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中国第十六次南极考察

央视国际 (2002年12月26日 14:19)

  【中国第十六次南极考察队】中国第十六次南极考察队由长城站考察队、中山站考察队、格罗夫山综合考察队、南大洋考察队和“雪龙”船组成。中国第十六次南极考察队队长盛六华,后因考察途中突发疾病返国,由王德正于1999年12月28日接任考察队队长,长城站站长吴金友,中山站站长刘书燕。考察队总人数139人,长城站21人,中山站44人,格罗夫山考察队10人,“雪龙”船47人,南大洋考察队12人,外国科学家5人。第十六次考察队实施“一船两站”方案,“雪龙”船先行赴中山站,由中山站赴长城站,然后再返回中山站。

  长城站考察队

  长城站考察队共21人,其中越冬队员13人,度夏队员8人。长城站考察队于1999年12月10日从北京出发,12月11日抵达智利圣地亚哥,经极地办驻智利办事处安排,12月14日飞往智利彭塔阿雷纳斯,15日乘智利空军大力神(C-130)飞机抵达长城站。度夏队于2000年3月28日离长城站飞往智利彭塔阿雷纳斯,4月3离圣地亚哥飞往巴黎,7日抵达北京。越冬队13人继续留站进行常规观测和站务维持工作。

  度夏期间,根据国家“九五”南极科学考察计划,进行了GPS国际联测、地质与生态环境考察以及长城站环境影响评价等科学考察项目。进行了气象及高分辨卫星云图接收等常规观测项目。

  度夏期间的站务工作主要是:完成了考察站的物资和燃油的卸运工作。对考察站的发电机组、各种车辆设备等进行了维修保养,对部分建筑油漆粉刷,拆除了地磁观测空房、旧发射天线及铁塔,清理了站区环境,运回了站上各种废旧物资、废油和各种垃圾等。

  中山站考察队

  中山站考察队共44人,其中越冬队员18人,度夏队员26人。1999年11月1日从上海乘“雪龙”船启程赴中山站,12月4日抵达中山站。中山站度夏队于2000年3月1日随“雪龙”船撤离中山站,4月5日抵达上海港。越冬队18人继续留在中山站进行考察工作。

  度夏期间,中山站完成的站务工作有:中山站新建宿舍栋的基础建设工作,对站上的发电机组、各种车辆等进行了维修、保养。对站上部分建筑设施进行了粉刷工作。整理了站区环境,清除了原油库旁的垃圾场,并完成了“雪龙”船到站上的卸油和部分物资的卸运工作。由于冰情严重,未能将建筑物资卸运上站。

  度夏期间还完成了中山站区的科学考察工作。进行了气象、高分辨卫星云图接收、臭氧、高空大气物理、极光、地磁、GPS及重力场和固体潮等常规观测。进行了南极臭氧和紫外辐射的监测和变化机制研究,站区及近岸地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山站环境影响评估和环境溶胶采集、有机污染物调查及企鹅传染病调查等。

  格罗夫山综合考察队

  考察队共10人,包括5名科学考察人员、3名记者、2名后勤保障人员,负责人刘小汉。考察队1999年11月1日从上海乘“雪龙”船启程赴中山站,12月4日抵达中山站。考察队于1999年12月21日从中山站出发,按照15次队路线用9天时间抵达格罗夫山,于2000年2月10日离格罗夫山,2月16日抵达中山站。考察队在格罗夫山区野外工作44天,先后迁移大本营3次,考察全程共消耗航空煤油47桶(200L/桶),柴油16桶,汽油7桶。完成了地形测绘、地质考察、陨石回收及冰雪考察等科学考察项目。

  南大洋考察队

  南大洋考察队共12人。1999年11月1日随“雪龙”船出发,2000年4月5日返抵上海港。主要进行了全程ADCP、海水和大气二氧化碳分压、大气气溶胶采样及走航观测。在普里兹湾进行了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和生物地球化学、海洋生物学研究,回收和释放了锚系沉积物捕集器。

  “雪龙”船

  “雪龙”船船员40人,随船队领导及气象保证人员7人。“雪龙”船于1999年11月1日从上海启航,执行南极考察“一船两站”任务,航线为上海—新加坡—弗里曼特尔—中山站—智利彭塔阿雷纳斯—长城站—中山站—弗里曼特尔—新加坡—上海。1999年12月5日“雪龙”船抵达中山站并卸运物资,12月26日抵达智利彭塔阿雷纳斯港,送突发急病的盛六华同志到智利治疗,28日接王德正队长上船,12月29日驶离智利,2000年1月3日抵达长城站,1月6日完成长城站物资及燃油的卸运任务,并从长城站运回废油11t,旧吉普车、装载机各1辆及建筑、生活垃圾共计231t,向韩国世宗王站卸运了吉普车、挖掘机各1台,油料408m3,6个集装箱及补给食品15t。1月7日离开长城站,1月18日再次抵达普里兹湾进行大洋考察,1月27日抵达中山站附近开始卸油工作,3月1日撤离中山站返航,于2000年4月5日抵达上海。整个航次历时157天,航行27 053n mile,累计破冰51h,破冰43n mile,创造了“雪龙”船六下南极、航程最远、破冰时间最长、离站时间最晚的记录。(徐世杰)

  【中国第十六次南极度夏科学考察】中国第十六次南极夏季科学考察是在南极现场执行“九五”国家重点科学计划(攻关)项目的最后一年,共安排科学考察项目10项,除国际GPS联测外,其余所执行的均为“九五”攻关计划。

  长城站科学考察

  GPS国际联测执行99/00南极夏季1月20日至2月20日国际全南极的GPS观测,目的是针对大地形变开展的观测研究,共取得30天的联测数据光盘。

  南设德兰群岛新生代研究考察的目的是:①采集新生代火山岩样品,为恢复群岛的形成、抬升、剥蚀与环境变迁的演化过程收集野外资料。调查长城站火山机构的分布、形态、产物;②与韩国合作共同采集火山岩样品,为研究海峡拉张积累资料;③对南安第斯山脉开展包括构造、沉积盆地、岩浆活动、矿产及火山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调查。通过野外考察,获取了大量宝贵的标本和资料,为深入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站区自然界面环境过程与全球变化专题考察此本次考察围绕全新世表生地球化学过程进行,着重采集有关环境样品和数据,目的在于探讨不同高度上古新湖泊沉积所表达的气候、污染物、生物活动的环境演化过程及其环境事件。

  站区环境影响评价长城站区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①科学考察活动环境影响因子跟踪识别、污染源调查;②站区环境治理及环境管理措施评估;③站区水质、底质质量状况监测评价;④环境评估公众参与调查。除地质采样因客观原因未能按计划完成外,通过现场考察和调查,所取得的样品和资料将为长城站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中山站科学考察站

  区附近及近岸地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该项考察属于国家“九五”攻关第四专题的内容,以站区为基地,对站区及近岸地区常规生态环境因子进行系统监测,与第十五次队的工作进行比较,做出阶段性的总结。该次考察共获取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大气及其他常规要素67份样品,194组数据,基本涵盖了中山站区及近岸地区的环境生态现状,为长期监测提供了背景资料。

  站区环境影响评价中山站区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①科学考察活动环境影响因子跟踪识别与污染源调查;②站区环境治理及环境管理措施评估;③站区水质底质监测评价;④环境评估公众参与调查。通过现场考察和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的改进建议,所取得的样品和资料将为中山站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风化壳和原始环境形成过程该项目开展了两项现场考察工作:环境中有机污染物调查;企鹅传染病调查。第一项的考察和取样对象分别是:生物样、岩土、水样、固体废物等。第二项完成部分现场采样,因客观条件限制,部分未能完成,样品分析在国内进行。

  全程臭氧和紫外辐射的监测和变化机制研究

  通过安装在“雪龙”船的高精度紫外辐射和地面臭氧观测仪器,获取整个航线的资料,对中山、长城两站的常规气象观测也进行了全面了解,通过对资料的综合分析,揭示紫外和臭氧变化规律,并与国内外和站上的同期资料相比,分析南极地区臭氧和紫外辐射的变化过程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

  格罗夫山综合考察

  基本完成了预期的目标,主要成果和进展是:完成核心区110km2第一张1∶2.5万地形图;收集28块陨石;采集了大量沉积岩转石;发现并确认6条悬浮终碛堤;考察了分布在各岛峰山体上的冰川;发现了系列古土壤(据了解该发现尚属首次);在蓝冰区钻设定位标杆;首次实施冰缝内部直接观测并取样;在核心区主峰大本营树立了半永久性纪念标。

  南大洋和普里兹湾考察

  该考察是执行“九五”攻关计划的最后一个航次,同时又是执行国家重点基金项目“南大洋碳循环”的关键航次,重点保证了“碳循环”项目的实施,在普里兹湾着重于从陆隆与深海洋区之间的直达海底作业,完成了中美合作沉积物捕捉器的回收和重新布放作业,走航观测按照计划要求执行,取得了大量宝贵的资料和样品。(吴依林)

  航观测按照计划要求执行,取得了大量宝贵的资料和样品。(吴依林)

责编:东子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