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连墩古墓发掘现场,连日来出土了大量的楚国乐器。武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考古中心主任博士李幼平说,从音乐考古的角度,根据九连墩墓葬的大小结构及出土乐器,可以肯定墓主是位爱乐人,可能是一个封君或封君以上的侯。 1号墓未开棺前,考古学家曾寄望于在棺内发现竹简或铭文,从文字记录考证出墓主身份。由于没有发现竹简,考古专家只能从陪葬的规则、墓室内的礼器来推测墓主身份。已经开棺的1号墓北室是乐室,出土了上下两排编钟,共34件。2号墓已经出土了8件瑟、笙、琴,编钟若干。九连墩出土编钟在规模上稍逊于曾侯乙墓,但出土的瑟是目前发现的设备最齐全的瑟,对音乐考古学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从已经出土的编钟的规模,可以印证1号墓主的生卒年可能晚于曾侯乙。 古代礼制行礼必先奏乐,培养了人们的音乐爱好。1号、2号墓大量的乐器陪葬,说明主人生前可能是爱乐者。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博士王洪军说,清洗过后的瑟上面的弦非常清楚,这在以往是没有过的,有助于专家研究当时瑟这一乐器的制造和发音原理。另一种乐器笙也非常有价值,笙上的簧片一拨,便能发音,非常罕见。 此外,由于1号车马坑随葬车辆达33乘,并出现了一辆6匹马拉车,加之1号墓东室已经出土5个鼎升鼎、8个簋,最大的镬鼎直径达80厘米,是迄今为止我国楚墓出土的最大的铜鼎。据现场专家介绍,按周代礼仪,9鼎8簋组合是天子才享有的资格,1号墓出土8簋,也证明了墓主身份可能是诸侯。 今天,已经被专家认定为高级贵族夫妻并穴合葬的2号墓的外棺也开始开启。(杜若原程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