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导 演 阐 述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2月17日 10:25 来源:CCTV.com

  一、说什么

  变不变。

  已经过去的二十年,是急剧变化的二十年。二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时代变了,生活变了,人也变了。有人说这二十年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在这个多变的时代,不变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所谓与时俱进嘛。但是,该变的要变,不该变的还是不能变。那什么东西能变,什么东西不能变呢?本质不能变!除了本质不能变什么都可以变。

  究竟什么是本质呢?我认为作为国家、政党、军队就是它的宗旨和性质,作为人就是他的本性;特指军人的时候就是忠诚、勇敢、不畏牺牲的品行和职业操守。所谓山河易改,本性不移。只有万变不离其宗,万变不离其本,才能在复杂的变化中不迷失。所谓“打得赢不变质”,也可以说只有不变质才能打得赢。不变质是根本,是核心。为什么要提出不变质,就是因为有许多人变了质和正在变质。所以,变不变质是个大问题。

  在一个多变的时代,想以不变应万变是艰难的。现在是一个物质时代,是一个利益原则高于一切的时代,物质和利益的要求被渐渐合理、合法、合乎公众心理,成为社会时尚。在这样的背景下,坚守军人的品行操守和精神原则,不是一句空话可以了得。

  本剧就是要围绕变不变大做文章,而且要做深做透。

  近百年落后挨打的耻辱,是每个中国军人永远的痛。何以雪耻,惟有富国强兵。富国才能强兵,何以富国,只有改革开放。所谓改革是要改掉封建落后带来的落后和贫弱,革除一切弊端和陋习;所谓开放是要纳天下之先进,吸世界之精华,以强大自己。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新拿来主义,这绝不是将自己卖给别人。然而,改革的过程是具体的,也是艰难的。利益的调整、观念的更替、情感的撕裂会触及到全社会的每一个人。

  军人在这场变革当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任务、以怎样的态度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不辱所肩负的使命,这些问题应该是当代军队建设的重大课题。其实,这不仅是一个军人的主题,也是中国人的主题,人类的主题。因为精神与物质、个人与群体的矛盾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矛盾。

  二、怎么说

  向内转。

  以往军队题材电视剧作品的叙述模式,基本上是场面加三角再加新观念,这种以外部戏剧矛盾结构全剧的方式渐渐演变成新的套路,所以我们决定向内转。

  就是要用内窥镜、显微镜、放大镜来观察表现这二十年的每个人物,以及他们在一个个问题前的心灵和情感的变化。所谓过五关斩六将,把每个人都要推到一个个关口上考验,一口口油锅中煎熬。

  我们也可以把这部剧叫做“考验剧”。类似《老人与海》、《西游记》。

  如果我们把这部剧定位是史诗风格,那么这个史诗,应该是心灵的史诗、情感的史诗。

  运用新的叙述方式,让我们甩掉那些婆婆妈妈的罗唆,直接进入事件、进入心灵、进入情感。放大必要的过程,省略多余的铺陈。

  这样做不是不要戏剧性,而是换一种方式处理戏剧性。是将戏剧性隐藏在回忆感的散文化的叙述当中。我知道这样做会面临很多困难。也许正是这种挑战才能激起我们的创作欲望。轻车熟路我们不走,偏要走一条新路、险路。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

  本片的成功必须依靠在——主题深刻——人物鲜活——叙述新颖。

  所谓主题深刻,就是拒绝编造表面的先进和落后一类的伪冲突,而是去挖掘人物的内在矛盾,挖掘人物的心路历程。

  所谓人物鲜活,就是拒绝人物的概念化。我们的人物既要真实又富有个性。

  所谓叙述新颖,就是拒绝套路,利用回忆录的方式,将散文性和戏剧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果说这是一部史诗剧,他依赖的不是宏大的场面和伟人真事的影响,而是依靠心灵史诗的震撼。

  简约而深入人心是我们的审美追求。

  悲壮又乐观,严肃又幽默的一段人生,激情燃烧的一段岁月,都深深地烙在每一个人的心上,印在热岛的红土地上,书写在蔚蓝色的大海上,成为他们永远的记忆。

  三、主要人物

  人物及人物关系的设计,必须紧紧围绕着主人公的变不变这个中心展开,不要多余的人物和过于奇特复杂的情感关系。要自然地形成多种力量与主人公纠缠在一起。在利益与信念、原则与情感、艰苦与享乐、传统与现代的多种冲突中较为真实地刻画人物。

  谈谈几个人物:

  1、于海鹰:一个率真的具有高尚的职业情操的军人,他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发下的誓言始终流淌在他的心间。他视荣誉高于一切,坚持但不固执。生死兄弟陆涛说他是“一根筋”,那是指他的个性,他其实是一个真正的本质不变,但思想又做到了与时俱进的人。在我心中,他既是理想化的,又是现实中人。他直面现实,他的思索和成长就是一名当代军人在和平年代,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最真实的情感状态。在新旧观念的碰撞中他保持着人性尊严、价值观念,从而形成巨大的人格魅力。他具有典型性,又具有普遍性,他是一名军人,更是一名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中的中国人,所以,他具有象征性。我希望演员在体会这个角色的时候保持着“真诚”二字,用真诚完成对人物的体会和塑造。

  2、陆涛:他与于海鹰是生死兄弟,但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个性使得他走向了另外的道路。如果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一批人依然站立着,就像于海鹰,那么,陆涛就代表着那倒下的一批人。他倒在了不明是非的丈义,倒在了忘记了自己的誓言,倒在了放弃理想而追求现实利益,倒在了变化太快,甚至改变了本质的进程中。在剧中,他与于海鹰共同形成了一种递进式的结构方式,他们的矛盾成为推进情节的动因。二十年的生死与共,二十年的肝胆相照,却因质的改变而被隔在了大墙内外。我给了这个人物一个开放的结尾,监狱中,他在思考,是忏悔还是自嘲,是痛苦还是麻木?就像一片留白,需要观众自己缝合。

  3、张武:一个末世英雄。他是一个忠诚于事业和情感的人,勇敢而且无畏:但也是一个固执、传统而渐渐落伍的人。他不希望掉队,却又不知道如何追赶,他会给人带来一点痛,但就是这点痛最让人牵挂。他就像一个朋友,看他消沉,你会忍不住要责骂他,静下心想,其实是要帮助他。他有人性中普遍的弱,又有着一个坚强的外表。他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也是一个闪光体,塑造他时可以比于海鹰更极致,因为他是简单的,是最本真的。

  4、乔红:于海鹰的妻子。她从部队转业,带着军人特有的率真,也带着干部子女的优越感,行动总是大于思考。从人物的前史看,她也经历过战争,所以,她和于海鹰的二十年夫妻生活,虽然屡屡争吵,但血浓于水,那种对情感、对军队的挚爱是相同的。

  5、罗静:陆涛的妻子。这是一个最理想化的人物,她是个好军嫂,是个善良的女人。我们把她设计为小学教师,那崇高的职业使她生活在自己安静的世界中。面对喧嚣的外界,面对变化的陆涛,她是一个恒定的因子,虽然无力改变别人,但做到了坚守内心。女性角色在这部剧中从戏份而言是配角,但乔红和罗静在结构中却又不可或缺,她们折射出男性的成功与失败,她们都具有光辉的母性,是对现实中女性的提炼,也以此作为对女性的致敬。

  四、结语:

  拍摄和后期制作过程中我会与各部门做具体的沟通。所谓创作备忘,是提醒自己,那些心中的理想将在我们的手中一点一点变为现实。

责编:张彬旭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