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国家地理 > 风沙星空 > 古道乡村 > 正文

古道乡村——浮沉、破碎与抗争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08日 14:08

  (前记:2002年12月7-9日,新疆鄯善县迪坎尔村考查两日。活动由野驼伙伴俱乐部组织,参加人员14人,行程500余公里。考查不同于考察,仅仅是业余爱好)

  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之间,自古以来原就有一些道路:丝绸之路、玉石之路、香料之路、瓷器之路,只是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的足迹可能被荒烟、蔓草、沙漠以及遗忘淹没了。在传说的沙海中,可能浮沉着破碎的事实,但历史有时是必须重新开始、重新发现的……(马可·波罗)

  一、扎营库木塔格

  到达库木塔格沙漠边缘的迪坎尔村时,已是夜间2点。

  弃车步行,队员负重很轻,但风的阻力很大,凛冽的4-5级东南风扯着人走不快。13个队员有说有笑地走了约2公里到达今晚的扎营地--一处四周是沙漠的平地上。

  营地选在一处约500米高的巨大沙梁下的平缓地带,打着灯光,依稀可以辨认出风吹沙粒形成的东北-西南走向的极矮沙丘。

  营地位于库木塔格沙漠的中北部。“库木”是维语“沙子”,“塔格”是“山”的意思,但这山并不高,营地海拔为-10米,四周被远处忽高忽矮的沙梁包围着。

  我们借来的帐篷支架不配套,没法支撑,于是小马和小朗让出他们已扎好的帐篷给我和高原,让他俩一起挤在帐篷里,但他俩坚辞不进,躺在露天的沙地上睡了。

  二、裸露的石器

  此行的目的主要是考查迪坎尔中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就在营地南侧不到2公里处。队长是个军官,爱好考古,业余时间跑遍了新疆的古遗址,一直研究西域的古代遗址文化。另有3位mm业余时间也喜欢研究。

  早上8点就被他们的说话声叫醒。钻出帐篷,却不见阳光,营地四周的沙山泛着黑褐色。昨晚的风已停了,不觉得冷。然后步行出沙漠,来到迪坎尔村边被沙子侵蚀的公路上,找来村长,由村长找来一辆驴车,将我们昨晚放在车上的用具装在驴车上,再向老乡买了土坯、煤和柴火拉进营地。

  赶车的是个维吾尔小伙子。今天刚好是肉孜节,小伙子穿得干净整齐,头上戴了花帽,挺精神地赶着驴车向沙漠里走去。

  卸下物品,小马搭好土坯、架好锅灶给大家煮了热奶茶,就着干馕、咸菜吃了早餐。之后10多人随着队长向不远处的迪坎尔石器遗址走去。

  遗址为中石器或晚至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遗址,分布面积大约3平方公里,沙地地表散布着石核、石叶、刮削器等,但形状都很小,拣到的最长的石器也不过几厘米。由于地处库木塔格沙漠北偏东,经常年的风吹沙袭,遗址表面很难辨清。

  新疆发现的最古老的石器遗址约为旧石器时代,且大多在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库木塔格沙漠腹地或边缘。在人类有活动之前,大海已成陆地并逐步干涸成沙漠,很多遗址被沙化侵蚀。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东、东南、南缘,2000多年前的尼雅、丹丹乌里克、喀拉墩、安迪尔、且末、楼兰等古城均处于距现代绿洲约100-200公里的沙漠腹地,说明那个时代的沙漠还没这么嚣张地使绿洲向外扩散了1、200公里以上。那时的古城附近应是绿树成荫,水草丰茂的。

  走在这片沙丘与荒漠开阔地带的史前人类栖息地,一直在想着这地方怎会有远古的人类居住?眼界里看不到一棵树,尽是高高的沙丘和戈壁滩,偶尔有几处黄土台地,却没一丝绿意。

  我们在低头搜寻着被风吹起的裸露在地面的黑色石器碎片。几千几万年或更久远以前,古地中海延伸到了今喀什地区,使喀什绿洲和沙漠地带正好处于地中海之中,而远在1000多公里外的吐鲁番受其影响,气候湿润,林地茂盛。我们走过的一处低地正是一条古老的河床。

  拣拾的石核以及刮削器形状不规则,厚薄、长短不一,但许多石器的侧面有明显的人工打削痕迹,制作石器的材料有黑色、绿色的玛瑙、石英石等。低头起身间,仿佛自己就处于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感受着远古人类与自然搏斗并进而掌握在艰苦条件下生存的生产工具,延续着人类的进步。

  走过很多新疆的古人类遗址,也和很多考古学家探讨过古老的新疆的历史。看着队长的考查,深知这位朋友所探寻的知识领域的浩渺。

  考古是什么?有人说,无疑,你可能必须去搬运与筛滤许多泥土,记住某些烦人的日期,难为你的舌头去学说毫无意义的方言土语,并且试图去掌握那犹如相扑摔跤手一样彼此冲突的理论......但与此同时,你也将被带入这样一个世界,其中有着艺术与器物、庙宇与工具、陵墓与宝藏、失踪的城市与神秘的手稿、木乃伊与猛犸象......考古如同一个平静的大海,浩瀚、深沉,但水面上却反射着迷人的光。队长便是在从一处地表走向另一处地表、低头弯腰间陶醉在他的世界里。

  三、“大海道”

  迪坎尔村正当库木塔格沙漠、觉罗塔格山之间沙漠北侵的正中。库木塔格沙漠北起吐(鲁番)鄯(善)托(克逊)盆地北部,南抵库鲁克塔格南的塔里木河下游,与塔克拉玛干沙漠隔河相望。除了常年奔波于从迪坎尔村到罗布荒漠上的司机和偶尔的旅人以外,几乎没多少人知道这个小村庄。这里曾是通往罗布泊、楼兰古城以及丝绸之路“大海道”的必经之地:由此向南300余公里可抵达楼兰古城。

  “大海道”起于甘肃玉门关,止于新疆吐鲁番,由此再分几条道去往遥远的西方。“大海道”沿途经过戈壁、流沙、干涸的古河道、库鲁克塔格、火焰山南麓。而迪坎尔村是穿越“大海道”的沙漠戈壁后抵达的第一片小小的绿洲。

  “大海道”是已知的14条丝绸之路中最后一条被探明的古道,因一路荒碛沙积貌似大海而从元、明时期就被人们称之为“大海之道”,继而被探索者描述为14条丝绸之路中最艰险的一条。

  “大海道”的名称缘出于敦煌文书中的唐代《西州图经》残卷。《西州图经》记载:“大海道。右道出柳中县(今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界,东南向沙洲(今甘肃敦煌市)1360里。常流沙,人行迷误 ,有泉井咸苦,无草。行旅负水担粮,履践砂石,往来困弊。”唐代《元和郡县志》卷40记载,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城“东南至沙洲1400里”;“大沙海,在县(唐代柳中,现在的鲁克沁)东南90里。”

  四、“最后的村庄”

  从古遗址向西不远处就是迪坎尔村。走在高低不平的土台地间,见台地上垒砌了不少高低不一的晾房。台地间有处晒场,一个维族小伙将铺在地上的白高粱拢起再铺开,用一个石碌碡碾压着。

  不远处有几眼冒着热气的坎儿井由北向南排列着,拣了一块土疙瘩扔进坎儿井里,听响声知其顶多有7、8米,没水。就问那小伙,得知全村现在只有一条有水的坎儿井,500多户人家就靠这条井生产和生活着。

  坎儿井是吐鲁番盆地的“特产”,也是这个火洲的生命之水。小伙子告诉我,有水的这条坎儿井绕着村庄流淌过每家门前院落,人畜用水均取自于它。

  迪坎尔是鄯善县最南的一个自然村,这里的民风很淳朴,人也极是热情。我最早走入迪坎尔是1997年的一个夏天的傍晚,那次我是独自驾车。在公路的尽头朝南望去,便是一望无际的库木塔格沙漠。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善良,一定是居住在远离城市的地方,似乎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往往尔虞我诈、自私自利、追求自我。处于沙漠边缘的迪坎尔村民就没有城市居民的不良心态。

  村边公路边站着三个中年维族村民,一个在等去县城的车,两个陪他聊天。当我路过他们时,那个年纪大的见我一个人在村子溜达,就和我打着招呼。

  村民的房舍是清一色的土坯泥房,这种土坯民居冬暖夏凉,在这一带常见。这种防暑民居是吐鲁番地区先民的创造。民居便于通风采光,最大限度地减少房屋受光面积。民居的建筑还显示了三个特点,一是房子的一半建在地下,“穿地为穴”;二是房子没有屋脊,屋顶平平;三是没有屋檐。每到夏季,房屋掩在葡萄架下,避免了阳光的暴晒,即使户外蒸腾似火,屋内仍凉爽宜人。

  每家的院落都很大,个别的屋顶上还盖了晾房。民居间的道路弯曲狭窄,虚土很厚,没过鞋面。大眼睛的维族巴郎和克孜在虚土间玩着看不懂的游戏。当我路过他们时,几个小家伙不住地用维语和我唠叨着什么。

  走进乌斯满江家的院子,敲开门进,一家三口正在吃午餐。见我进来,32岁的乌斯满江热情地让我坐在火炕上。脱了鞋,盘腿坐在炕上,不客气地随他的家人吃着干馕喝着奶茶。

  肉孜节是回族人的大年、维族人的小年。在迪坎尔这个沙漠边缘的村庄,节日气氛不明显,完全没有汉族人的披红挂绿境象。

  乌斯满江的汉语很蹩脚,说不出几个成词组的汉语,我和他没法交流,退出房屋。

  五、“最后的老阿妈”

  来到我曾5次看望过的118岁的波希汗老阿妈家时,屋里有4、5个人围着火炉烤火、聊天。老阿妈那个50多岁的孙子认出我,握着手,让我坐在火炕上。

  四处寻找着老阿妈,却没找见。寒暄了一阵后,那男子拉住我的手,小声地告诉我,老阿妈今年5月去世了。

  听着这消息,我坐在那儿没动,也没说什么。每次来迪坎尔村看望这位老阿妈我都带着一种焦虑,想着总有一次会见不着她。想起我5年来5次来到这个“最后的村庄”看望这位“最后的老阿妈”的情景,不禁有些黯然:一位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老人就这样悄悄地离开了她生活了70多年的迪坎尔。

  六、路尽头

  迪坎尔村不下雪,村中的惟一的那条坎儿井渠结了一层薄冰,几只鸡在井渠边觅食,鸭子在渠水上凫着。

  路边老榆树林边有埋了墩的葡萄架,远远望去,土包连土包;路上积攒了很多沙,埋住了黑色的柏油路面。从沙的走向看,大多是由西北风形成的,沙的颗粒很细,其间有黄土。沙路连着沙梁,沙梁约有20多米高速公路的尽头就是通往罗布荒漠的起点。站在沙梁上极目向南望去,远方仓灰一片,天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处。

  路尽头有个汽车修理铺,两个陕西修理工在修一辆卡车,站在一边的司机和我聊起远方的荒漠。这司机常年奔波于迪坎尔到罗布荒漠间的一个叫尖山的铁矿上拉运矿石,这几天车坏了,便留在这里修车,住在一户维族老乡家。

  远方的荒漠是苍茫的无人区,但风景却似亘古的洪荒:绵延几十公里的红色砂山、被风打磨成千姿百态的凌石、盐壳龟裂翻起的古湖盆、宽阔的古河床故道,还有碰运气才能遇见的野骆驼……

  七、村边的烽火台

  迪坎尔烽火台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立在一处黄壤高坡上。

  走上台地,烽火台已不复存在,仅有一堵高2米的土墙,土墙边盖了两座晾房,晾房外堆着晾晒葡萄干的木架。村上的农户把它当作打麦场,只在距它不远的路边留下一块维汉双文的“迪坎尔烽火台”的牌子。

  迪坎尔烽火台是由吐鲁番去往罗布泊、楼兰古城的一处古烽火台遗址,大约有千年的历史。

  从烽火台返回营地,远远见从东边的库木塔格沙山上走来3个维族小伙子。

  小伙子穿戴整齐,其中有个懂汉语的叫艾比布拉,从尉犁县的古力巴格乡考入乌鲁木齐一所中专学校,这几天趁肉孜节来迪坎尔村的亲戚家玩。

  艾比布拉的脖子上挎了一个相机,三人是在沙山上照相后路过营地的。看着他们,想起我小时候和同学走进沙漠里的情景。

  走过营地时,几个mm拉着眉清目秀的艾比布拉在高高的沙山前合影。然后,艾比布拉坐进帐篷和我闲聊。随后他拿出纸和笔给我留了他在尉犁县家中的地址和电话,邀请我有机会去他家看看。艾比布拉对我们扎在沙漠间的黄、绿、蓝色帐篷极有兴趣地问这问那。

  八、嫁女人家

  村长说村上有户人家明天嫁女儿,今晚他家中有个麦西来甫晚会,邀请我们也去凑热闹,自然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兴趣。这么多年我也没参加过一场真正的乡村维吾尔婚礼。

  晚上8点多来到村长家,离麦西来甫晚会还早,村长非让我们10多个人坐上他家的火炕上,拿出馕、葡萄干,倒了热茶,让我们“海买斯”(全部)吃完。吐鲁番地区乡村农户自家吃的葡萄干都是无污染的,而售卖到市场上的则是施了化肥的。几个mm嚷嚷着要买村长家的葡萄干,但村长开玩笑说家中储藏自食的是不卖的,引得大家好失望。

  村长28岁,微胖,一家三口,种葡萄、棉花、哈密瓜,年收入有2万元。他那个5岁儿子叫阿不都拉,很顽皮,在火炕上跳来蹦去地拿捏着mm们头上的帽子和饰物。

  村长曾两次为穿越罗布泊和“大海道”的探险对当过向导,门前停的那部旧的老式丰田越野车就是那次穿越“大海道”后的纪念品。

  村长家是个大院落,住着他的父母和兄弟几个。天黑,看不清院落的布局。

  快9点时,村长领我们去嫁女的人家。走在寂静的、没有夜色的乡间小道,一伙人和村长一问一答着。好几次碰见走夜路的村民,暗自佩服他们的夜行本领。在村上,我还真没见有戴眼镜的维族村民。这得益于他们的饮食习惯。

  远远的那家,屋顶上吊着一盏几十瓦的灯,门前的虚沙地上撒了些水,想必是为即将开始的麦西来甫做准备。

  门前已聚集了不少村民。队员们给几个半大的巴郎子照相时,他们摆出各种姿势,很配合也很可爱地闹笑着。

  大伙拥进屋去想看看新娘子,可只见炕边站着几个怯怯的女子,新娘子却不知去了哪里。

  见一位妇女提了两只水桶走到门前游着鸭子的那条从坎儿井流来的水渠边打水时,我照了手电筒给她亮光。妇女舀了水提到屋边一个锅灶上,用水洗净锅,把水倒进锅里,然后拣去浮在水上的树叶,再端来两大盆羊肉和牛肉倒进锅里,开始生火。烧锅的燃料是干树枝,堆在不远的房后。点着火后,火光冲天,映红了那妇女的脸和站在一旁的几个维族老乡。

  趁围在锅台边的几个老乡不注意给他们照相时,闪光灯一闪,把那个中年男子吓得倏地从地上跳起来,一个劲地“外将,外将”地叨叨着,旁边的几个人不时地哄笑着他。

  然后我们几个开始聊起来。问那个男子,“迪坎尔”的汉语是什么意思,那男子思索了好一会儿,告诉我,迪坎尔的意思是“远处有座高地,高地上有座拱拜孜”(拱拜孜,维语,穹隆)。同样的问题我今天问了好几个村民,得到的答复没一个是相同的。想必这迪坎尔的名字来自于很古老的突厥或回鹘语言。

  几个在县城读书的中学生也参与了我们的聊天,可他们的汉语不大好,于是就建议他们用英语和队员聊了一阵。

  肉煮熟了,主人在每人碗里放了几块肉,舀了汤,然后开始吃起来。这餐肉和汤不知要吃到何时,问了帮忙的人才知麦西来甫要到11点才开始。我们等不及了,于是沿着黑漆漆的、弯弯曲曲的村庄小路回了营地。

  九、营地篝火

  留在营地的小马他们在空旷的沙地上点起了篝火,队员们围坐在燃着巨大树根的篝火旁。篝火映照着队员们没有困意的脸上,说着笑着玩着游戏。

  直到2点,困倦的队员才钻进了睡袋。川mm和记者mm聊着她们的家长里短,队长和两个mm聊着白天的古遗址,最后,两个mm也睡去了,队长一个人守着篝火,直到天亮。

  十、沙化与绿洲抗争的村庄

  第二天早上开始拔营,约好的维族小伙赶着驴车来接我们,驴车冲进沙漠时卷起阵阵沙尘。

  出了沙漠来到被沙漠围住的迪坎尔村边的田地。冬日的农田被沙包裹着,沙包蛰伏在农田周围,随时准备吞噬农田。但农田和沙包又被红柳和芦苇固着、挡着,沙包足有50米高,底部伸向田埂里,田边的胡杨和枯黄的芦苇灌木丛周边也是被风吹来的沙粒。

  严酷的环境也许千年来就这样折磨着迪坎尔,尽管村中的人口和土地在不断减少,但村民们并没有退却的念头,他们在沙包的边缘不停地种着红柳、胡杨,试图阻挡沙化的进程,护佑着这500多人的“最后的村庄”不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沙化与绿洲也许是新疆一个永恒的主题,演绎着人进沙退或沙进人退的抗争故事……

  (附)

  一、迪坎尔是新疆鄯善县最南面的一个行政自然村,500多口人,全部是土生土长的维吾尔族,偶尔见到的汉族人都是过往的司机。

  迪坎尔当丝绸之路“大海道”的北要冲,由此向南走300公里,越过库鲁克塔格山可抵达罗布泊和楼兰古城,并可抵达玉门关。

  二、这个小村交通不是很便利。最便捷的路有两条:一是由吐鲁番市经火焰山、吐峪沟到达鄯善县鲁克沁镇,有班车通行,再由此乘维吾尔人的小面的到迪坎尔村(路上经过迪坎尔乡),全程大约80余公里。吐鲁番到鲁克沁的班车6元,鲁克沁到迪坎尔的面的3元;二是由鄯善县走312国道经连木沁镇、穿火焰山斯尔克甫峡谷到鲁克沁镇再到迪坎尔村,路程、票价与吐鲁番到迪坎尔相差无几。

  三、迪坎尔村没有吃和住的地方。这里只是车辆去库鲁克塔格山拉运矿石的过往地,吃和住都不很方便。但村上的维吾尔人很热情,你推开任何一户人家的院门,向他们道声“亚克西木斯孜(你好)”,他们都会招待你喝茶吃馕吃干果,甚至晚上可以住在他家的土炕上,但要注意民族习俗。

  四、迪坎尔村只有一条坎儿井,水很珍贵,旅行者最好自己带上水。要注意珍视那条坎儿井明渠的水。

  五、在迪坎尔通往罗布泊的路的尽头,有个“阿尔金山-罗布泊野双峰驼自然保护区”的检查站,有一个汉族小伙、一个维族小伙和一个维族小姑娘,可以向他们了解一下野骆驼的保护情况。

  六、如你不想在迪坎尔村吃住,可搭在村中惟一一条公路上的小面的到鲁克沁镇去,但那里吃的是清真饮食,住宿只有招待所,条件不好。

  七、去迪坎尔村最好的旅行方式是当日由吐鲁番往返,时间足够。

  当然,在去迪坎尔的途中,你可以顺道去吐峪沟大峡谷口的 “七圣人墓”、千佛洞、鲁克沁郡王府、洋海古墓葬看看这个历史上就叫“柳中城”的文物古迹,沿途大片的葡萄园、维吾尔族民居也相当有特色,很适合背包族的民俗、摄影、绘画和徒步加搭车旅行。

  八、季节:每年4月至11月,夏季干热,秋季有满园的葡萄。

  (图:沙化与绿洲交替的迪坎尔村,人们还能在这里生存多久呢?)

  (2002-12-09 鄯善县迪坎尔村、乌鲁木齐家中)(网络原创,请勿转载)

(编辑:红立来源:CCTV.com)

相关文章:

  • 古道乡村--浮沉、破碎与抗争 (2004/09/14/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