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博客 论坛 播客 社区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手机MP4
主持人频道首页
鲁健首页
个人简历
相关文章
  我的博客
照片集
互动区
主持栏目
  《今日关注》
  《与总编面对面》
  《中国新闻》
网友评论
  我看鲁健的出路兼评新闻频道的表现
  真的鲁健
  最爱鲁健
  你的魅力
  不完美的鲁健
  关注鲁健
  央视国际眼中的鲁健
  好男似谏,好女如冰
  做“平凡”的鲁健吧

  主持人信箱
相关文章

特别报道中的思考  

  对于这次的<<关注伊拉克战事特别报道>>属于什么样类型的节目,以前专家没有给出准确的定位和研究,比如说以前新闻节目分类主要是:新闻杂志类节目、新闻评论类节目、新闻专题类节目、消息类新闻节目。所以我姑且称这次的直播报道是“新闻同步直播类型节目”,它不同于以前的大型直播,比如香港回归直播、澳门回归直播、三峡截留直播、黄河小浪底截留直播。首先,它关注的是随时都在变化的现场,很多的事实都是未知的,正如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所说的“战争迷雾”,这也是演播室专家们多次提到的。其次,这次的战事直播包含的报道手段比较多:包括专家访谈、同步画面、同声传译、现场解说、新闻播报、现场连线、演播室互动。至于具体的节目类型还可以进一步探讨,这里暂且不再赘述,我主要从主持人的角度谈谈,面对新的节目类型对主持人提出的新的挑战。

  主播——概念的嬗变

  对于主持人的概念,多年来也有各种各样的提法,主要是播音员、主持人、主播这几种概念之争,对于这些概念,英文也有各种不同的解释broadcaster、host、anchor,我的理解broadcaster更接近于传统意义上的播音员,因为这个词来源于broadcast,即“广播”,而host原意是“主人”,它可能更接近于一些现场观众参与型节目的主持人。而对于新闻同步直播类型的主持人来说,anchor这个词从意义上来说更接近一些。anchor原意是“接力者”,在新闻节目中的意思是主播,那么怎么理解主播在新闻直播节目中的接力作用,在第四部分会详细阐释。关键是对于主播这个概念的理解,国内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专家认为,目前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播,比如国外是主播中心制,这一点不少文章已经做过解释。像在国外策划、选题、组织前后期采访编辑、节目审核都由主播负责,起核心和领导的作用。因为在国内不具备这样的环境,所以国内没有主播。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主播概念的确认,不应该以主持人的权限来限定,而是应该以主持人在节目中所体现的作用来限定。尤其在国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过去的节目相比,在这种新闻同步直播的节目中,主持人的参与已经是一种深层次的参与。

  首先参与节目的策划。在这次节目制作之前,我是提前二十天和主任、主编、国际组组长一同参与,对节目的大致类型、主要的报道方式、专家的沟通方式以及现场的转接与把握进行了无数次的探讨和研究。大家也经历过多次思想上的撞击,不断的思考报道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细节。比如说在战事直播前,我们还做了一次<<直通安理会>>的现场直播,从这次直播中我们发现,没有准备大量的关于各国外长的资料,这就是可能忽略的细节,说明我们还要不断地细化方案,所以我们把<<直通安理会>>当作一次实战演练,之后针对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多次研究。

  其次参与节目内容。在这次直播报道之前,领导就安排我和专家入住梅地亚宾馆,关注每日局势的发展,并请国际组的资料信息小组收集几十万字的资料,请专家作了四五次的专题讲座。我每天都会从中清理出几十道问题,一直到战争开始,都是这种情况,然而每天根据局势的变化,这些问题有三分之二又是不能用的。大量的问题还是从最新的战事进展、战时新闻发布会、前方记者连线的信息中来提取。同时,在节目中,用什么样的新闻播报穿插在节目进程中,专家的访谈谈哪方面的情况,连线前方记者要了解什么内容,对现场画面及时的解说,观众和网友的问题如何汇总,主持人都有了发言权和决定权。就不再详细阐述了。

  综合以上所述,我觉得在这次的<<关注伊拉克战事>>直播中,主持人和新闻播音员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已经开始向主播的角色嬗变,虽然不同于国外的主播中心制,但是他又是一种适应目前现状的机制,我们可以称之为“主播调控制”,这也是在目前环境下,主播对节目的一种深层参与的机制。

  语言——论争的休止

  这几年来,关于播新闻还是说新闻的争论也不绝于耳。其实这一点,北京广播学院的张颂教授早就阐述:“播音员的概念是发展的,从内涵看,由‘播音员和稿件的矛盾’深化为播音创作主体和创作依据(节目、稿件、话题)的矛盾”。在这次的<<关注伊拉克战事特别报道中>>,播音创作主体就是节目的主播,而创作依据就是主播对内容的掌控,这种掌控是通过语言手段完成的。而这种语言的手段,绝不仅仅是“播”和“说”。以前有一些专家一味地追捧一些所谓的“说新闻”,尤其是对凤凰卫视的说新闻,认为那是“平民化”、“自然亲和”,脱离了央视播报新闻的“字正腔圆”。其实从语言创作的手段来讲,“播”和“说”本身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创作主体可以采取不同的语言传播手段。

  播:在这次的直播节目中,有一些重要的国内外消息类新闻和战事新闻需要不断插播,这时就需要“播”,要求精炼地播送导语。

  说:有时会有一些及时的现场,比如“布什总统离开贝尔法斯特乘专机回国”,就需要主播结合现场画面“说”,这时就需要调动此前掌握的大量背景资料,比如布什和布莱尔会晤的主要内容,并结合现场画面解说,是完全脱稿的。

  评:在这种新闻同步直播的节目中,点评越少越好,要短小精悍,比如说对观众的问题,可以适当点评说:“这个问题提的非常专业,如果在昨天提出,可能很多情况不明,专家也很难回答,但是今天来看,局势的发展似乎在逐渐映证。”

  访:这次节目中很大的一部分内容是专家的访谈,访谈部分我对自己有几点要求:一,问题要力求客观;二,问题要具体,不问太大、空泛的问题,比如“请你谈谈对刚才的新闻发布会的看法”这样的问题就比较空泛;三,问题要不断更新,根据最新情况提取信息;四,尊重专家,激发专家,不轻易打断;五,控制时间,控制话题,保持谦虚。

  析:适当参与与专家的对话,但是要冷静客观,以分析来代出问题。不可硬充专家。

  谈:比如说和前方记者的连线,目的是了解最新的信息,但是语言的方式主要是谈话的方式,就像是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展开探讨,并听取对方的意见。

  总之,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各种语言手段都可以在这种大众传播的环境中为我所用,有些语言手段可能是人际传播的手段,在大众传播的语境中引入人际传播可能会使传播效果更好,更贴近受众,更易为观众接受。语言手段本身不能作为评判主持高下的标准,真正的标准是主播对各种语言手段的运用是否能做到游刃有余,这是需要一定的“以内养外”的功力的。

  素质——综合的考验

  主持人的素质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怎么理解素质呢?<<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1,指事物本身的性质;2,素养;3,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对主持人来说,应当包含业务能力、知识修养、心理素质,综合起来表现为主持人的语言功力,分为几个层面:第一是语言本体层面,积语音、语义、语法层面,要求主持人讲规范的普通话。第二是语言运用层面,包括思维和反应、言语化过程以及表达,要求主持人思维缜密、反应敏捷、表达流畅、还有较高的语智水平。它也体现了主持人在不同语境下在语体转换上的适应能力,而这一层面同主持人知识和信息的积累是密不可分的。第三个层面是语言修养层面,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层面,即使是知识丰富、普通话规范的人语言修养也未必高,语言修养是是综合的表现,它要求主持人不但具备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能力,具有较为广泛的知识,还要正确掌握语用规则,如礼貌原则、适度原则,同时还具备道德修养,或者说人文素质。在新闻同步直播的节目中,很多内容都是正在进行时,所以主持人内在的东西也就更容易暴露。比如普通话水平,语言组织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内在知识储备,另外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表现则是是否尊重观众、专家、同事,这些都会在不经意之间传递给观众。

  在新闻同步直播中对主播的考验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原典储备,这种储备不仅仅是基础知识的储备,还包括对不同的节目的有针对性的资料储备,这次的<<关注伊拉克战事特别报道>>在战前就为主持人准备了百万字的资料,有备方能无患,正如郑板桥所说:“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洒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二,人文关怀,这和主持人的性格,道德修养密切相关,简单地说就是“满招损,谦受益”;“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其实都是基本的人文素质,尤其在新闻同步直播的报道中,对各个工种的人员的相互尊重和配合,客观公正态度的把握都显得更为重要。三,语感通悟,正如张颂教授所言:“语言的功底和能力,包括观察力、思辨力、感受力和表现力。”对多种语言手段的综合运用,需要一定的内功,这就是武侠小说里“一力降十会”的道理,对语言的运用,其实是“功夫在诗外”,这也是主持人努力的方向。

  交流——共享的网络

  主播的角色,不是信息发布员,不是先知先觉者,它更像一个接力者,一个信息的接力者,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戈德说:“传播就是使原为一个人或数个人所独有的化为两个或更多的人所共有的过程”。传播就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移动和变化。

  在这次的直播报道中,信息的流动是这样完成的。一,观众和主播间的信息流动。<<传播学原理与应用>>一书中指出:“传播不仅仅是传播者向受传者传递信息的单项过程,而是具有信息交流的双向性质。……传播者、受传者总是处在互动之中。因此,传播者、受传者的角色是互相转换的。传播中的受传者,在反馈信息时则是传播者。同理,传播中的传播者在反馈信息时则是受传者”。在这次直播报道中,我们开通了与观众的三种互动方式:热线电话、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在第一天不到24小时就收到近三十万条手机短信,数千封电子邮件,热线电话也被打爆。把这些反馈的信息带到节目中时,主播就成了受传者。还可以把观众的问题带到节目中与专家探讨。二,主播与专家间的信息流动。这种流动是通过主播对众多话题的选择和控制来完成的:对于紧扣主体的话题作必要的引申阐述;对于游离主题的话题要巧妙回避适当引导;对一些涉及是非模糊的认识,要适度亮出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尚未有定论涉及复杂战事进展的一般不轻易表态,更不宜有意渲染。同时可以在节目之下的交流中和专家成为朋友,赢得对方的尊重,也有利于节目中的交流。三,主播与其他岗位间的信息流动。比如说与战地记者、驻外记者间的信息流动主要通过电话连线来完成;主播与后期编辑之间的信息流动主要通过编辑成片的新闻完成。

  最重要的是,这种信息的流动不仅仅是双向的互动,它又是在整个的大众传播的语境中分别完成的,把现场记者了解的信息传递给观众和专家,把专家分析的信息传递给观众,把观众的疑问、评价、分析传递给编辑、记者、和演播室专家。形成一个对已知信息展开探讨、分析,对未知信息共同追索的互动氛围,共同编织一张多时空多场景的信息互通的网络,而主播就是这张网络的中枢,网络的各个通道都是自如、通畅、流动的,这才是新闻同步直播报道最大的魅力。

  结语

  回顾这次直播报道,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比如说有观众反映我们和西方媒体相比缺乏第一手的信息,这也是客观因素造成的,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另外主播还多少带有播音员的那种正襟危坐的仪态,不够轻松。其实我个人感受最大的还是,这种节目对主持人的素质提出的挑战:一,对节目的各方面资料的了解程度。二,相关基础知识的储备和出口成章的内秀。三,同专家、记者、编辑和观众的平等态度和对话能力。四,人文素质和外语能力。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特别报道中的各种报道手段都会作为常规新闻节目的手段来应用,也就是说,未来的新闻节目对播音员主持人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甚至会把主持人推到演播室外,推到新闻现场,推到战事一线,那是更加考验主持人的报道能力的。只局限于“播”这一种语言手段,是迟早要被时代淘汰的。(作者:鲁健 <<电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