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人物御龙帛画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2月22日 16:51 来源:CCTV.com

  说到绘画,人们就会想到纸和笔,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绘画的工具和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可是您知道,早在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代,中国人的祖先是怎么画画的吗?今天的节目就给大家讲述一幅那个时候的绘画作品---《人物御龙帛画》。这幅画背后的故事不仅精彩,而且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现在就让我们从这幅画的发掘讲起。

  在湖南长沙一个叫子弹库的地方,这里常年天高气爽、景色宜人。1949年前,这里曾经出土过战国帛书,经有关部门批准,1973年5月的一天再次发掘。

  随着推土机的轰鸣声,这里的围墙被推倒了。人们除去杂草,小心翼翼地挖掘着。他们是湖南省博物馆考古部的专家和发掘工们,正在重新清理一座战国时期的楚墓一号墓穴。

  墓穴被打开了。发掘工们挖开硬硬的膏泥,看到了厚厚的木椁板,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为椁,说明墓主的身份很高,属楚国大夫一级的贵族。既然是贵族的墓穴,就应该有更为珍贵的随葬品,但是开棺之后只找到一些木俑和漆器。专家们继续仔细清理“头箱”和“边箱”,还是一无所获。

  所有箱子都已经清理完毕,最后专家们把目光都盯在了椁板与隔板中间的夹层,忽然,有人惊喜地叫了起来:帛画!专家们簇拥过去仔细辨认,果然是一幅长长的帛画。

  早在殷商时代,中国蚕丝业已经相当发达,在甲骨文中,已经有“丝”、“帛”和“桑”等字。战国初年的思想家墨子,曾在他的书里不止一次地说到“著于竹帛”,就是把字写在竹简和帛上的意思。这说明帛和竹简木简一样,都是当时用来做书写的材料。所谓帛画,也就是指在丝绸上面作的画。

  这幅楚国贵族墓穴中出土的帛画,虽然已经有些破损,但依然可以辨认出,画面是一个侧身而立的人,还有一条奇怪的龙舟,这到底是一幅什么样的帛画呢?

  画工们经过近一个月的整理,这幅帛画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帛画长37.5厘米,宽28厘米,上端有竹轴,轴上有丝绳,是一幅可以垂直悬挂的幡。在中国古代,幡也叫幡儿,是出殡时举的窄长的旗子,多用白纸剪成,也叫引魂幡。因此可以说,这幅战国时期的帛画是一幅招魂幡画。专家们定名为《人物御龙帛画》,无论从艺术价值还是史料价值上衡量,都极其珍贵。

  专家们认为《人物御龙帛画》所表现的是古代楚国祭祀引魂的民俗民风,而且这一风俗又与《楚辞》中屈原的《招魂》诗有着联系。屈原有诗云:“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描绘的就是一个头戴高帽、手执长剑的魁伟男人离开了大地,冉冉升腾在天国的白云之中。这不就是御龙画中墓主人形象的真实描绘吗?可见,屈原的浪漫诗句好像就是为《人物御龙帛画》而作,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战国时期楚国的民俗巫风盛行,江南巫阳流传的招魂词最为典型。诗人屈原吸取民间精华,结合自身的感受,创作出独特的《招魂》诗来。

  当时,屈原刚好被流放到楚国的南疆,也就是出土《人物御龙帛画》的墓主人生活的水乡地区。这里是桃花源般的美好景象,巍巍高山向四方退远,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原与河泽展现在眼前。古庙、小桥、流水、稻麦的香味、飘向山巅的炊烟,一切都是那么让人神往。

  学识渊博的屈原,被权贵奸臣迫害长期流放。他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只能寄情于诗中,揭露现实的黑暗,抒发自己美好希望的浪漫主义情怀。

  据当地的传说,这幅《人物御龙帛画》的创作过程就和屈原的招魂诗有关。

  相传有一天,身患重病的墓主人正在请画工给他画招魂幡,也许是想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墓主人的表情沮丧。他高冠岌岌、佩戴着长剑,却神态木然、眼光呆滞。绘画人端详着墓主人,迟迟不肯下笔,因为他知道,眼前的墓主人神情不佳,如果描绘不好可能要有杀身之祸。

  就在这个时候,屈原吟唱着悠悠地走来了。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归来归来!不可以托些。”

  墓主人恭敬地上前问道,屈原大夫,您唱的是招魂词吗?屈原这才道出词的含义:我不可以把自己的灵魂托付给险恶的势力,在太阳升起的地方,闪烁着尘世的光芒,才是灵魂真正赖以寄托的桃花源!

  墓主人茅塞顿开,连连称谢,赠屈原衣食后,屈原飘然离去。墓主人再次摆好姿势,让画工继续作画。经屈原的吟唱和点拨,使得当时非常忧愁悲伤的墓主人豁然开朗,想到自己死后即将升天至美好的桃花源,他的精神也就格外好了起来。最后,画工就在丝绸上,为墓主人画好了这样一幅如此美妙而又寓意深刻和浪漫的人物御龙升天招魂幡画。

责编:王京

相关视频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