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综艺》栏目开播于1990年4越21日,至今已经播出了700多期。《正大综艺》是目前中央电视台播出时间最长、播出数量最多的大型电视综艺益智节目。在《正大综艺》走过了15年历程之际,曾经主持过这档节目的主持人一一讲述起他们在《正大综艺》的故事。
杨澜:“主持《正大综艺》,从此改变了我的职业选择和人生”
说起杨澜一定会提到《正大综艺》,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她是经由这档节目打量自第一个“明星”,不过做主持人原本并非他的初衷。“我家里没有任何人和媒体沾边,因为大学的专业是英文,当时计划毕业以后进外贸公司或是涉外酒店工作。得知电视台来学校选主持人时,我没有任何准备就去了。轮到我发言时,我先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然后说为什么找主持人就要特别清纯的?我认为你们应该找点知识女性——也许正是这句话以及杨澜的综合素质打动了导演,几轮面试之后,当初被认为“不够漂亮”的杨澜最终成为《正大综艺》的“金字招牌”之一。
无论是最初与姜昆合作,还是后来与赵忠祥搭档,杨澜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姜昆老师的曲艺背景使得他特别善于营造轻松的气氛,他也时常教我如何把握语言的节奏;赵忠祥老师则是我‘磨’了许久才同意加盟《正大综艺》的,他喜欢研究国粹,对民间文化特别感兴趣,我们在全国巡回录像时,他对当地人文典故和自然景观都如数家珍。”在前辈的言传身教中杨澜的主持功力与人格魅力日渐成熟:“有一次节目中讨论到父母对孩子教育,我就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小女孩四五岁的时候,有天晚上尿床了,第二天早晨她央求爸爸不要把床单晒到外面去。女孩的家很小,是个斗室,但他的爸爸还是把床单晾在了家里,为此这个小女孩感谢她爸爸一辈子。我说,其实这个小女孩就是我,观众的反响特别好。”
时至今日,杨澜已经成长为资深的媒体人,她说:主持《正大综艺》,从此改变了我的职业选择和人生。
王雪纯:“过去的这十几年里,《正大综艺》是我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想割舍都割舍不了”
王雪纯大概是众多主持人中与《正大综艺》渊源最深的一位,从1992年大学实习时她就曾作为栏目的外景主持出镜,还先后担任过配音、翻译、编辑、现场导演等多项工作,走的是“全方位发展”路线,直到1994年的西藏专辑,王雪纯正式在《正大综艺》现场出现。
“那是从西藏拍外景回来没多久,我可能受了风寒,发起高烧,录现场的当天整个人都是肿的。但是那期节目录得特别愉快,我穿戴着藏族师生借给我的藏袍藏饰,头上编着五彩小辫子,十分开心,现场气氛也好。或许是出了一身汗又兴奋,外加上灯光的烘烤,录完节目之后,高烧就退了。”那期的节目反响很热烈,以至于当王雪纯以新人的身份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时,还有不知情的同事问她是不是从西藏调来的,让她很是自豪。
从那以后王雪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正大综艺》的节目中,有时是在现场,有时是在外景地。自称“王小胆”的她,也有过惊险的经历:“我们在芬兰爱斯基摩犬基地的时候,我想尝试下狗拉雪橇,由于过于兴奋,光顾着看那些漂亮的狗,一些动作要领根本没听进去。结果我和雪撬太轻,被三只年轻力壮的爱斯基摩犬拉得像风筝一样几乎‘飘’在雪面上。”狗儿们拉着雪撬在森林里横冲直撞,颠簸中王雪纯的脚卡在了闸环里,使劲一挣脱,人就躺在了地上。”头在树上撞了好几下,第一反应就想,可别是脑震荡……狗场的工作人员赶过来问我怎么了,我用英语说:请问我一道数学题——其实我是想借此测试一下脑子有没有撞坏,可工作人员脸都变色了,以为我撞出了毛病,都不理我。没办法,我就自己躺在地上背九九乘法表,背了好几条以后感觉脑子还很清楚才放心了。
回顾在《正大综艺》度过的岁月,王雪纯感叹:“过去的这十几年里,《正大综艺》是我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想割舍都割舍不了,总有切不断的联系,缘分很深……”
林海:“我居然有幸成为这档中国电视史上历时最长的综艺节目的主持人”
“当《正大综艺》首次出现在全中国观众的视野中时,我还是个全力向大学校门冲刺的毛头小子。没想到十二年后,我居然有幸成为这档中国电视史上历时最长的综艺节目的主持人!”这是现任主持林海在入主《正大综艺》一年后发自内心的感慨。其实他与《正大综艺》的缘分也不浅,早在1998年林海就开始为节目的外景片配音,直到现在“独挑大梁”:观众们最先听到的是我的声音,后来我才有机会走到幕前。转眼我站在主持人的位置上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
几乎每个《正大综艺》的主持人都有过出外景的经历,林海的遭遇却格外“惨烈”:第一次是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农场拍我练习‘马术’,在此之前我根本没有骑过马,不过首次骑马特别成功。于是教练和我胆子都大起来,我就开始表演诸如不拿缰绳或是跪在马背上等等惊险的动作,终于在表演站在马鞍上这个动作时,我结结实实地从马上掉了下来。”一米八几的大个一下坐到地上:“当时特别难受,但是我看到摄像机还开着,强撑着示意自己没事,开口第一句话还是:话筒有没有摔坏?”等那段录像结束,林海被抬到一旁的长椅上,俯卧着,背上铺满冰袋,趴了许久才缓过劲来。
还有一次在北海道,摄制组开车路过一片雪原,“望着白茫茫纯净的一片,我对导演说,要是拍一个人独自在雪地里行走,感觉一定特好。结果导演马上说,嗯,好主意!司机请停车:林海,你下去走一走。”于是刚刚从夏威夷赶到日本,冬装都没带齐全的林海穿着双短靴踩进了厚厚的雪地,艰难踌躇了两个来回,总算让导演拍到独行雪原的感觉。
朱迅:“如果我把自己比作一片茶叶的话,《正大综艺》就是那壶滚烫的开水”
现任央视国际频道《欢聚一堂》栏目和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主持人的朱迅可谓是《正大综艺》主持人中的海归派,曾在国外生活学习了十多年,就在她计划回国的期间,碰上《正大综艺》招考主持人。
“我跟我妈说太难了,多少人渴望这个位置……那次我是直接从飞机场赶到中央电视台考场,抽签抽到13号,最后一个。我记得当时观众都是电视台的武警战士,等我出场的时候同样的话题他们已经听过12遍了,个个神情疲惫。所以我特别感谢考场的主持人张政,他并不认识我,却在介绍我的时候朝观众单腿跪立行了个礼说:这个女孩子刚刚从日本赶回来,可能旅途劳顿,大家请给她一点鼓励。然后就掌声一片,我就特兴奋,给了阳光便灿烂起来……最后从观众的笑容当中,我想我已经知道考试结果了。”
尽管在国外从事媒体工作7年,朱迅在入主《正大综艺》之初却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当我再回到国内,突然发现自己不会说话了,整整一个月中文还无法恢复到正常说话的速度和水平,有时在台上莫名其妙地冒出一句外语,于是哄堂大笑。”
“有份报纸上写我的文章叫《可爱而空洞的女孩》,我一看脑子就蒙了,当晚躲在被窝里痛哭许久,但我真的感谢那位作者,她(他)说得对,我确实有十年的空洞……”
朱迅开始利用一切时间弥补自己在语言和文化上的缺失,背诵古文精粹,朗读《人民日报》,欣赏传统戏曲并尝试学习电视节目编辑。“这是对我一辈子都有很大帮助的事情,持续地恶补,调整自己的心态,忍得了寂寞才经得起喝彩。”
在《正大综艺》待了一年半,朱迅感触良多:“如果我把自己比作一片茶叶的话,《正大综艺》一定是那壶滚烫的开水——经过它的泡制之后,你才知道自己真正的滋味是什么,我想做过《正大综艺》的许多主持人都会有同样的感受:一份感恩的心。”
张政:“我这个绿叶做得还可以”
沉稳、厚重、内敛是主持人张政给人的第一印象,对于自己在《正大综艺》最初的主持经历,他谦虚地说:往事不堪回首。“在那之前我长年主持新闻类型的节目,语气冷静,调子平和,但是文艺类型的节目需要饱满的热情去感召大家……录了头两期节目自己看回放的时候,感觉和从前的《正大综艺》相比差许多,自己都快没有信心。这时有一个‘非常权威’的人说,张政录第一期确实不理想,但是第二期进步很大,说明他还有潜力可挖,能够胜任。正是这句话救了我,后来才知道就是我当时的搭档王雪纯给了我如上的评价。”张政笑言:“我们的合作,以她为主,我做绿叶,我相信我这个绿叶做得还可以,是王雪纯一句话成全了后来《正大综艺》里一个看得过去的、叫张政的主持人。”
加人《正大综艺》之后,张政也“入乡随俗”,时常有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举动:“有一期马尔代夫的专辑,我拿出一个来自当地的小盒子请嘉宾来猜是什么。大家七嘴八舌,全没答对。我说:都不靠边,现在我来展示一下,于是就把它放进了事先准备的大浴缸里……”四四方方的小盒子被浴缸里的水一泡,变成很大一团的东西,拎起来一看,原来是条裙子。为了让现场效果更好,张政把另一条同样的干的裙子围在了身上,博得了阵阵掌声和喝彩。对此他不无“陶醉”地回忆:“这是一次成功的自我美容和自我展示,我终于发现自己还有很美的一面。”
李秀媛:“到底是什么,您猜对了吗”
大眼睛大嘴巴,永远色彩鲜艳,快言快语的李秀媛是《正大综艺》的常青树,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她介绍给观众许多有趣的新鲜玩意儿,遇到新奇事物,她也常常亲身体验一把:“我有一个称号叫‘李大胆’,大家认为我什么事情都敢做,但蹦极这件事,完全在我意料之外。”站在二三十层楼的高处,底下宽阔的河道变成一条细线,除了系在脚踝的绳索没有任何依靠:“就在我心中十分害怕的时候,教练在后面喊:五四三二一,管不了那么多,我摆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姿势跳了下去……下落的过程其实只有6秒钟的时间,但在那6秒钟我完全没有思考;接着就在绳子的弹力下往上升,很想抓住它又被弹开;然后便跟着绳子打转,一直转,我的眼泪流出来都落在了眉毛上:最痛苦是被倒吊了三四分钟,头部充血,脸肿得像猪肝,整个人抖个不停。”好容易磨难结束,导演又给李秀媛一个晴天霹雳:不好意思刚刚没拍到,你必须要再跳一次。“我那时候最想做的事情是想冲上去掐摄影师的脖子,不过后来我发现真的不能怪他……我就跳了第二次,那个恐惧比第一次还要深,无论如何我是不愿再来一回了。”
“这到底是什么,您猜对了吗?”是《正大综艺》的经典台词,每一个让嘉宾和观众绞尽脑汁的问题其实也让外景支持费尽心思:“有时候要在半个月内找到15到20个问题,这个过程除了好奇心之外,需要很努力地观察,诸如为什么路边水沟的盖子多了一个圈圈之类。问题想出来之后,先请同组的工作人员来猜,四个人里面如果只有一个人猜中就通过,不然就继续找。”
当然也有实在没辙的时候:“我记得是在南非的野生动物园,导演说,摄影师你把镜头对准那里给一个特写,呵呵,其实那个后来让人冥思苦想的画面不过是河马的屁股。”(中国电视报 熊曦)
责编:李恩泉