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博客 论坛 播客 社区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手机MP4
主持人频道首页
董倩首页
个人简历
相关文章
照片集
互动区
主持栏目
  央视论坛
网友评论

相关文章

朴实的采访人生——记央视<<新闻调查>>记者董倩  
 

  谨慎的学习过程

  董倩,至今已经历了7年记者生涯的历练,按说应该是比较自信了。而她却深有感触地向我坦言:“真是越做越觉得如履薄冰、诚惶诚恐……”往常的经历被她称为是“实习生的经历”,是“谨慎的学习过程”。“按说每做一个节目我都应该增加自信,但问题是两方面的:一方面,的确是培养了自己的自信,知道在面对采访对象的时候应该调整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比以前自信了;另一方面,我比以前更诚惶诚恐、谨小慎微,因为我知道要采访得好太难了!怎么能够深入事情的本质、核心,挖掘到真实情况,这其中的学问太深了!”

  不过谈起自己的记者生涯,董倩还是有很多体会。她坦言刚到中央电视台时压力非常大,也十分焦灼。什么都不懂,也没有人教你,每天坐在办公室,看着别人忙忙碌碌,进进出出,只觉得自己无用,恨不得帮别人扛机器去。好不容易有机会去采访那些东方之子,但白岩松采访一个人只需20分钟,自己来来回回却需要两个小时,心里直对摄像人感到歉意。虽然6年多的磨炼已经使得今天的董倩镇定自若、成熟大气,但什么是成功,董倩却自有她的看法。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一个题目,成为一个智者,这才是她的目标。

  从重点大学到新闻评论部,一路在“人尖”中打拼的董倩,虽然亲历了众多重大事件,越来越被观众和业界认可,但董倩却有着出乎我们意料的谦虚,“从所处的环境中,我始终能感受到什么是优秀的,所以我就越发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我知道自己资质平平,所以我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我才能维持跟那些优秀的人一样的水平。这不是谦虚,这点我对自己的评价很客观。”

  要做一桌丰盛的宴席

  《新闻调查》是在进行“人对事”的采访。经过在《东方之子》3年的历练,董倩学会了挖掘一个人内心的东西。而《新闻调查》涉及的面要广,程度要深,挖掘的是事件、事件中的人和人所参与的事件。从《东方之子》到《新闻调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只有完成了《东方之子》的积淀,通过在《东方之子》的钻研、训练、提高,才能进入《新闻调查》这一更高的层次。没有《东方之子》的训练,就不可能有我在《新闻调查》今天相对自如一些的采访功力。”

  作为一名出镜记者,董倩把自己定位于资料的搜集者,“要做一桌丰盛的宴席,素材的搜集是必不可少的,你准备了什么样的料,决定着你将获得一席什么样的菜。所以我作为资料的搜集者,任务也是比较艰巨的。”为了能够搜集到更多的料,董倩不断地尝试不同领域的采访。她把现阶段定位为打基础的阶段,而《新闻调查》则提供给她一个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平台。

  让被采访者眼里有你

  业余时间喜欢穿套头运动衫、各种布衬衣和宽大裤子的董倩,工作时却绝不休闲。她认为要想采访成功,首先气势上不能输,一定要让被采访者眼里有你。为了做到这一点,采访前的功课便不能不做足。董倩觉得对于新闻来说,最首要的便是“准确”两字。如果你的提问不准确,或者说你的提问不够水准,让对方觉得你不具备与他们对话的资格,那么他们很可能就会敷衍你。 “朴素大方”是董倩对自己采访风格的评价,这也许得益于她的父母。虽然董倩是家里的独生女,但多年来,父母给她最大的影响就是“朴素”。然而,《新闻调查》需要不断地质疑。比如对方说一句话,不管是真是假,都需要记者本能地问一句“是这样吗?”而董倩平时做人的态度是,首先信任对方,然后再了解对方,所以她处事的态度就是“是这样的”。为此,董倩由衷地说,“我要在将来漫长的采访中学会质疑。这点上要说服自己,挺不容易的。”言语中,我们又看到了董倩朴素的一面。

  6年面对面的采访经验,董倩总结出一句话:让对方觉得你配坐在他面前。“不管什么人,部长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所谓‘配’,就是让对方感到‘你懂我说的话’。不因为他是高官就仰视他,也不因为他是普通人就俯视他,心态要平和。要了解他的处境和他讲的内容,要设身处地地站在他的角度考虑。”言谈中,董倩那双藏在眼镜背后的弯弯的眼睛,正渐渐变成一名记者的眼睛,它代表的是公众舆论,代表的是公正客观。

  对于“配”字,董倩有着她今时今日的理解。即使是采访一个犯人,她都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因为她知道,人只有处在被尊重的状态下,他才会感觉双方是平等的,也才会有与人沟通、交流的愿望。

  由于“配”字,董倩也有着内心的矛盾。她之所以想成为一个名记者,并不是想把自己营造成一个明星,她甚至本能地抗拒着这种可能。她只是想被更多的人认同,这样,“在日后的采访中,能让别人把你当回事,还是一个‘配’字。你更加‘配’,他就会更重视你,采访出来的东西就会更客观、更准确。”

  两年前董倩主动要求调入《新闻调查》栏目出任记者,虽然在《新闻调查》的出镜率要比《东方之子》低,但董倩看中它更广阔的工作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到60岁都可以继续拓展。董倩承认在她更年轻的时候,不是没有浮夸过,但很快发现这样做很累。这些年,董倩一直在一点一点地积累,一点一点地努力,向着她心中的目标靠近。但有一点始终没变,那就是她的学生气。“仿佛总有一股力量在把我往学生时代拉,要我远离电视圈的一些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习惯,要保持朴实、低调。”(CCTV.com 戴昕 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