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绿洲在延伸——新疆大农业发展纪实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9月26日 11:08 来源:新华社

  绿洲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新疆迎接未来的基地。在天山南北旅行,我们体察到绿洲与沙漠抗争的顽强精神,聆听到绿洲各族人民前进的脚步声。

  从荒漠地带到绿色基地

  鸟瞰新疆大地,数百个绿洲被大片沙漠戈壁分割包围、呈串珠状散布在天山、阿尔泰山和昆仑山脚下。

  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新疆绿洲面积增加了5倍,达到7万平方公里,点点浮萍般的绿洲上流水潺潺,果树成荫,棉海无垠,稻麦飘香。

  “新疆吃不上饭的历史结束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感慨万分。1983年以前,耕地稀少的新疆一直依靠从内地调进粮食解决温饱。2004年,新疆粮食产量已达830万吨,人均占有粮食440公斤,除自给有余外,还调往内地省区或出口周边国家。几十年前人们挖野菜剥树皮,或者把生产队深埋的死马挖出来充饥的历史如今只是作为教育晚辈的鲜活故事。

  戈壁荒漠变成了绿色棉田。据统计,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从1978年的226万亩增加到去年的1670万亩,产量达175万吨,占世界的8%,面积和产量分别增长6.4倍和30倍。新疆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棉和出口棉基地 。

  良好的水土光热资源及丰富的生物物种为新疆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块农田种植着番茄、枸杞、胡萝卜、啤酒花等几十种特色农产品,绿洲被涂抹得五彩斑斓。

  作为特色农业的重点,新疆林果业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而且发挥着绿洲外围防沙固沙的作用,获得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新疆南部环塔里木盆地与美国加州、地中海沿岸、大洋洲、南非及中亚并列为世界六大果品适宜产地,目前那里的林果总面积已突破1000万亩,果品产量264万吨,产值超过45亿元,农民年人均增收296元。位于盆地南缘的和田地区于田县万亩优质柚桃林距沙丘仅5公里,将风沙牢牢钉在脚下,保护了绿洲内部的田园。

  水是绿洲的灵魂。人们在山脚下挖水渠,修水库,引来高山冰雪融水浇灌干渴的土地,把荒漠变成肥沃的绿洲。

  1959年,几千名各族群众和来自江苏、湖北的支边青年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在天山东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修建水库,饿了啃硬馒头,晚上睡地窝子,靠肩挑人扛历时半年修成一座库容600万立方米的水库,解决了下游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四名“穆桂英班”女战士因塌方献出不到20岁的生命,水库因而命名为“团结水库”。新疆修建的每一个水库都流传着类似感人的故事。

  目前,新疆已建成391座水库,干、支、斗、农四级渠道长24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六圈。  

  从“二牛抬杠”到“机械化、标准化生产”

  五十年前,绿洲上的人们只能采取“二牛抬杠手撒种”的传统生产方式,如今新疆大农业现代化程度显著提高,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到科技密集型、从追求数量扩张到追求质量效益的跨越式发展。

  去年新疆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46万千瓦,比1960年增长84倍,拖拉机拥有量超过43万台,机耕、机播、机收率分别达到93%、82%和29%。

  先进栽培、节水技术的推广使新疆农业产值不断提升。自上世纪90年代初,新疆开始大面积推广棉花窄膜换宽膜、高密度栽培和节水灌溉配套技术,棉花单产从每亩75公斤提高到140公斤,部分优质棉田达到180公斤的超高产水平。目前滴灌、喷灌等先进节水灌溉面积占新疆耕地总面积的1/3以上。

  在提高产量的基础上,新疆近年来将“建设全国有机食品强区”作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农区采取有机农业生产管理方式不仅可以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改善生态环境。

  去年11月,新疆哈密地区伊吾县大批畜产品和晚熟哈密瓜获得国家有机认证,成为国际通行的环保、健康食品,当地“途阔”牌羊肉比普通羊肉市场价格高出50%。新疆博斯腾湖水产养殖区通过有机认证后,每年有机鱼可增收500万元。

  “目前新疆通过认证的有机产品超过25个,有机基地14个。”自治区有机食品办公室张明说,“有机农业生产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物质和基因工程技术,因此这些地方农药、化肥用量大大减少,农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从自给自足小生产到产业化大发展

  随着新疆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和水平提高,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应运而生,成为大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企业不断壮大进而又带动农产品基地的拓展。

  番茄加工被称为新疆的“红色产业”。从1984年开始种植工业番茄至今,新疆番茄年产量已突破452万吨,年加工番茄制品75万吨,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番茄制品总量的21%。在中基公司、屯河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动下,新疆番茄种植面积已逾100万亩。

  农产品加工企业改变了农民丰产不丰收的命运。过去,在新疆库车县,品质极佳的小白杏一公斤才卖几毛钱,大堆杏子因无处销售而腐烂,几万果农守着资源脱不了贫。新疆屯河阿克苏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投产后,企业按等级大量收购白杏,价格也上升到1.3元/公斤。去年该公司生产的3000吨浓缩杏浆全部销往国外,出口创汇250多万美元。

  目前,新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100多家,其中国家级有24家,辐射农户数量占全区农户总数的60%,企业所属产业化基地面积占新疆耕地总面积的55%。

  龙头企业不仅充实了农民的“腰包”,也充实了农民的“头脑”。2003年,国内最大的紧密纺纱企业--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组织了50多名种棉大户进行免费培训,让其带动更多农民调整种植习惯和采摘方式,提高棉花品质。事实上,为使农产品达到企业加工要求,几乎每一个龙头企业都与基地农户紧密联系,技术指导贯穿在种植、施肥、用药和采摘等各个阶段。

  农产品基地还造就了新的特色旅游项目——生态农业旅游。库尔勒香梨以其独特的口感闻名海内外,每到春天,一望无际的白色梨花悄然绽放在蒙蒙细雨中,“梨花带雨”成为国内外众多摄影爱好者的热门选题。伊犁是我国最大的熏衣草种植基地,产量占全国的90%,每年有很多游人来到这里在紫色的花海中享受氤氲芳香,体验异样浪漫。

  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业沿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轨迹不断上升,绿洲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跃。

  走进新世纪,天山南北片片绿洲在迈向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上展现出勃勃生机。(新华社记者熊聪茹、陈菲)

责编:郭翠潇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