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新享受,主持新突破
------看《快乐驿站》有感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15日 09:36
网友:中国吉祥0
上周末观看了《快乐驿站》,对于这个节目,我有两点可以肯定:从内容上看,《快乐驿站》幽默、快乐、而且新颖;从主持人看,《快乐驿站》老毕的主持风格本来就独特,而在《快乐驿站》里,老毕在原有的主持风格上,有所突破、创新。《快乐驿站》扩展补充了他原有的主持风格。如果说用简短的话语概括,则是:《快乐驿站》——快乐新享受,主持新突破!
快乐新享受:动画的新形式 寓言式的内容
说到令人快乐的节目,直接地以内容取胜的,主要是舞台上的小品相声。但这些多是纯粹的展现,被还原于荧屏。而《快乐驿站》的新颖独到之处在于利用本身就很有乐趣的漫画、动画方式,描绘笑话中的人物,展现笑话情节,使节目直观形象,更增添了乐趣。
这一期《快乐驿站》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小幽默,小笑话以及贴近生活的相声为主。主持人在讲解一个关于汽车逆向奔驰的笑话之后,说道:其实,孩子就像那汽车,注意别让他迷失方向了。还有一个笑话说的是,一位小孩子一天早上已经刷牙了,但是他的妈妈发现牙刷摆放依然完好,形似没有用过一样,于是就责备小孩子今天早上没刷牙。小孩子很委屈。到了第二天早上,小孩子真的不刷牙了,他故意把牙刷不摆放整齐。结果他的妈妈前来看见后,就大夸孩子听话。孩子窃喜。回到卧室后,明知情况的爸爸跟小孩子说,“你今天早上骗了妈妈,我知道的”,但是他的爸爸没有责备小孩子。笑话播完后,画面出现字幕:信任使生活变得简单。接着就是主持人的讲解串联:大人间也需要信任。于是进入下一个关于彼此间不信任的笑话。与其说是笑话,还不如说是来源于生活真实的小故事。
在笑话的基础上,还给予观众生活的启迪和思考,使得人们在停歇享受快乐的时候,还获取生活道理,自然而然地警示了观众。 在笑之后,起到教育观众的作用,可以说是“寓教于乐”,“既快乐又理性”。我愿意把《快乐驿站》称为“寓言式的笑话”的节目!
主持人:在舞台说书,演小品?还是唠家常?
《快乐驿站》中的笑话故事是寓言,寓言的结论由主持人直接点拨,道明。在老毕讲解时候,他的主持风格尤其吸引人!
老毕经过在《梦想剧场》的不断锤炼,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亲切自然,朴实幽默。对于小孩子来说,是一位亲切的叔叔,对于更多的普遍观众来说,他是一位平民式的主持人。在节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被表演者,嘉宾或者观众开玩笑,这也正说明了老毕轻松淳朴,平易近人。不过老毕虽然常常被人“开唰”,但是还是和嘉宾,观众互相逗乐,“相处融洽”,让现场嘉宾和观众放松快乐,也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乐此不疲。老毕随着《梦想剧场》影响的逐渐扩大,逐渐地被大多数观众接受并喜爱。观众越来越“重视”老毕,他主持的节目也逐渐增多。其中,《快乐驿站》也许就是专门为他设计的节目。
《梦想剧场》是表演性的快乐节目,内容有小品、相声、戏剧等等多种样式。老毕能主持《梦想剧场》,他必定有不错的表演才华。作为主持人,从《梦想剧场》中请来的其他主持人的表演节目可以看出,也作为主持人一员的老毕必然是表演行家。实际上,这是确定的。从《五一七天乐》中,老毕的客串就可见一斑。在客串中,他能自如地在主持人,表演者两个角色中变换。
从《梦想剧场》到《快乐驿站》的过渡,老毕的“表演才能”在贯穿其中,所不同的是,前者侧重非主持的表演——与嘉宾一起融入戏剧情节中。而《快乐驿站》是一个主持人节目,而且与《梦想剧场》内容不同,《快乐驿站》中的老毕完完全全是一个主持人。不过,我们依然能欣赏到老毕的表演——这个表演是主持风格上的表演,所以,《快乐驿站》完全侧重主持的表演,老毕融入的情境是笑话,故事以及笑话故事的道理的点拨时,老毕与观众的交流情境。由于《快乐驿站》中一部分展现的是动画,所以老毕的主持,表演,情境,交流,出现在生活小故事的动画播放之后的讲解,串联,组织当中。
这时候,老毕在说笑话,解笑话,道明“寓言”道理的时候,还辅以形态语言:神情,手势,姿态,展现主持人对笑话故事的理解。但是不是诠释笑话故事,笑话故事的诠释已经用动画展现了一番。主持人的“表演”更多的是加深观众对笑话故事的理解,使观众听取老毕的道理。在组织串联过程中,老毕与观众交流时候,他的表演使得节目内容更灵活,更丰富,更生动。也许有人认为,新闻节目也有表演,为何没有强烈效果?新闻节目是有主持人在“交流情景”中扮演表演角色,但是客观条件使得〈快乐驿站〉中主持人的表演更富于表演性,表演更富于立体性(形象生动),老毕的主观才能使得表演效果更具感染性。因为《快乐驿站》采用的是主持人宽大房间式的演播式,而不是站着,主持人犹如在自家中,行动自如,场景更具有生活化,加之老毕生活化(亲切自然,捞家常的交流),立体化(神情到整个身体的形态语言)的表演主持风格,节目更具有感染力。
我们可以看到〈快乐驿站〉中的老毕坐在那,手遮住眼睛,说“别理我,别理我,最近真烦啊……”。在节目开始时候,你会看到老毕姗姗来迟的模样,像是迟到了一个众人参加的聚会。节目结束时候,你会看到他,依依不舍,说走不走的样子,演播室里好像有很多人一样。解说笑话故事蕴涵的道理,比如在奉劝大人们要好好培养孩子时的朋友亲人似的语气。台上台下,上台下台,活脱一个生活情景的人。但这是在演播室,在电视上,所以我愿意把老毕在《快乐驿站》中的主持显示称为“说书式”或者“小品式”的风格,但是我觉得总不够确切,因为老毕主持中在“表演”,“主持”或者“主持的工作”“主持的生活化”间游走得游刃有余,令我分不清是在台上说书,在台上演小品还是在和我唠家常。各位朋友,您能告诉您心中的老毕到底是什么一种界定的状态呢?原和你一起分享您的看法。
主持风格: 主持人节目相吻合 老毕新突破
主持人老毕在主持时候,老毕的主持表演恰到好处,将自我融入节目内容中,犹如在与观众对话,不仅“说”了笑话,“解”了笑话,“深化”了笑话。不仅起到了组织串联节目内容的各个部分的作用,还起到了深化节目主题,强化节目风格的作用。 所以说,这是生活化的表演,或者说不是表演——节目本身要求如此。
一个节目要想成为品牌,要想吸引更多的观众,一个适合的主持人必不可少的。《快乐驿站》使老毕有新的突破,在原有的主持风格上补充了“表演”的有益成分——即在《梦想剧场》中形成的亲切自然,朴实幽默,松弛大方,胸有成竹基础上扩展了自由独立放松的自我表演。这些“表演”正是一个主持人担当角色的《快乐驿站》所需要的,所以说主持人与节目相吻合。主观上,老毕本身的文艺天赋(包括画画)正使老毕具备了条件。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只有放在适合他的节目里才能达到双重效果:节目风格突现,主持人也异常突出,主持人与节目融为一体(甚至有的节目主持人魅力大过节目本身,这也说明他主持的节目是成功的)。对于《快乐驿站》,我更愿意认为老毕是优秀的,《快乐驿站》是在选择主持人时,是成功的!
所以《快乐驿站》的意义在于,主持人与节目风格的相吻合,我认为更重要的在于老毕主持风格的新突破——扩展,充实了老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