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黄河羊筏子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0月24日 14:01 来源:

孔林贵老人在吹羊皮皮囊。吹羊皮皮囊是有窍门的,现今掌握这种技巧的手艺人已不多。

一个年轻的后辈将羊皮筏子放到黄河里。羊皮筏子有大有小,小皮筏体积小而轻,吃水浅,适合短途运输。

由于水质污染,大大降低了羊皮筏子的使用寿命,以前的筏子可以使用六七年,现在3年就要修补了。

孩子们穿梭在巨大的牛皮气囊间自得其乐。老筏子客们很担心这门手艺在这一代失传。   

孔林贵背着筏子准备下水。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

75岁的胡奎用羊皮筏子载着客人行驶在黄河中。今天,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已经变成胆大游客的游玩项目。

  陈团结 兰州摄影

  皮筏有羊皮筏子和牛皮筏子之分,是黄河上一种特殊的摆渡工具。羊皮筏子也叫黄河羊筏子,因为它仅流传于黄河两岸而得名。

  我国的皮筏历史悠久。《水经注.叶榆水篇》载:“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船(即皮筏)南下水。”《旧唐书.东女国传》:“以牛皮为船以渡。”《宋史.王延德传》:“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用羊皮筏子送人渡河,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尤以兰州一带为多。在新中国建设初期,修包兰线铁路时,有些铁轨就是用羊皮筏子运过黄河的。

  羊皮筏以羊皮做成。人们在屠宰时,剥下大个羊只的皮毛,用盐水脱毛后以菜油涂抹四肢和脖项处,使之松软,再用细绳扎成袋状,留一小孔吹足气后封孔,以木板条将数个皮袋串绑起来,皮筏即告做成。羊皮筏子的扎制比较简单,先将数十根三四厘米粗的圆木棍用绳子扎成约六尺宽,一丈长的由许多方格子组成的长方形框架,再把制好的皮囊整齐地排列,一并拴于架下,这样一只完整的羊皮筏子就做成了。因其制作简易,成本低廉,在河道上漂流时便于载运而在民间广为使用。古诗云:“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就是指当年羊皮筏子破浊浪,过险滩的情景。

  羊皮筏子有大有小,在古代,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长22米,宽7米,前后备置3把桨,每桨由2人操纵,载重可达20-30吨,日行200多公里。小皮筏一般由十多只羊皮袋扎成,体积小而轻,吃水浅,适合短途运输,并且所有的部件都能拆开,携带便捷。 皮筏只能顺流而下,不能逆流而上,有“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之说。

  夏秋季节,筏客子要将乡亲们地里产的瓜果运往黄河下游的宁夏包头一带出售,为了能多拉些东西,筏客子常常将单只羊皮筏子拴成一只由多只筏子组成的大筏子,形成一条“大船”,这样拉货的数量就会成倍增加,最多能达十余吨,大筏子在黄河中抗急流能力强,而且既快又稳。这种由十几只或几十只筏子组成的“大船”,就是享誉黄河两岸的“羊皮筏子军舰”。提起这个名字,上点岁数的筏客子都不陌生,这是由30年代,当时的油矿局用2000多只羊皮囊拴绑成五条“大船”,由四川广元沿嘉陵江而下到重庆运送前线急需的汽油成功后,名震山城,轰动全国。由于各种报刊都以“羊皮筏子赛军舰”为题进行了大肆渲染,从此就有了筏子变军舰的传说。

  过去,在交通极不便利的黄河上游地区,羊皮筏子一直是重要的运输工具。今天,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已经变成胆大游客的游玩项目。很多筏子客家族的后代们不愿继承父辈这行赚钱少的买卖,在黄河上做起了快艇、游船等赚钱多又快的水路生意,只有年长的筏工们还继续留守着和自己相伴几十年的“羊皮筏子”。

责编:白庆侠

相关视频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