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旅游开发:杯子打碎了拿什么喝水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6月12日 11:1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有人形象地把自然生态景观和著名遗产胜地比作杯子,把在这些地方搞旅游和开发看成那杯中的水。以此比喻保护胜地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杯子碎了自然喝不到水。

  现今,旅游也成了复杂的学问。旅游者和管理者都面临学习的需求。中国小康了,能远游的人多起来,于是保护成了严峻问题。13亿中国人,若有半数一年一次地游动起来就难保不损坏几个“杯子”。从没离开过家乡的人有了旅游的念头,先去哪儿呢?初到北京,自然要登长城,再去拜谒天坛;走过很多世界名城的人或许更喜欢上泰山、黄山、武夷山,领略瑰丽的自然风光,感受雄伟的气势。前者的旅游是有与无的选择,后者则要品味自然文化遗产深厚的底蕴。都是学习,都是消费,也都带来赢利和经济的增长……

  文物专家和生态保护专家们眼看着风景名胜———这些“金杯子”、“银杯子”被汹涌人流和串了味儿的生态旅游毁得不成样子心疼———世界遗产地万古千秋地流传下来给后人,是原原本本的历史写实,一旦这真实被“贱卖”或“修正”,它的价值也就没了。更让他们心疼的是掌管着“金杯”、“银杯”的官员和开发商,只嫌潜力没挖尽钱没赚够,还在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用足杯子的功能。

  不久前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邀请一批专家就生态旅游展开研讨。各路学者的见闻和评论,让我们看到了“走味儿的生态旅游”和“超限旅游消费”对自然生态与文化遗产的负面影响。

  生态旅游是众望所归。但当你步入称作生态景区或自然保护区的时候,常常会看到相反的情况———售卖野生动物或它们的毛皮、挂出“爱鸟护鸟”横幅卖野生鸟的摊贩,古迹遗存被整修得面目全非,宽阔笔直的公路把森林剖开,拥挤的人流和喧哗吓跑了山林的原主人(野生动物),山谷不再清幽,清澈的山涧被小水电站截断,威严险峻、常人难得上去的高山都被条条索道改造得俗浅而易得……然而面对“残疾人难道不可以上泰山?”的质问竟无人敢答。生态旅游实际成了招揽生意的漂亮招牌。

  旅游在很多国家被分了层次,显然有道理。有为大众服务的旅游,千千万万人涌入一个个遗产地、风景区、自然保护区。也有为较高文化层次的人们提供的、在少数人中以高消费和名额来限制的旅游。两种旅游的前提都要有效保护当地生态。难度更大的是做好面向大众的生态旅游。

  面向大众并非就要建赌场、建妖魔鬼怪宫或成片的旅馆、商铺,较高层次旅游也不能允许在万里长城脚下建筑与古遗迹格格不入的欧式别墅群。人文景观的旅游在中国占了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在中国也挂出了1757个牌子。且不说一些重要的生态景观是碰不得的,就是可供游览的保护区或名胜古迹,也需要重新植入“生态优先”、“文物保护优先”的概念。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同一文物古迹在不同时间和历史条件下的价值、影响、评价也许是不一样的。

  瑞士的日内瓦市曾为修一条高速公路在报纸上辩论了3年,市政府花了几百万法郎论证它的合理性,最终修路议案被否决。原因很简单:“有高速公路就不是日内瓦了。就没人要来了!”这样的慎之又慎在中国显然不够。

  中国因大熊猫吸引了世界的关注,涌来众多游客和抢救资金,一个又一个大熊猫保护区被划出来,在退耕还林的热潮中,被人类(垦荒种地、开矿建厂、建村寨)割断的熊猫栖息地也有望连接起来。但新的错误出现了———人们新种植的经济林和外来树种(桉树和日本落叶松等)仍不利于大熊猫的保护;在王朗保护区修建的圈舍和围栏里,游客花30元便能近距离看到大大小小很多大熊猫,过足眼瘾,不虚此行。而生态和动物保护专家不赞同这样做。他们认为应把更多钱给予野外大熊猫,恢复和保护它们的栖息地,避免人的影响。但那样,游人会很难见到它们憨态可掬的样子。那样,还有这么好的游客生意吗?世人也看不到“我们繁育大熊猫的成果”了。

  然而国外一些动物园已经把大象送回它的家乡非洲的稀树草原,在原来的大象馆里只留下巨幅非洲象的生活图片,供人参观学习。动物学家把研究的目标确定在野外种群的恢复上,即使多数游客看不到那“成果”,但他们看到野生动物真实自由地生活在它们自己的天地里,按古老的遗传原则繁育自己的后代,就无比欣慰。

  生态旅游的真谛也许不是简单模仿就能掌握的,很多中国景区的管理者去看过欧洲、北美、非洲、大洋洲的野生动物保护地或国家公园,但为什么总学不像?大概缺少一种对自然生态的理解和敬畏,需要补一堂对古老宝贵文化和历史遗存的认知课,培育对历史负责一生而不是一任的使命感。

  不久前在峨眉山,有幸见到一位投资旅游开发的企业家游铁鹰先生。他有钱有魄力,也很年轻,与许多开发商不同的是,他时时怀着对峨眉山古老神圣历史和古迹遗存的敬畏之心,在专家指点下小心翼翼地规划每一个项目。他想方设法劝说在峨眉山山门前的高压线工程改道,他发钱给附近农民,让他们不来砍树而帮他护树,保住了所买地产上的古树和树林。他请国内生态保护、文物保护和古建筑专家对他的规划模型沙盘指手划脚,甚至听取颠覆性的意见……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买单。这样的企业真该多些才是。

责编:杨育权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