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ctv.com/')">
>> 首页

风流笔墨拙山曲——孙鸿啸先生书法展观感

央视国际 2003年11月04日 14:43


孙鸿啸先生

  原以为蛰伏山野有大儒仅仅是文化怀旧的神话,但参观过孙鸿啸先生的书法艺术展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孤陋寡闻。10月20日上午10点,琉璃厂,仁和画廊,仆一进门,孙先生清峻的书风便扑面而来,使仁和画廊这个别致的地方一下子多了几缕墨香,涔涔跳动。

  孙鸿啸,字雪痕,世居江苏徐州市铜山县三堡镇喻庄村,生于公元一九一七年。八岁入学读书,酷爱书法,初写欧、颜,继而临习张猛龙、张黑女等魏碑名作,转而又写苏东坡,继写近代书坛名宿张伯英,终于从众家之间蜕而为自家面目。孙先生书风可用“清”、“峻”二字来形容。清是指孙先生的整体的笔墨形象。他用笔极为干净,结体潇洒舒朗,布局省净,无论大幅或小品,笔墨所形成的外在结构中总是透出书法内在的清朗气息,这股气息正是魏碑的独有之处。但孙先生的书法中还融入了贴学的潇洒率性气质,故而使其书法多了几分墨气的书写痕迹。峻是指孙先生具体的笔墨造型。孙先生书法用笔有“折钗股”之妙,在书风秀丽的同时又凸显出碑风的骨力特点,有峻秀之貌。因此,孙鸿啸先生的书法可谓夺人眼目,蔚为大观。但这位早已卓然一家的先生却不求闻达,年近九旬依然笔耕不已,并平静的在自己的故土品味笔墨人生。要不是张伯英纪念馆之鼎力,杨再春先生之慧眼,恐怕孙先生会寂寞一生。

  徐州自古便是文化的重镇,尤其是两汉时期,徐州更是当时东部地区举足轻重的经济文化中心,从今天徐州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仍可想见当时的繁华与鼎盛。到今天,徐州地区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面貌,仅书画领域就有张伯英、李可染这样重量级的人物出现。因此,对于为什么会有精彩的孙鸿啸书法艺术和淡泊的孙鸿啸人生艺术综合体的出现,或许只有到这座城市、这个地区的文化历史中去寻找了。

  另外,孙鸿啸书法艺术研讨会于当日上午也在仁和画廊举行,程大利、杨再春等艺术家和评论家对孙鸿啸先生的书法艺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作者:徐建委)

(编辑:徐建委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