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博客 论坛 播客 社区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手机MP4
主持人频道首页
王志首页
个人简历
相关文章
照片集
互动区
主持栏目
  面对面
网友评论

相关文章

我这七年——王志在自己作品研讨会上的讲话  

  作为我个人来说,心里感觉很惭愧,干了七年,像今天中午在饭桌上聊的一样,很多跟我们一块进来的,都成了“名嘴”,成了“国脸”,但是,我也不感到遗憾。当初从《东方之子》选择来到《新闻调查》就很明确,从一个热闹的舞台走到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工作岗位,“调查”节目周期很长,原来是20天,现在可能最少一个礼拜,即使每次出镜都是你,一个月才四次,但是“调查”节目做起来很有意思,也很辛苦。

  搞作品研讨会对我来说很突然,也有点措手不及。作为专业人士有两件事情值得珍视:一个是能够写一本书,把你的思想和你的观点白纸黑字写下来,这种东西能够永久地被人们审视;另一个事当然就是搞一个作品研讨会、演唱会,把作品一一展示出来,让大家品头论足一番。今天,大家的厚爱使给我很高兴。为了“调查”的进步,为了使更多的“调查人”进步,我两个耳朵,一个耳朵听批评,一个听表扬,也不排除两个都听批评,两个都听表扬,对节目有帮助的,我都能听进去。

  我一直提倡让观众记住《新闻调查》的风格,觉得记者应该是节目成功的元素之一,希望通过我们的表现来增加这个栏目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我一直提倡让《新闻调查》的记者能够成为一个形象,成为一个品牌。《新闻调查》的定位很高,一直到今天,我们心目中一直想让“调查”成为一个深度报道、很有水准的栏目,而且能和国际接轨。作为《新闻调查》,应该还有一个很长的、需要付出艰辛的过程;作为记者,也应该有一个不断审视和提高的过程。我希望批评和表扬都是一种鞭策,希望我个人和“调查”一同走向成熟。

  从幕后到台前,这个机会是很偶然的。

  1993年底,罗芳华、张洁和白岩松带一个摄制组到湖南拍摄,当时我在湖南台新闻部当记者,我和时间认识,和小罗也是同事,帮他们联络工作,后来跟他们一起到北京,想找个借口休休假。时间有一天提出来:“你到我们这儿来。”我说:“干什么?”他说做主持人。我说从来没有干过,他说:“我比较了解你,我感觉你好像是我们要用的这种主持人。”试一把,就拍了第一个节目,去天津拍了骆玉笙。时间,他用人确实有道理。

  在《东方之子》工作两年多,应该讲,为我进入《新闻调查》做新闻性的深度报道采访打下很好的基础,起码我知道了在镜头前要怎么样放松自己,怎么提问。

  工作到1996年,当时自己有一种不满足的感觉,因为《东方之子》面对的确实都是顶级、顶尖的人物,对自己的人生阅历都很有帮助。当时我感觉到,采访一个人感觉好像有点走到头的感觉,我跟时间提出来,我想换一个地方,他说《东方之子》从来没有人提出离开过,我们也从来没有这个意思,我们一直认为你非常优秀,我们找主持人非常不容易。他说:“你想干嘛?”我说我想去“访谈”、去《时空报道》。他说:“你去那个地方不一定有你的位置。”我说:“干编导也行。”

  也巧,1996年有一个全国“金士明杯”电视主持人比赛,比赛跟以往不同,它是分类的,分四类,我参加了新闻类的比赛,得了金奖。当时我自己没觉得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这给我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当时《新闻调查》成立,孙玉胜主任就把我叫到方楼二楼厕所旁边的主任办公室,说:你不要想别的,就去“调查”吧,“调查”是一个新栏目,台里挺重视,也很需要人。

  来到《调查》以后,我就想,“调查”的采访到底跟《东方之子》的采访有什么不一样呢?如果我来归结,非常简单,“调查”应该有一个问号,在《东方之子》,我们提出很多问题,这种问题有可能是正面的,有可能是侧面的,但是大家都很清楚,无非是变着法子捧人家,只不过我们捧得比别人高明一点。

  第二个节目也同样感觉到有点找不到北,第二个节目是《招牌上的文化倾向》,可以讲,到现在为止,我认为在“调查”节目中,作为记者来说,这是表现很差的一个节目。

  在这个过程中开始琢磨,《东方之子》的采访跟“调查”的采访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我回想起当年在《东方之子》最后做的几个节目,一个是《李国安》,拍了上下集,下集也是我在《东方之子》获得的第一个最佳采访奖。李国安当时是一个新闻人物,我当时确实没有想到是采访,就觉得,我要挑动一下这个人,这个人是大家都宣传的一个完人,是一个神人。我跟他接触,觉得他也没什么两样,我私下跟他聊天,他也讲到他这样做的动机,为什么到黑龙江的农场,为什么受那份罪、吃那份苦。 他因为多年的压抑,当时觉得年龄快到那份上了,一定要拼一下,要不拼一下也就这样了。他谈得非常实在。那个节目使我明白了怎么做采访。

  通过《新闻调查》两个节目以后,利用间隙时间,我还做了一个包头市市长的节目,当时《东方之子》叫我帮一下忙。他在一片危房中间,地震现场,当时很多老百姓把他当作一个平民市长,他跟老百姓有很好的交流,现场由我穿针引线,气氛非常好。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感觉到主持人是什么回事,有一种控场的能力,觉得非常舒服,非常痛快。

  我从心里感谢“调查”,感谢跟我合作过的编导、录像、录音。赛纳还是编导的时候,跟耿志民一起合作一个节目《买房:梦想还是现实》,那个节目的采访并不见得很精彩,但是他当时有一句话给我启发很大,是别人转告我的,是作为好话转告我的:跟别的记者相比,跟王志合作的时候,你想到的,你在旁边等着,总会给你问出来,有时候,他还能把你没有想到的给问出来,他是在用脑子提问。这些话,对于坚定我做主持人的信念,也有很大好处。包括后期机房,曼茜、丛霞,还有哈娃娜,每次节目合成以后,我就投入下一个节目,往往得不到信息的反馈,她们的评价经常是非常直观、非常直率,对我也有很多的帮助。 (2000年5月18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