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游客手札

九宫山上锁暮云——甲申感悟 【博陵】 2004-05-27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17日 15:29

  农历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今又逢甲申。

  湖北通山县有一座九宫山,九宫山下牛迹岭有一座闯王陵园。修葺后的陵园,绿草丛生的坟包依然朴素。关于李自成的最终下落,有不同的说法,如夹山“奉天玉和尚”就是禅隐的李自成说。我相信这茵茵绿草下,就长眠着那位陕西米脂的悲剧英雄。

  北京景山(明代叫万岁山)的东坡下有一棵不大的树,每年开春时发芽吐翠、绿满枝头。记得小时候去,是一棵枝杈枯干、皮色鳞皴的孤槐,大人们说是当年崇祯皇帝上吊的地方。原来的那棵古树,文革中被伐倒,又补栽了这一棵,真是人也去物也不在了。后来有人据史书记载,提出崇祯是死在景山的寿皇亭里,还有人说是北海的白塔山。明代景山上没有大型建筑,更没有寿皇亭。我相信那古树的所在,当是仓皇悲怆的朱由检的“殉国”之处。

  六十年前,郭沫若先生一篇《甲申三百年祭》,引起了人民领袖毛泽东的极大重视。根据他的建议,这篇一万七千字的史论列为延安整风学习的重要文件。一篇历史评论受到如此重视,不说是绝无仅有,也是罕见的。几年后,中共中央进北平的时候,毛泽东形象地将此行比喻为进京赶考,再次提醒革命者要将李闯王的事情“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姚雪垠先生的五卷《李自成》,洋洋330万言,展示了一部明末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战争悲壮史诗。姚先生历时近四十年写成此书(1963年出版第一卷),加上构思可追溯到解放前。我从第一次读《李自成》到读到先生临终前写完的第五卷,也经过二十多年。虽然是小说,但先生严谨的著书态度,为人们深入了解李自成、学习历史,提供了一部形象生动的鸿篇巨制。我的一首小诗,不能表述读后感想之万一:

  一十五载尝苦辛,

  陕困豫兴破京门。

  功败垂成失决策,

  九宫山上锁暮云。

  李自成,曾经的地主牧羊童、普通的驿卒,投身于风起云涌的农民大起义,在众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从他的几起几落,看出了他的坚韧;处理事件的手段,看出了他腹藏的大局心胸。在熬过了商洛山中的艰苦之后,适时地进军河南,一举发展壮大起来。

  遥想当日大顺军进北京的时候,上下是何等的欢欣鼓舞?穷苦的百姓也张开欢迎的手臂。直扣京门的两支大军太顺利了,几乎没有大的抵抗。用人的失当,腐败之气的迅速蔓延,种下了后来失败的祸根。1644年农历四月三十,溃败的大顺军从北京凄惶地退出,李自成还不忘在前一天“称帝登基”。自三月十九日破城,四月十三日出兵山海关。四十多天里发生的剧烈变化,不说是层层上下,即使久经变故的李自成也一定懵懂了。

  当初李自成抓住了若干机会,特别是在河南的机会。但进京后的李自成以为天下可传檄而定,至少不会费太大力气。逡巡观望的是吴三桂,这一次抓住机会的是更高一筹的多尔衮。

  我没有对李自成的失败做深刻分析的能力,但可否揣度一下这位几乎一统天下的农民起义领袖当时的心理呢?端详着在望的北京城墙,他想到了将要被他推翻的这个朝代的高祖朱皇帝,或许也想到了那些更远的起于草莽的皇帝们,想到了“皇帝轮流做”,不觉喜上心头。但他远远没有领悟到这些成功帝王的用人之道,朱元璋的深谋远虑,积极采纳“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策略,成就了他二百多年的基业。李自成虽然也采取了一些用人措施,但苍白无力,主要用心在战事上,没有在精神上做成功治理天下的准备。不断滋生的内忧未解,没有充分估计的强敌在外,焉得不败?

  曾读到一些有关抗美援朝的文章时,里面提到毛泽东在决定出兵前,夜夜难眠,烟蒂堆满了烟灰缸。毛泽东想些什么,都没有提到。我想,他一定想了许多许多,他一定也想到了李自成。他熟读历史,多次提到了“甲申”,此时能不陷入沉思吗?新中国刚刚建立,部分地区还没有解放,新生的政权会不会被颠覆呢?历史证明,浮躁的农民组织毕竟难比共产党,毛泽东也不是李自成。

  李自成最终虽然失败了,但他终是推翻一代王朝的英雄,只不过由更加能把握时代脉搏的人替代了他。西楚霸王项羽曾叹道:“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他没有理解真正英雄的含义,但话还有一定道理。成名的“竖子”不多,失败的也未必不是英雄。又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开国者轰轰烈烈,到后来腐败起来,终归亡国。只不过李自成的败来的太快了些。

  六六三百六十年前的春末夏初,正是闯王事业由盛到衰的转折日子。不忘甲申,尤要想到它对我们现实的重大意义。

(编辑:陈玥来源:CCTV.com)

相关文章:

  • 九宫山上锁暮云——甲申感悟 (2004/08/17/ 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