秦英林。

  “放松啥啊?刚从加拿大(买)进百十头种猪,还不知能不能适应咱这儿冬天的气候?寒流马上要来,新建的种猪场有些配套工程还没干完。”

  大年初三见到秦英林,果然发现他在种猪场过了3天,了解加拿大种猪的冬季生活习性、记录数据,成了他每天必干的事情。

  秦英林潜心钻研科学养猪的习惯,是从他1992年建第一个养猪场时就开始的。那时,他白天黑夜都住在用玉米秆搭起的小窝棚里,打井、架电、建水塔,样样都干。他设计的砖拱结构猪舍,使造价降低90%。

  此次为了饲养好从加拿大引回的种猪,他特别招聘职高毕业生做饲养员;用营养学理论配制饲料,猪一天能长1公斤肉;从国内到美国、法国、巴西等国的养猪场、兽医站和实验室,他四处学习;他主持的国家级星火项目———瘦肉型猪产业化开发,年创社会效益上亿元,使数千人就业。

  眼下,他的公司已成为内乡农民的猪业“龙头”,承担着全县猪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带动内乡涌现出30多个养猪重点村和2000余个养猪大户,使内乡成为国家商品猪出口直供基地。去年10月,他还依托养猪场建成了沼气发电项目。

  邵元龙、张喜正:除夕仍为推广科技忙

  该县赤眉镇东北川村,有两个农民的大名响当当,这就是邵元龙和张喜正。他们都是靠承包种植苹果而富甲一方的。但使他们名播四乡八里的,不只是他们的上百万元个人财富,而是苦心钻研、无偿传播果树种植技术。他们引进品种10余个,培育嫁接改造“五月火”、“千年红”、“万年红”、“早丰甜”等油桃品种7个,使果农们的当家品种在退化变异时,可以有优质高产新品种及时取代。

  为了保证让果农们及时掌握新技术,邵元龙、张喜正还牵头成立了油桃协会,推广先进技术,解决销售问题,并为油桃产品注册了“赤眉牌”商标,带动全县10万果农人均年收入超千元。

  按当地老百姓的说法,年前这两天好找人。于是,记者决定在除夕这天赶赴东北川村,采访邵元龙和张喜正。但这两个人,并不好找!

  我们先到邵元龙家,刚一开口,他的妻子就抱怨:“马上要过年,急等他杀鸡哩,他又上西沟给人家剪桃枝去了!”

  来到张喜正家,他的妻子和儿子也正在替他担心。前几天,张喜正到河北给乡亲们购买油桃树苗,明天都是大年初一了,现在还在路上,不知道能不能赶回来过年?更让人担心的是,电话中他说话鼻子囔囔的,一问才知道在路上冻感冒了。

  两个人,一个也没在家里“待着”。我们只好冒着刀子一样的寒风,翻坡越岭去找邵元龙。

  走近一片果园,只见一个中年男子一边修剪果枝,一边给两位年轻农民讲解。“那就是俺爹!”老远,陪我们一起来的邵元龙的儿子就指着那中年男子说。

  “怎么不等开春暖和了再剪?”走近邵元龙,我们问。

  “大家都习惯春天剪枝,其实冬天剪枝更利于储存养分。再说过了年,我会忙得不可开交!”

  “这服务怎么收费啊?”

  “不收费的。我包种苗、包技术、包管理、包销售,一包到底!”

  跟着邵元龙学技术的西沟农民张奇,这时插话道:“学了他(指邵)的技术,俺这桃子比别处的桃子大一圈,吃着脆甜!不过,真不好意思,要过年了,俺还在给他添忙!”

  刘铁栓:过年与外商“网聊”促销新产品

  内乡县漫山遍野都是米黄色的大理石,走路都拌腿。但是,近年来因为一个叫刘铁栓的农民,把它打造成了一个年产值3亿元的米黄玉开采加工产业链。

  大年初三上午,记者拨打刘铁栓的手机,预约采访事宜。一连拨通两次,都被他挂断了。“莫非对方不方便?”记者不再拨打。但过了半个小时,刘主动回拨过来,解释道:“刚才正在网上和日本、韩国的两位客商热聊呢!”

  刘铁栓说,他近几年新开发的大理石产品70%%出口,他和外商的感情也大多是通过网上聊出来的。过年的时候,他和外商聊得更热,“主要是想让客商知道咱在过大年时还掂念着他们”。

  “聊业务吗?”记者问。

  “当然!”刘铁栓得意地说:“刚才还聊成一笔新业务。”他把新开发的米黄玉高档纽扣信息,发帖给韩国客商,那边很快回帖:“正需要这样的产品,请加大品种开发力度和生产规模。”表示将很快过来洽谈订货业务。

  刘铁栓恐怕是全国第一个成立大理石开发研究所的农民。他的这个研究所,把拌腿的石头加工成装饰材料、办公家具、餐具等110余种产品,并研究出成套生产技术。为了研究开发薄板工艺品,他还自费出国到日本学技术,考察市场。

  在他的扶持和带动下,他所在的西庙岗乡建成了“中原第一石材城”,吸引福建、山东、湖北等地30多位老板投资开发,形成了“荒料开采———板材加工———精细产品———废料再生”产业链,近2万名农民受益。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周学文:过年老往麦地跑

  “老周啊,听说你一年365天,差不多天天都往地里跑。”农历正月初六,记者把王店镇周营村农民周学文“堵”在了他家里。

  “那太夸张!谁能没个歇脚的时候?再说,给庄稼打交道的人,往地里跑有啥稀奇?”与大学毕业当农民的秦英林,搞果树种植与研究的邵元龙、张喜正,进行米黄玉开发的刘铁栓不同,周学文的农民身份似乎更地道,从事的也是非常传统的小麦种植;但是,他又与一般的农民有极大的不同。

  他爱钻研,在内乡县农民中,一连实现了几个“全县第一”:第一个与高校联姻,第一个建立了家庭科技书屋,第一个购置了微机,第一个建立了植物生长素研究所,第一个公开招录大学生跟他一同攻关,第一个拿出全县不同土壤的各种成分测量数据,第一研制出不同土质不同作物施用的植物生长素,第一个把自己开发的植物生长素赊销给农民,第一个申请并注册了“菊城”商标,第一个在县电视台做常年广告,让“菊城菊城,绿色的希望,丰收的保证”形象广告语铭记在全县农民心中……

  “这几天,到几块麦地里瞅瞅,俺高兴坏了!”周学文一脸灿烂:“去年秋天研制的小麦生长素,从冬季的小麦根系就能看得出来,很不错,保证能抓老百姓的心!”

  近年来,农民们只顾一味地往地里施化肥,也不管庄稼“吃不吃”、“喝不喝”,造成土地越来越板结,收成越来越低,果实品质越来越差。为改变这种状况,周学文萌发了给各类土质的田地上的不同植物,研究一些既可口又科学的“饭菜”的念头。他因此走上了农业科研道路,开发的植物生长素品种达120多个。 (记者 乔地 通讯员 徐海林)

  来源:科技日报

责编:肖阔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