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国家地理 > 幼童 > 首页 > 正文

  大臣唐绍仪

  1908年11月,深秋,美国新英格兰地区最美丽的时节。宁静的湖水映出碧蓝的天空和金色的山峦,覆盖着乡间小径和城市街衢的黄叶,在霜风里挽留着温馨的记忆。

  小城春田(Springfield)一反平日的寂静,维持交通的警察明显增多,刚出版的《春田共和报》吸引着路人,人们在相互传告着什么消息。一座座殖民时代风格的小楼,打开了黑色或墨绿色的百叶窗,向下观望的主人们,目光好奇而兴奋。忽然,人群出现了骚动。喧嚷声和欢呼声由远而近。一辆有轨电车缓缓驶来。这辆电车有如节庆游行的花车,仔细打量,满车是身穿锦绣官服的中国人。他们的服饰是如此灿烂,引得观者啧啧惊叹。市民们得知,这辆车是中国客人包租的。他们看见,一位戴着眼镜,显然地位最高的中年官员,正向他们频频致意。

  这是大清赴美专使兼考察财政大臣唐绍仪。自1881年被“召回”后,他第一次重返美国,重返曾养育他的春田。

  康涅狄格河畔的春田,依然那么优美动人。在中国幼童离开后,1890年,这座永远不乏活力的小城,又送给世界一份新的礼物:从前乡间孩子把牛皮缝制的皮球投向废木桶的游戏,被春田人发展成了“Basketball”——篮球。春田已是“篮球之乡”。

  但此时春田人更骄傲的是,曾在他们城市的E.C.Gardener先生家生活过的一位中国孩子,今天已经是中国政府的高级官员,哦,一位大臣!

  唐绍仪第一次出任清朝的大臣,是在1904年。继“留美幼童”中出现了第一个大臣梁诚之后,他被任命为外务部右侍郎,作为“大清国大皇帝特派钦差全权大臣”,奉命赴印度,和英国谈判西藏问题。

  19世纪末,在英国出现了吞并西藏的主张。英国以防俄保印为名,发动侵藏战争。1904年8月,英军侵入拉萨,强迫西藏地方部分官员,签订了实际上使西藏地方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拉萨条约》。对这个条约,清政府不予承认,其它国家,特别是俄国也表示强烈不满。于是英国不得不与中国重开谈判。

  捍卫中国对西藏所拥有主权的重任,落在唐绍仪肩头。1905年2月,中英双方在加尔各答举行谈判。唐绍仪在谈判中采取了清朝外交史上罕见的强硬态度,他重申中国对《拉萨条约》的立场,坚持英国必须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提出废除《拉萨条约》,由中英两国重新订约。在陷入僵局时,他断然中断谈判回国,决不在声称中国对西藏只有“宗主权”的条约上签字。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4月,中英在北京重开谈判。清政府在英国方面有所让步的条件下,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续订藏印条约》。条约规定:“英国允不占并藏境及不干涉西藏一切政治。中国国家应允不准他外国干涉藏境及其一切内治”。尽管它承认了英国在西藏的许多特权,但却在实际上肯定了中国在西藏地方的主权。

  这一年,清廷发布敕令,任命唐绍仪为“会办税务大臣”,这是他获得的第二个“大臣”头衔。中国税务的重心在海关,而海关长期由英籍总税务司赫德控制。“那一道敕令令人沮丧,”赫德在给友人的信中,称“我的运气到了尽头”,准备“破釜沈舟背水一战”。因为赫德深知,唐绍仪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但是极力反对外国人”!

  “庚子事变”后的数年间,唐绍仪平步青云,深受朝廷赏识。他被称为“清末外交新秀”,外国人再也不能像上个世纪面对颟顸无知的满大人那样,面对这位哥伦比亚大学的高才生。他洞悉“洋务”,处事果决,正当年华。这似乎正是曾国藩、李鸿章当年希望栽培的人物:熟悉世界,又忠于国家。

  然而,这一批“留美幼童”的内心世界,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和微妙。

  许多年前,唐绍仪和周寿臣等人搭船赴朝鲜海关上任,轮船行驶在海上,忽听有人喊“唐绍仪”的名字,只见一个灰头土脸的青年不知从哪里钻出来,仔细看,原来是同一批留美的同学郑廷襄。他刚逃出他所在的大沽水雷营,想偷渡出国。他幸运地遇到了老同学。在唐绍仪的帮助下,他转道朝鲜,重回美国读书,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著名的工程师,曾参加布鲁克林大桥的设计和建造。

  唐绍仪1898年秋天回籍奔丧,恰逢“戊戌政变”。一天,唐绍仪正在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身边,忽然传来上谕,命令捣毁康有为、梁启超的祖坟。李鸿章问幕僚们该如何办理?只有唐绍仪以“似太残忍,尤碍各国观瞻”为由表示反对。李鸿章立刻呵斥他“好大的胆子”,背地,却命人捣毁了两个无主荒坟交差。

  留学美国的经历,对唐绍仪是刻骨铭心的。他怀念春田,想念Gardener一家。1903年,他把两个侄子又送到这里学习,流露出他对第二故乡的情感。1908年,他终于有机会故地重游——而他的身份给第二故乡的人们带来如此多的快乐!

  这是唐绍仪在为官生涯中的第三个“大臣”头衔。名义上,他代表清廷来对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表示感谢,并考察财政。更重要的目的,却是想将美国的资本引入中国东北,借此抗衡日益扩张的日本势力。为此,他还专程会见了他母校哈特福德公立高中的校友,美国著名银行家J.P.Mogan。不过,这次精心策划的外交活动没有获得预期的成功。日本抢在中国之前,迅速开展对美国的外交,使美国默许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不愿轻易做出任何支持中国的姿态。

  唐绍仪在美国受到“第二故乡”市民和老朋友们极其盛大的欢迎,享受着最真挚的情感。但和政府的交往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而国内的局势也在发生急剧变动。就在唐绍仪即将到达美国的时候,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驾崩”,3岁的溥仪被立为“宣统皇帝”。唐绍仪立刻致电清廷,宣布自己的名字改为“唐绍怡”,以示避讳。

  唐绍仪忧郁的面色,留在他和驻美公使伍廷芳一起会见中国留学生的照片上。

<<上一页下一页>>
第3页
(编辑:王卉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